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强化“三个自信” 抵制错误思潮
滕明政 王路坦
//m.auribault.com 2016-02-04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 更多

  中国已经到了一个需要自信、应该自信的时代。一定要坚信我们的道路、理论和制度,这种信心能百倍地加强革命毅力和革命热情,进而能创造出奇迹来。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现代化进程步伐的加快,我国同质化的社会结构被打破,呈现分众化趋势日益加剧的局面。社会成员多样化的生活模式和多样化的思想观念,为多元社会思潮提供了深厚的土壤,与此同时,一些错误和腐朽的思想、观点也沉渣泛起。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错误思想和观点最终大都指向了毛泽东所开辟的中国道路和所形成的毛泽东思想,以此来否定毛泽东的功绩,消解毛泽东的影响。这些“非毛化”的错误思想和观点,不仅仅是对毛泽东进行评价的问题,而是事关党执政兴国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非毛化”属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这种思潮将毛泽东个人品质的考究列为研究对象,用夸张的手法和捏造的细节事实,无中生有,吹毛求疵。还有假借重评历史、假设还原、移花接木以及“内参解密”等方式,以学术的名义加之历史学考证方法等专业术语,妖魔化毛泽东。将毛泽东安排毛岸英赴朝解读为“镀金”;将彭德怀和刘少奇等的遭遇破解为毛泽东“公报私仇”;将遵义会议、整风运动等党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理解为毛泽东的“恶意夺权”等。只要稍加理性审视,“非毛化”思潮的话语表达可谓漏洞百出,目的就是通过“非毛化”实现“去中共化”。它打着客观评价毛泽东的旗号,本质上是抹杀毛泽东对中国道路的贡献,消解社会主义信仰,否定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

  历史虚无主义从根本上讲不是一种学术思潮,而是一种错误的政治思潮,其所反映的也不是历史问题或文化问题,而是地地道道的政治问题。

  历史经验表明,欲灭其国必先去其史。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军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奠基人,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开拓者,他是与整个近代中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毛泽东的艰辛探索及其积累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不可能如此顺利地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没有毛泽东思想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继续发展及其重要成果,不可能如此顺利地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没有毛泽东为新中国奠定的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也不可能如此顺利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正如邓小平所说,如果没有毛泽东,中国人民还将在黑暗中摸索更长时间。在毛泽东历史地位的评价问题上,就连一向对毛泽东有不同声音的美国《新闻周刊》,也不得不承认毛泽东的巨大影响力和无法取代的历史地位,认为20世纪的中国历史是毛泽东一手铸成的,而那一个世纪的历史如果没有毛泽东,必将会是完全不同的另一面貌,毛泽东唤起了整个东方和新兴世界的崛起。所以,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不容否定,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不容丢弃。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思想领域的“非毛化”错误思潮,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

  一定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的科学论断,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邓小平曾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进行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就更需要我们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抵制“非毛化”等各种错误,巩固我们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基础。

  一定要加强党史、国史的学习和教育,全面认识我们走过的170多年、90多年、60多年和30多年的道路,科学评价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共历史上的人物。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经过了各种尝试和比较的,是各种主义和思潮相继破产后的必然选择;选择毛泽东、选择毛泽东思想,是付出了各种代价、经过了实践检验的,是全党一致的抉择。评价历史和历史人物一定要坚持科学的方法。

  一定要坚守政治底线。习近平总书记告诫道,有的党员干部想说什么说什么,想干什么干什么。有的还专门挑那些党已经明确规定的政治原则来说事,口无遮拦,毫无顾忌,以显示自己所谓的“能耐”,受到敌对势力追捧,对此他们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党内决不允许有不受党纪国法约束、甚至凌驾于党章和党组织之上的特殊党员,坚决不允许拿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当儿戏。

  一定要对“非毛化”的重灾区——互联网进行整治,切实增强阵地意识,巩固红色地带,减少黑色地带,转化灰色地带。认识到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认识到互联网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我们必须尽快解决好“本领恐慌”,迅速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在互联网斗争中冲得上、抵得住、打得赢,牢牢掌握主动权,决不被边缘化。

  一定要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是我们自信的底气,对共产党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是我们自信的保证,对中国和世界社会主义建设苦难和挫折的反思与铭记是我们自信的坐标,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清醒认识是我们自信的源泉,人民的信赖和支持是我们自信的力量。当世界都兴起了研究“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的热潮时,我们自己再没有自信,那就显得“另类”了。中国已经到了一个需要自信、应该自信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一定要研究我们的道路、理论和制度,坚信我们的道路、理论和制度,这种信心能百倍地加强革命毅力和革命热情,有了这样的革命毅力和革命热情就能创造出奇迹来。(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