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创新中国理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王立胜
//m.auribault.com 2016-07-08 来源:人民网
分享到: 更多

  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十分明确地提出了在当前大变革时代中国理论工作者的“两个继续”的重要任务:“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笔者认为,这个任务的实质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为指导,立足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处于大变革时代的现实,以问题为导向,继承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资源,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综合理论创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一、创新中国理论,是时代的迫切需要

  时代的变革总是带来理论的变革,“历史表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新特征赋予了中国知识界新的责任和使命,社会历史的变化总是需要新的理论来指导实践。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革命理论,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马克思主义的首要特征就是实践,实践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一定是与时代保持高度一致,并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创新。

  中国理论前进的步伐与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并不完全同步,“我国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国,研究队伍、论文数量、政府投入等在世界上都是排在前面的,但目前在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上的能力和水平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不太相称。”对此,习总书记发出了创新中国理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出号召,“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自古以来,我国知识分子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中国理论不但要跟上时代步伐,而且要有前瞻性,要以理论之光,照耀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二、创新中国理论要树立问题意识

  问题倒逼是习近平总书记理论思维的鲜明特点,问题意识是“5·17”讲话的逻辑基点。认真阅读和体味习近平总书记“5·17”讲话,我们就会发现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充满着问题意识,不仅在第一部分的结尾处集中讲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存在的问题,而且在每一部分中都会结合所讲的具体内容展开所存在的问题,所以,整个讲话让人感到针对性非常强。

  比如,他在讲“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地位更加重要、任务更加繁重”时,就是以问题的形式来表达的,用了“五个面对”、“五个如何”、“五个迫切需要”来说明问题,即“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问题:“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发展环境深刻变化的新形势,如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问题:“面对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呈现、各类风险和挑战不断增多的新形势,如何提高改革决策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如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问题:“面对全面从严治党进入重要阶段、党面临的风险和考验集中显现的新形势,如何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问题。

  在这“五个面对”和“五个如何”的每一段论述之后,都加上了一句话:“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在这些问题的倒逼下,最后总书记给出了总结性的结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可以也应该大有作为。”这种话语表达强化了问题意识,催生了人们解决问题的紧迫感,非常强烈地使人们意识到在新的时代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重要性和使命感。

  习近平总书记从问题入手讲了哲学社会科学对于中国大变革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而又从问题入手全面地论述了哲学社会科学如何创新的问题。讲话的四个部分就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的四个最突出的大问题。

  在讲话的第一部分,从总体上概括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存在的问题:“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战略还不十分明确,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不高,学术原创能力还不强;哲学社会科学训练培养教育体系不健全,学术评价体系不够科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完善;人才队伍总体素质亟待提高,学风方面问题还比较突出,等等。总的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还处于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的状况,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第二部分从三个层面,针对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问题指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对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问题上,绝大部分同志认识是清醒的、态度是坚定的。同时,也有一些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理解不深、理解不透,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上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在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上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社会上也存在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有的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中国现在搞的不是马克思主义;有的说马克思主义只是一种意识形态说教,没有学术上的学理性和系统性。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

  在第三部分中针对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问题指出:“我国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国,研究队伍、论文数量、政府投入等在世界上都是排在前面的,但目前在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上的能力和水平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不太相称。”“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已基本确立,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学科设置同社会发展联系不够紧密,学科体系不够健全,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比较薄弱。”“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但实际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

  在第四部分,总书记两次谈到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建设智库热情很高,成果也不少,为各级党政部门决策提供了有益帮助。同时,有的智库研究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问题,有的存在重形式传播、轻内容创新问题,还有的流于搭台子、请名人、办论坛等形式主义的做法。”“当前,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存在一些不良风气,学术浮夸、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有的急功近利、东拼西凑、粗制滥造,有的逃避现实、闭门造车、坐而论道,有的剽窃他人成果甚至篡改文献、捏造数据。有的同志比较激烈地说,现在是著作等‘身’者不少、著作等‘心’者不多。”

  总书记对哲学社会科学存在问题的论述,为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奠定了认识论基础,找准了努力的方向和工作的着力点。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时代的号角,把握时代的脉搏,表现为把握时代的问题。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根源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邓小平理论的产生根源于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根本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也都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时代问题所产生的伟大思想。党的十八大以后,改革进入深水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改革经过30多年,已经进入深水区,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骨头再硬也得啃。改革再难也得改。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但是,解决中国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改革,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的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都是在问题倒逼的情况下所产生的,是问题倒逼下的思维创新和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有着高度的理论自觉,在“5·17”讲话中他总结说:“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落实到研究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落实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上来。”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