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传承与创新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黄泰岩
//m.auribault.com 2018-07-16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更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传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传承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对发展我国经济提出的独创性观点,总结4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成功实践经验,提出许多新概念新范畴,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传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传承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对发展我国经济提出的独创性观点,总结4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成功实践经验,提出许多新概念新范畴,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成功驾驭了我国经济发展大局,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这一重大思想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更加科学、理论体系更加完备、话语体系更加丰富,从而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中国的原创性贡献,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根本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为人民服务的经济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性质,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经济学研究的重要使命;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人民性,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实践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又在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丰富发展,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科学工具和精神力量。

  改革开放40年来的实践证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我国各族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经济制度保证,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基本理论,强调要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同时,强调公有制主体地位不能动摇,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能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根本原则的基本理论,强调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

 丰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又在改革开放实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拓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坚持生产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社会主义社会要快速发展生产力的要求,把生产力作为研究对象,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更好服务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为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进一步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论体系。一是发扬与时俱进这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品质,在我国改革发展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新的经济理论,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理论等等,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相统一的基本方法,在理论体系构建中既突出理论性、学理性,又从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经验中提炼新理论、发现新规律,并恰当运用数理逻辑加以验证和解释。三是围绕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提出系统化的经济理论,主要包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新发展理念、“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共同富裕的发展目的、创新驱动和人才强国等发展战略、“四化同步”的现代化道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条件等,从而形成了以发展为主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四梁八柱”的基本架构。

  丰富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范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话语体系首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话语体系。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性和开放性,依据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些概念和范畴进行重新定义,赋予其新的内涵。例如,把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话语体系又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三是吸收借鉴西方经济学反映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概念和范畴,如潜在增长率、全要素生产率等。四是从我国改革发展的丰富经验中总结和提炼新的概念和范畴,如新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中求进、底线思维等等,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在中国大地上繁荣发展起来的经济学,源于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是经过实践检验、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快速发展,为世界经济学的繁荣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作出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突破了市场经济只能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传统理论和偏狭认识,实现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在于,既能发挥市场经济优化资源配置的优势,又能发挥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制度优势,能够克服私有制市场经济的固有弊端,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理论大突破带来经济大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实现了年均9%以上的高速增长。到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提高到13.3%,2017年进一步提高到15%左右。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取得如此大的发展成就,也没有一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使7亿多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这些“中国奇迹”,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优势。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理论,实现政府与市场的优势互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突破了政府与市场关系难以协调的传统理论,强调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现了政府与市场的优势互补。进一步说,让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是任何市场经济都要遵循的一般规律;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独特贡献。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根据市场发育程度和市场作用的强度,不断调整优化政府的作用范围和作用方式,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府作用与市场功能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是充分发挥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通过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弥补市场失灵,少走或不走弯路,实现跨越式赶超发展。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和实现现代化提供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突破了西方经济学的经济发展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在改革开放40年中走出了一条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现代化道路。随着我国进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时代,我们党又提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强起来的新发展理论。在西方经济学中,发展经济学要解决的是如何跨越“低收入陷阱”问题,而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而实现现代化没有提出解决方案;经济增长理论要解决的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问题,而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也没有提出解决方案。还应看到,西方经济发展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实践效果并不理想。相比之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经济发展理论不仅指引我国跨越了“低收入陷阱”,而且正在指引我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理论,把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理论提升到新高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突破了西方经济学的开放理论和经济全球化理论,反对经济全球化中的霸权主义、强权主义、冷战思维,推动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而把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理论提升到新高度。它主张在推进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构建平等合作、互利共赢机制,探索新型国际合作模式,促进全球共同繁荣。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就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它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深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推动中国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促进参与国家共同繁荣发展。

  (作者为中央民族大学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