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m.auribault.com 2017-08-14 来源:解放军报
分享到: 更多

  人民群众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些都是当前建设发展的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指出,“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强调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习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体现了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来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准确把握并深刻理解这一重要观点,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明确人民群众有什么样的需要

  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是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快速增长后的必然结果。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人均GDP已突破8800美元,正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人民群众收入增加,在物质生活水准以及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自然水涨船高。习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些都是当前建设发展的重点。

  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要,是指不同类别的需要。教育、就业、收入、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住房等,涉及的是民生领域;环境则涉及生态和社会治理领域。对于民生领域,要加快推进民生领域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对于生态和社会治理领域,一方面要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如转变生态观念,坚持“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另一方面加强社会治理创新,通过创新网格化治理、完善基层协商民主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的多元主体共享共治,从而使生态和社会治理实现根本好转,保证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在此基础上,不断推进文化建设,使人们求知、娱乐、健身等更加便利、多样,真正实现古语所说的“仓廪实而知礼节”的理想社会状态。

  人民群众的多方面需要,既指事物不同方面的需要,也指需求矛盾的主次之分。就对事物不同方面的需要而言,对于同一类型或同一层面的需要,城镇居民和农民不尽相同;城镇职工和城市农民工、下岗待业人员的需要也不尽相同。就需求矛盾的主次而言,不同时期人民群众需求的主要矛盾会发生转变,如对于人民群众期待“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过去主要矛盾是医疗卫生水平整体较低,现在的主要矛盾是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不均等。因此满足人民群众不同方面需要,要对症下药。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根本

  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需要,最根本的是要贯彻习总书记提出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即坚持增进人民福祉、坚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和坚持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增进人民福祉,是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多元性和差异性的基础。人民群众的需求无论如何变化,其基础在于做大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总量。国弱则民贫、国衰则民穷。只有做大了公共服务的总量,才能为人民群众提供个性化和定制化服务,才能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面的群众需求。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总量扩大后人民的福祉能够均等地增加。当前我国处在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这个时候如何做到合情合理、恰如其分地增进人民福祉,成为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正是因为无法有效回应人民的多元化和差异化诉求,使阶级裂痕增大,导致社会矛盾丛生。因此,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走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才能够真正增进人民福祉。

  坚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是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多元性和差异性的重要手段。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就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都公平地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通过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共享是共同富裕的重要特征之一,但共同富裕又不止于共享,因此,我们必须着力解决好共同富裕和共享之间构成的矛盾,解决好在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因时代变迁、制度差异或客观环境变化造成的贫富差异问题。

  坚持人的全面发展,是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最终归宿。当人民群众的各种差别性需求都满足时,人们追求的目标就是全面发展。如果说小康社会满足了人的基本温饱,那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就应当着眼于增加人的幸福感受、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供信息化大数据服务、个性化定制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等。

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是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根本途径

  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人民群众需要,根本途径是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习总书记明确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这是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主要抓手。

  要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是领导核心,人民是主体力量。党的根本宗旨决定了无论在什么时候,也不论环境条件、形势和任务如何变化,都永远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因此,离开了党的领导,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会失去灵魂、失去主心骨,其目标也就不可能实现。人民是实现美好生活向往的主体力量,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一切潜能迸发出来,为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要着力协调好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之间的关系。破除加大民生投入会阻碍经济增长的片面观念,通过促民生来促经济发展。西方一些国家正是因为没有处理好两者关系,导致政府财政入不敷出,以致出现债务危机、政府濒临破产。与此相对,截至2016年,我国中央政府财政收入自1988年以来连续28年增长率保持在6%以上,并且对民生领域的投入逐年增加,努力保证公平与效率同频。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不仅没有受到加大民生投入的牵制,反而因为民生的有力保障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的良性发展。

  要加强社会治理创新,建立基层治理的多元共治机制,在一些领域要由“管理”转变为“治理”,通过自我参与来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化需求。当前的基层治理中网格化治理的运用和协商民主制度的推进,让群众成为治理的主体一分子,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通过公共服务的“供给侧”改革,改善公共服务供给的结构和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化需求。如人民群众期盼更好的教育,就要优化教育资源的城乡配置,提高教育供给的公平性。人民群众期待更可靠的社会保障,就要通过加大保障力度提高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做实并完善养老金个人账户,提高社保资金的统筹层次。人民群众期待更舒适的居住条件,就要加大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力度,调整住房资源配置结构的合理性与公正性,不仅使居者有其屋、更要使住者有其权。

  古人云:行百里者半九十。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不可能一朝满足、一蹴而就。然而,人民的良好愿望绝不会落空。习总书记“7·26”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它将引领我们通过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朝着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方向坚实前进。

  (执笔:冉 昊)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