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施策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RSS

理论

时政

精准施策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王增福
2020-04-01 09:34:49  来源: 经济日报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战最后一年,已进入决战倒计时。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本来就有许多硬骨头要啃,收官之年又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脱贫攻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深刻分析了脱贫攻坚面临的形势,对加强党对脱贫攻坚的领导、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出明确要求,进一步坚定了全党全社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决心。当前,我们要对标对表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精准施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下,我国贫困人口总量大幅减少、贫困发生率持续降低、贫困群众收入显著提高、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大大改善、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贫困治理能力快速提升。今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将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剩余的脱贫攻坚任务依然繁重艰巨。随着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剩余52个未摘帽的贫困县、2707个未出列的贫困村、未全部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能否最终脱贫,成为能否取得决胜的关键。因此,我们要在稳定住、巩固好前期脱贫成果基础上,聚焦“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实施精准扶贫策略,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坚决啃下最难啃的硬骨头,要求我们进一步创新扶贫思路和工作方法,勇于探索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展内生动力的新策略新路径,有效解决少数地区贯彻精准方略有偏差的问题;要求我们深度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对52个未摘帽贫困县和1113个贫困村实施挂牌督战;要求我们要依据不同地区疫情风险等级更加精准地推进工作,在扶贫企业复工复产、务工人员返工、对口对点帮扶、贫困区产品外销等方面,切实瞄准精准二字出实招、下实功、见实效。

(二)

  虽然我们已基本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但返贫致贫的风险和压力依旧存在。一方面,仍有近200万脱贫群众存在返贫可能、近300万人口存在致贫风险,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还需加强监测,提前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另一方面,个别地区扶贫工作重点转移、投入力度下降、干部精力分散等现象有所抬头,必须进一步加强脱贫攻坚工作,防止松劲懈怠。因此,当前的扶贫工作既要守住已有战果,又要夺取新的胜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我们要通过科学构建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充分调动贫困地区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解决相对贫困的内生动力。

  进一步健全完善体制机制,一要坚持依靠人民群众,坚持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正确处理外部帮扶和贫困群众自身努力的关系,培育贫困群众依靠自力更生实现脱贫致富的意识和技能,构建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技术扶贫等相结合的多层次资源支撑和保障体系,切实把扶贫开发工作扶到点上、扶到根上。二要强化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继续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战中的重要作用,为贫困地区高质量脱贫和发展提供政治保障。三要构建起上下联动、横向联合、齐抓共管的大扶贫格局,积极探索“方案制定—论证评估—精准实施—成效验收—投入运用—效益评估”的全过程工作机制,确保人才、资金、技术等向贫困地区流动。

 (三)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和冲击,一定程度上干扰了今年决战脱贫攻坚的既定部署和工作节奏。一方面,抗击疫情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等宝贵资源;另一方面,疫情也影响了一些行业开工的时间,影响了国际贸易的正常开展。这无疑增大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工作难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克服不利因素,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并站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助力脱贫攻坚。

  解决脱贫成效不稳固,贫困的多维性、不确定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和矛盾,需要依靠更完善的经济结构、更合理的收入分配结构和更有效的应急管理策略,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并狠抓落实。要继续抓好“驻村工作队”“东西协作”“对口帮扶”等举措,完善创新“贫困监测评价”“参与式扶贫”“第三方评估”等经验做法,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向纵深发展。

  (作者系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编辑: 张苇柠

书库

工运

  • 保障合法权益形成良好劳动关系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将新冠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妥善处理好劳动关系,保障好劳动者合法权益,对战胜疫情、迅速恢复生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劳动者在这一特殊时期的合法权益,进行梳理加以明晰,以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劳动关系。

  • 【前沿观察】工会应着力加强劳动争议预防

    劳动争议预防的指导思想是“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国家适时发布了大量政策和措施,帮助企业和劳动者缓解面临的困难。各级工会要贯彻落实好这些政策,做好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工作,发挥企业工会作用,引导职工关心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动员职工为企业长远发展献计献策。

  • 【工作研究】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工会应遵循的原则

    始终坚持党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领导的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工会组织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要把坚持党的领导落在实处,在所有问题的认识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领会党中央精神要正确、准确,不能似是而非,不能走样,在具体工作节奏上与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保持同步。

  • 【热点思考】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困难与对策思考

    连日来,中小微企业陆续复工复产。面对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遇到的困难,各级政府已出台政策助其渡过难关。当前,已进入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统筹协调的新阶段,如何帮助中小微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成为政策的着力点。笔者对北京地区部分中小微企业的现实情况进行了调查,以此为例进行分析。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其间举办了党员干部训练班开展党性教育,干部在红岩村的学习蔚然成风。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