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掀开中国品牌提升的“马桶盖”
徐建华
//m.auribault.com 2016-05-04 来源:中国质量报
分享到: 更多

  自去年被财经作家吴晓波“点名”后,智能马桶盖在中国声名鹊起。从街谈巷议到媒体报道,从会议论坛到政府文件,经常能看到这个词。最近,它又被写进了《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6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以空气净化器、电饭煲、智能马桶盖等消费品为重点,开展改善消费品供给专项行动。

  一个小小的马桶盖,备受热议,与其说触及了“中国智造”的痛点,毋宁说触碰了中国品牌的“弱点”。事实上,被中国游客疯抢的日本智能马桶盖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制造”,它产自中国,生产制造厂商也是中国厂商,只不过产品的品牌所有者是日本企业,在日本销售。不仅仅是马桶盖,很多被中国游客疯狂购买的国外产品,都是“中国制造”,但遗憾的是,这些产品都是国外的品牌,结果就是最大的利润获取者都是国外的品牌所有者,购买者却是中国消费者。这也说明,中国有能力制造高质量的产品,但缺乏在全球叫得响的知名品牌。

  品牌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意味着市场份额甚至生存发展,品牌对于国家和地区而言,反映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近年来,品牌市场价值持续提升,品牌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值得关注。据联合国经发组织统计,全球共有8.5万个品牌,其中著名品牌所占比例不到3%,却拥有世界40%以上的市场份额,名牌产品的销售额占了全球销售额的50%.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指出,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正是看到了中国制造的“弱点”,也为中国制造提质升级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

  “叫响”中国品牌,正是此次国务院《行动计划》的一个突出特点。“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建设质量强国”是其制定的目的。不仅如此,整个《行动计划》更是45次出现品牌,百余次出现质量,5大方面的工作——增强质量和品牌提升的动力、优化质量和品牌提升的环境、培育质量和品牌竞争新优势、夯实质量和品牌提升的基础、实施质量和品牌提升工程——全部围绕质量品牌展开和部署。

  质量是品牌的基础,品牌是质量的体现,质量和品牌互为依托、互相关联。品牌是高技术、高质量、高信誉、高社会责任感和高文化素质的代表,综观全球产业经济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崛起的背后往往是一批品牌的强势崛起,每个强盛发达的经济体都拥有一批国际知名品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发展,国际市场正从“商品消费”进入“品牌消费”阶段,市场竞争越来越体现为品牌之间的高端竞争。创造名牌、获取高附加值是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获取最大利润的重要手段。

  作为制造业大国,在500多种主要工业品中,中国有220多种产量居世界第一。然而,成绩背后却是无法回避的尴尬:在世界品牌百强中,中国只有华为、联想两个品牌入围。正是由于在大多数消费领域缺乏世界上叫得响的知名品牌,才会出现我国游客出国抢购电饭煲、马桶盖等“扫货”现象。据统计,近四年我国居民境外消费年均增长25%以上,2015年中国游客在境外消费达到1.2万亿人民币。“马桶盖”现象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我国缺乏高质量品牌的“短板”。

  《行动计划》以质量品牌为重点,提出要“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从而“推动建设质量强国”,并给出了“制定质量品牌‘十三五’规划。完善品牌国家标准体系,指导企业加强品牌建设。主导制定品牌评价的国际标准,推动中国品牌走出去。开展改善消费品供给专项行动,组织实施消费品质量提升工程,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等一系列具体措施举措和行动计划,如同掀开了中国品牌提升的“马桶盖”,目的就是要破除阻碍中国品牌发展的阻力,提供中国品牌提升的新动力,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和“质量强国建设”。

  一个伟大的时代,应该有伟大的企业;一个世界质量强国,应该有一大批全球“叫得响”的品牌,《行动计划》已经吹响号角,相信中国品牌一定能够“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