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每个公民都具有同样的义务:雾霾笼罩,抱怨指责无益;污水横流,坐而论道无用,让“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与我们同行,需要人人参与
春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在这个枝头吐绿、鸟儿啁啾的时节,追求一种绿色、环保的生活状态,应该是每一个人的关切。也正因此,50多年前问世的《寂静的春天》,才成为我的案头读物,通过阅读这本书,思考我们的环保现实与生存状况。
一个恬淡美丽、百鸟争鸣的村庄在春天里突然静寂无声,本应百花齐放的春天了无生趣——春天的使者鸟儿去了哪儿呢?在《寂静的春天》的开头,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儿·卡逊以细腻而令人震撼的笔触,给读者描述了一个令人惊悚的“寂静世界”。这是一个犹如电影大片般令人心悸的长镜头: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天空,这本书全方位地揭示了化学农药对生态循环系统的破坏,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危害,字里行间满含对生命的敬畏,充溢着浓浓的科学主义精神与深深的人文情怀。正是这本著作,给社会治理和科学讨论中植入了一个全新的概念——环境保护。
可能连作者本人也未能料到,书出版不久,便引发了动物保护人士的高度关注,继而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人们对野生动物的关注,唤起了人们懵懂而又如梦初醒的环保意识。作者批判的笔触直指经济部门和生产企业:竭泽而渔、杀鸡取卵、饮鸩止渴……与这本书形成的轰动效应相伴随的是,作者以柔弱多病的身体遭遇着前所未有的指责与非议,一些农药生产商、利益相关方对她进行了无情的攻击与诋毁。然而,这一切并没有改变作者为促成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所坚持的思想,没有改变广大社会民众对《寂静的春天》的认可与接纳,这本书也成为50年来全球最具影响的著作之一。
对我们而言,在生活质量前所未有提升之后,愈发体会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对这本书里提到的观点感同身受。当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时,人们为美景所震撼,也让更多人思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过度开发带来的破坏,也警醒人与自然的龃龉。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在《寂静的春天》出版10年之后的1972年,联合国确立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某种程度上,“世界环境日”是全球人类对蕾切儿·卡逊及其《寂静的春天》的高度肯定。它的确立,也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
去年,我国开始施行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守好一方碧水蓝天,这也是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每个公民都具有同样的义务:雾霾笼罩,抱怨指责无益;污水横流,坐而论道无用,让“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与我们同行,需要人人参与、躬身践行,从身边环保小事做起。只要一点一点地坚持和改变,每一个春天,我们就都会迎来花香鸟语的黎明。(作者为四川省委党校教师)
99.2%的职工满意度是怎样铸就的 | 2010-12-01 |
领航中国 扬帆奋进——献给中国共产党九十... | 2010-12-01 |
大爱筑城 | 2010-12-01 |
生态风险的现象学展现 | 2010-12-01 |
生态风险的现象学展现 | 2010-12-01 |
生态风险的现象学展现 | 2010-12-01 |
生态风险的现象学展现 | 2010-12-01 |
生态风险的现象学展现 | 2010-12-01 |
生态风险的现象学展现 | 2010-12-01 |
绿色发展,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 2010-1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