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据说,杜鲁门在任美国总统时,办公桌上摆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Buckets stop here(责任到此,不能再推)。牌子的来由且不去考证,但是牌子上的内容却对责任感作了很好诠释。
责任是指对任务的一种负责和承担。每个人对工作、对集体、对家庭、对亲人,都负有一定责任。正因为担负着这样那样的责任,人们才会对自己的行为有所约束。责任感则是一个人对待自己肩负任务和所干事业的态度。一个人责任感的强弱,决定了对待工作是尽心尽责还是浑浑噩噩,而这又决定了工作成绩的大小和优劣。如果在工作中,对待每一件事都是“Buckets stop here”,出现问题决不推托,设法解决,那么将赢得更多的认可,取得更大的成绩。
当我们对工作有责任感时,就能从中学到更多知识,积累更多经验,就能从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过程中找到快乐。相反,当懒散和敷衍塞责成为一种习惯时,做事就不会踏实,也不值得信任。一些“豆腐渣工程”未及完工就坍塌;一些责任感不强的人不愿花更多时间学习新技术,磨练专业技能,结果专业不过硬,做事没底数……这些不仅会在工作上造成损失,也可能因为不负责而毁掉自己的一生。
责任感是成就事业的基础。左右事业成败的因素很多,有些是我们不能预期的,比如机遇,而有些是我们能控制的,比如努力。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或许不一定取得非凡业绩;但如果连责任感都丢掉了,那么就一定不会成功。今天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责任感的竞争。责任感能让我们有勇气排除困难,甚至可以把“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完成得相当出色。反之,一旦失去责任感,即使做自己最擅长的工作,也可能干得一塌糊涂。笔者由此想到一则故事:有个人做了一辈子的木匠,他因敬业和勤奋而赢得老板的信任。年老力衰时他对老板说,自己想退休回家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老板再三挽留,但他去意已决。老板只好答应他的请辞,但希望他能再帮助自己盖一座房子。这个木匠自然无法推辞。但他已归心似箭,心思全不在工作上了。用料也不那么严格,做出的活也全无往日的水准。老板看在眼里,什么也没说。等到房子盖好后,老板把钥匙交给了他,说:“这是你的房子,我送给你的礼物。”他一下子愣住了,悔恨和羞愧溢于言表。他一生盖了那么多高质量住宅,最后却为自己建了一座粗制滥造的房子。出现这样的结果,不是因为他技艺减退,而是因为失去了责任感。
如果一个人希望自己杰出,那就要在心中常存责任感,让责任感成为鞭策、激励、监督自己的力量,使自己在工作中不懈怠。只有让责任感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对待工作自然就不会觉得麻烦,更不会觉得劳累。当意识到责任感在召唤自己的时候,就会随时为责任而放弃一些东西,而且不会觉得这种放弃有多么艰难。
思想政治教育贵在“真” | 2014-01-17 |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 2014-01-17 |
政治素养的根本是心中的规矩 | 2014-01-17 |
干部不可迷信“官场哲学” | 2014-01-17 |
论县委书记 | 2014-01-17 |
加强民生保障,开启众创时代 | 2014-01-17 |
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 | 2014-01-17 |
践行“三严三实”重在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 | 2014-01-17 |
带头锤炼党性忠诚践行使命 | 2014-01-17 |
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 | 2014-0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