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分化的信用债
苏瑾 胡施聪
//m.auribault.com 2016-01-22 来源:经济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利差驱动力回归

  从2015年全年来看,AAA级信用债相对于利率债利差大幅收窄,虽然AA和AA-中短端等级利差有拓宽,但整体以收窄为主,城投债收窄幅度更大。我们认为,今后国内的信用违约和评级下调可能会成为一种常态,在此有必要提醒市场主体关注信用风险,既包括信用债违约风险,也包括评级下调所带来的估值风险。

  当前我国债券市场的现状是评级虚高现象明显。以中诚信评级公司为代表,AAA评级债券余额占比高达78%,家数高达27%,而国外AAA主体评级家数占比仅为2%至6%。且国内评级一直是评级上调为主,直至2013年监管政策趋严,出现评级频繁、集中下调,但下调比例依然远低于上调。2014年至2015年中诚信评级迁移表数据显示,整体下调比例仅为1.26%,上调比例为12.2%,前些年上调比例更高。

  通过评级的国内外对比研究,我们得出三点结论:

  第一,未来,评级下调会成为常态。国内评级调整也会越来越向国际正常状态靠拢。

  第二,高评级并不绝对安全。高评级面临更大的估值风险。根据国际市场经验,高评级的信用债违约率低、违约出现的时间远,但评级下调却也更频繁,因此对于有估值压力的机构,并不意味着高评级就会安全。而且随着未来评级中枢的下移,高评级的占比将大幅减小,评级下调也是必然的。另外,高评级债券随周期波动将更明显。根据美国市场经验,在技术红利、制度红利释放完毕以后,若没有新的提高全要素生产力的动力出现,高评级企业抵抗周期波动的能力将减弱。

  第三,等级间及等级内部分化加大,应加强行业和个券的甄选。在信用定价趋于完善的背景下,中国债券市场不仅将出现等级间的分化,而且等级内部的企业债因行业、企业背景因素也出现严重分化。未来随着评级下调的增加,这种分化必将更加明显,再加之信用利差驱动从资金面依赖转为信用资质依赖,因此对行业、企业背景和企业自身偿债能力的甄选会非常重要。

  未来,信用定价将更加反映企业的实际信用状况,信用利差的驱动力更多地回归根本,依赖于企业的信用状况,从而使得信用债定价更依赖于评级、更真实地反映违约率水平,信用债价格波动性将大幅增加,信用利差也会趋于扩大和分化。

  (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金融市场部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所在机构观点)

1 2 共2页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