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守住粮食能源安全这道底线-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RSS

理论

时政

牢牢守住粮食能源安全这道底线

邹一南
2020-04-23 10:22:00  来源: 光明日报

  当前,疫情全球蔓延所产生的一个直接后果,是使粮食和能源等大宗商品的生产、流通和贸易出现梗阻,价格大幅波动,而作为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的中国经济自然难以独善其身。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坚持底线思维,尤其要牢牢守住粮食能源安全这道经济社会发展底线。

  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强调,必须充分估计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切实增强紧迫感,抓实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会议还特别提出了包括“保粮食能源安全”在内的“六保”任务,更加显示出中央对坚守底线、确保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决心和信心。因此,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必须筑牢底线意识,把保障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放在突出位置,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疫情发生后,面对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的复杂形势,党中央审时度势,正确有效应对,连续出台有针对性政策举措,各部门各地区迅速行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对疫情防控和生产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一方面,最大限度克服疫情对春耕春播生产的影响,确保今春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总体稳定、农资供应总体有保障,苗情墒情普遍较好,为夏季粮食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原油企业积极应对冲击,在开拓市场、优化结构、挖潜降本、安全生产等领域全面发力,努力化解疫情和油价暴跌带来的双重压力。随着疫情全球蔓延和防控形势日趋严峻,未来一段时间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领域还将出现更多复杂局面,尤其在市场价格波动、生产供应保障、体制机制障碍三个方面的挑战格外突出,而能否成功克服这些挑战是能否守住粮食能源安全底线,最终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

  冷静应对国际市场波动是化解危机冲击的最迫切任务。首先,疫情增加了全球农产品生产的不确定性,在一些国家出口禁令引发的恐慌情绪和投机者趁机炒作下,国际粮价持续波动是大概率事件。虽然我国三大主粮自给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口粮安全可保无虞,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我国每年有约1亿吨大豆依赖进口,国内饲料和油料价格与国际市场息息相关,一旦国外疫情防控升级使大豆等作物交付、运输出现问题,可能会引发国内物价上涨连锁反应。对此,应未雨绸缪,调整优化农产品种植结构,降低特定品种进口依赖,同时加大农产品贸易政策协调,对重点农产品进口国予以技术和物资援助,确保市场供应和物价稳定。

  其次,疫情叠加下的油价暴跌会在短期内直接影响在油气进口长期合约价格下的原油贸易利益,同时一些中国企业也会因疫情不可抗力因素影响而面临无法履行油气合约的赔偿责任。对此,应灵活运用低油价时期“买方市场”的谈判优势,推动修改油气长贸合约中的不合理条款,维护我方利益,积极进行贸易协调,避免或降低违约赔偿,同时要主动利用金融手段套期保值,对冲价格波动风险。

  全力稳住国内生产供应是克服风险挑战的最有效举措。春节后疫情的发展使我国一些粮食产区农资农机流通面临障碍,农业生产受到影响,全年粮食稳产增产和供给供应面临着挑战。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对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和做好“三农”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粮食生产稳字当头,做到精准施策,不失时机地指导搞好春夏交季田间管理和全年粮食播种备耕,统筹做好农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动植物疫病防控、极端水旱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确保夏秋粮食丰产丰收。注重粮食收购、加工、仓储、流通、运输、销售等环节安全,确保粮食从田间到餐桌全链条安全无纰漏。

  在疫情影响下,国际油价的大幅下跌对国内原油公司产品价格造成冲击,低油价的持续将会造成巨大的亏损和减产压力,一旦原油自产量下降,国内石油企业的市场份额和战略影响力均难以保持,从而丧失与国际石油卖家的谈判资本,影响能源安全。对此,要筑牢油气供应安全底线,千方百计维护国内油气勘探开发稳定,避免国内油气生产振幅过大,通过对原油生产企业实施税费减免政策,降低上游成本,稳住油气产量。同时,要不失时机地扩大原油进口,发挥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和商业储备设施效能,充分利用低油价和石油公司低股价的机会,通过原油期货和海外收购锁定、控制低价油源。

  积极推动相关行业改革是提高抗风险能力的最根本途径。危机既是对风险应对能力的考验,更是我们通过改革解决发展中长期问题的机遇。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发展绿色农业和高效农业。要在稳住现有粮食生产的同时,对大量闲置地、浪费地、撂荒地、衰竭地、粗放用地等进行整治,对盐碱地进行土壤改良、污染治理和修复,使这些沉睡多年的荒废土地成为粮食绿色生产的沃土。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加大盘活存量耕地和低效农用地,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将低产田改造成高产田,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要进一步推动国内油气行业市场化改革,提高能源安全治理能力。大力推进产品、技术、管理创新,推动传统石油炼化企业转型升级,提高高端石化产品的自给率,加大国际产能合作力度,继续深入推进降成本战略,促进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油价接轨。同时,要充分发挥我国先天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要站在国家可持续发展和能源安全的战略高度,积极发展新型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

  疫情的冲击是暂时的,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但坚持底线思维,筑牢粮食能源安全闸门是中国经济巨大韧性得以发挥的前提。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众志成城、顽强拼搏下,我们一定能够守住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的底线,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关键支撑,最终实现生产生活秩序的全面恢复,圆满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作者:邹一南,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编辑: 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问题探讨】完善民生保障机制助推劳动力社会性流动

    劳动力的社会性流动是不断提升劳动者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要途径。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促进人才、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工作高度重视。2019年底印发的《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了劳动力、人才合理有序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具体要求。

  • 【热点思考】落实稳岗返还政策 促进就业稳定

    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严峻考验。稳岗返还作为失业保险制度防失业功能的重要政策抓手,在疫情防控期间成为稳定就业的重要措施选择。落实稳岗返还政策,要坚持就业优先,在地区层面综合决策;适当授权,允许地方政府制定具有属地性质的专项落实行动;加强制度建设,保持政策可持续性。

  • 【前沿观察】让社保降费更好服务就业

    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就业的全力配合, 而社会保险是劳动者的风险防范机制,理应为就业保驾护航。多年来,我国政府充分重视社会保险和就业的关系,在社会保险与就业的协调性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 【工作研究】工会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路径思考

    工会作为部分公共职能的承担者,要在深入调查职工状况和生活需求基础上,科学论证、精准施策,引导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参与深化改革,力所能及为广大职工提供公共服务和改革产品,为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凝聚起职工的智慧和力量。

访谈

文献

  • 实事求是的提出及历史贡献

    众所周知,“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和思想作风的重要内容。考察“实事求是”提出的历史过程,可以看到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贡献。

  • “九棵木麻黄”的启示

    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生逢伟大的时代,勇做新时代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需要以谷文昌等先进典型为人生楷模,善于从九棵木麻黄的故事中汲取思想营养,以不忘初心的良好心态、履行使命的奋斗姿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埋头苦干,闯关夺隘、接续奋斗,奋力书写更加壮丽的人生华章。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