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要发展普惠金融,着力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铜川市作为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全国唯一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联系点及全国唯一的“金惠工程”重点推广区,在发展普惠金融、助推精准扶贫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增强了金融脱贫实效,引起了世界银行的关注。
一、构建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完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增加贫困地区金融供给是金融扶贫工作的主要着力点。近年来,铜川着力引进地方股份制商业银行、证券机构、保险机构、股权投资企业,积极发展村镇银行、融资性担保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不断提高区域金融服务能力。大力推行银行卡助农取款业务,在陕西省率先实现了助农取款服务站村级全覆盖。在照金建立铜川首个“刷卡无障碍示范区”,构建支农、惠农、便农“支付绿色通道”,有效改善了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完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需要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贴近农村市场和微观贫困主体的农村金融机构,推进农村信用社改制农商行,增加普惠金融服务的有效供给。发挥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农村扶贫开发中的主力军作用,积极争取对棚户区改造、新型城镇化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异地扶贫搬迁等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产业化重点扶持项目的中长期贷款支持。支持村镇银行、农信社等中小型金融机构,坚持立足当地、服务小微的市场定位,发展自助银行、小微支行、金融便利店等小型金融网点,完善农村支付、结算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础性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
二、创新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和渗透率。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完善金融扶贫机制是金融扶贫工作的重要抓手。铜川市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政府、金融机构、农户”联动机制,创新抵押、担保方式,在全国率先开展果园权证抵押贷款,研究推广“助保贷”、“果储贷”、“生猪产业发展互惠担保基金”等创新业务,有效缓解了“三农”融资难背后的抵押、担保难问题。依托“互联网+”,建立铜川市金融服务平台,集聚整合企业、项目、金融产品及服务等信息,打造网上金融街,促进金融资源高效对接。创新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需要金融机构进一步创新基于贫困地区各类产权的金融产品,扩大有效抵押物品种和范围,盘活农村资源、资金、资产,定向精准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快建立银贷、银担对接合作推进机制,激励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准金融机构积极拓展业务,切实降低贫困地区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大力推广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微信银行等服务方式的同时,适应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促进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有机融合,畅通普惠金融服务渠道,开拓互联网时代的金融新生态。支持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创新网络金融服务方式,拓宽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提升效率与用户体验。
三、积极发挥保险保障作用,提高贫困地区民生保障水平。强化保险服务功能,是金融扶贫工作的重要保障和支撑。铜川创新灾害救助模式,在陕西省率先推出一元民生保险,对因见义勇为和自然灾害造成的伤亡进行赔偿,用有限的财政资金拓展了民生保障范围。积极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不断扩大小麦、玉米、苹果、核桃等本地特色优势农产品承保规模,有效防范农户经营风险,对农村种、养殖业的经营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鼓励保险公司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农村合作组织+农户”等模式,积极开展种植业养殖业特色农业保险。建立政府、银行、保险三方合作机制,积极推进涉农小额贷款保证保险,提高金融机构放贷积极性。推广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农村小额信贷保险等普惠保险服务,加大保费财政补贴力度,对开展涉农保险业务的保费收入实行税收减免优惠,提高涉农保险风险保障水平。通过政府向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购买服务等方式,建立贫困人群大灾、大病风险分散机制,防止因灾、因病返贫。
四、优化普惠金融生态体系,切实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金融扶贫工作的重要基础。铜川市紧抓人民银行总行定点扶贫及与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共同实施“金惠工程”的有利机遇,将扶贫与扶智相结合,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金融知识“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系列宣传活动等方式,广泛深入普及金融知识,切实提高广大农户和基层干部科学运用金融工具实现脱贫致富的能力。开展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打击逃废金融债务、恶意透支信用卡专项行动,惩戒失信行为,增强公众信用意识。努力实现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增强扶贫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建立金融知识普及工作长效机制,积极开展对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户的金融教育培训,提高金融知识普及率和渗透率。发挥地方政府主导作用,加快推进信用户、信用村(社区)、信用镇(街道)评定工作,建立健全农户和农业中小企业信用档案,让不同等级的农户享有差别的信用额度和贷款利率优惠,通过正向激励、失信约束与公示机制,广泛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氛围。支持涉农金融机构通过法律途径清收不良贷款,严厉打击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切实增强金融机构支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信心。
五、加大普惠金融政策扶持力度,提高金融机构支农助农积极性。设立金融发展专项资金,对大力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贷款增加较多、风险控制较好的金融机构及其领导班子给予奖励,对增设网点、ATM和POS机具的金融机构给予一定额度资金补贴,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涉农小微企业及贫困户贷款给予贴息。设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贷款形成的损失进行适当补偿,引导和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加大对金融扶贫的政策支持力度,将基础性金融服务列为准公共产品,纳入地方政府公共产品服务体系框架有序推进,强化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功能。从融资支持、财政贴息、税收减免、科技创新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合理降低贫困地区金融机构经营成本,强化对金融扶贫的正向激励。建立健全金融扶贫风险补偿机制,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提升金融机构发放扶贫贷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障金融扶贫的可持续发展。(作者系铜川市副市长)
周异决:推动改革发展 加快与全区全国同步... | 2014-03-06 |
精确识别 精确帮扶 精确管理 | 2014-03-06 |
疏通扶贫开发金融血脉 | 2014-03-06 |
互联网金融的格调与格局 | 2014-03-06 |
发展互联网金融推进普惠金融 | 2014-03-06 |
学者观察:“十三五”扶贫如何打好“啃硬骨... | 2014-03-06 |
把握民族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着力点 | 2014-03-06 |
以精准发力提高脱贫攻坚成效 | 2014-03-06 |
“精准+普惠”,金融才能更惠民 | 2014-03-06 |
杨兴举:践行新理念 促进新发展 | 2014-03-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