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摆正位置才能培养对群众的感情
朱琳 王岩
//m.auribault.com 2016-09-23 来源:吉林日报
分享到: 更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多接地气,才能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感情。”能够做到多接地气的前提是摆正位置,如果总是直着腰板走路,或者总是坐在台上,恐怕就无法接地气;只有蹲下来,或者两脚踏在土地上,才能接地气。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党关于人民群众的立场、观点、方法像一条红线,贯穿于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活动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国梦”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重要思想的论述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民主体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丰富和发展。贯彻“人民主体思想”的关键在于立场问题。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而不是把人民当作手段想方设法达到自己的目的。要真正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就要摆正自己与人民群众的位置,多接地气,满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只有这样制定的政策才能定位清晰准确,贯彻执行才能不打折扣。

  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就得把人民群众当主人、当先生。而这一点恰恰是最难做到的。有的领导干部高高在上,习惯于掌控权威话语权,在政策的贯彻执行中缺乏规范性,权大压人,蔑视百姓的意志,更有甚者无视道德和法律存在的合理性,妄为进而乱为。67年前,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再访西柏坡称:“进京赶考”远未结束,在共产党人“赶考”的征程上,人民群众始终是“主考官”。因此,党员领导干部就要当好学生,服务好人民群众,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请教。毛泽东同志在《<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中指出:“和全党同志共同一起向群众学习,继续当一个小学生,这就是我的志愿。”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栏目发表文章《善于同群众说话》,文章指出:“有少数干部不会同群众说话,在群众面前处于失语状态。”具体表现为:“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可以说,语言的背后是感情,是思想,是知识,是素质。不会说话是表象,本质还是严重脱离人民群众,对群众缺乏情感。同群众不仅要学会说话,还要善于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同群众进行商量。毛泽东同志说过:“我们政府的性格,你们也都摸熟了,是跟人民商量办事的。”既然有事商量着办,就不能蒙骗群众或者把群众当“阿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就得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有的党员领导干部的堕落大多是从生活腐化开始的。这些人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总是把自己放在主要位置上,把群众放在最低的位置上,唯我独尊、生活腐化,严重脱离群众,本质则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不是没有信念而是信念的内容变了,原本是为人民群众服务而变成了为自己、为家人服务。

  党员领导干部应放低身段,把人民放到心中最高位置,时刻以群众利益为重,关心百姓疾苦,对人民群众的感情自然而然就有了,无须讨巧更无须做秀;在扎扎实实去做事的过程中,逐步增进同群众的感情,拉近同群众的距离。培养对群众的深厚感情,首先要解决和回答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为了谁”关键是要站稳群众立场,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立场上想问题做决策,改变一些领导干部只唯上不唯下的官僚主义作风:“依靠谁”关键是要牢固树立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思想:“我是谁”关键是要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孟子讲“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为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古人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永远都是相互在起作用,若领导把群众当成是自己的手足加以关爱,那群众就会加倍地回馈,把领导当成心腹加以关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名利场上的光环是暂时的,群众心中的敬爱是不朽的。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