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思想者-正文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王海燕
//m.auribault.com 2015-11-10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更多

  虽然是城里长大的孩子,但我的父辈都是地道的农民,因此我对农民、农村和农业有着天然的亲近。2013年1月,河南省项城市招募科技特派员,服务农民科技种田。我顺利当选,住到了项城市高寺镇。

  科技特派员的工作和生活是单调而枯燥的,每天和村里人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的主要工作是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脑力加体力双重劳动,劳累可想而知。但却也是前所未有的充实。两年多来,通过和农民朋友的朝夕相处,我已经浑然成为他们的一员,人瘦了、皮肤黑了、手上也起了老茧,还有了个神圣的称呼:“庄稼的保护神”。

  为了准确掌握高寺镇的农业发展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科技服务,我深入到乡村组进行摸底调查,理清发展优势,制定发展规划。在农作物生长的各个环节,我每天骑着电动车到各行政村调研,每天行程40多公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农民增收提供科技支撑。

  去年12月,高寺镇张营行政村实施的百亩小麦超高产创建项目区内,小麦发生了严重的梭条斑花叶病素病,当时天寒地冻,也是这种病害发生与防治的关键时期。情况紧急,我冒着严寒,召集农户召开病虫害防治大会,之后又到发生严重的几个地块,现场给农民讲解这种病害的发病规律和防治措施。通过科学及时的应对,项目区内的麦田梭条斑花叶病素病得到基本控制,为来年的小麦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农户的精心管理,实现了百亩小麦超高产的目标,经河南省、地专家组测产验收,平均亩产达650.2公斤,实现了小麦高产的新突破,探索出了豫东平原大面积超高产的经验和途径。该村村民敲锣打鼓,为我单位送来了锦旗。而我自己内心的快乐,那一刻还是无人能够体会。

  作为一名科技特派员,必须放下架子,真正沉下身子,用心和农民交朋友。今年8月,樊庄行政村有一户农民所种的10亩玉米由于打除草剂不当出现了问题,我得知后马上到现场指导农民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使玉米很快恢复了生长,并获得了较好的收成。前不久,麦播后刚过,有一农户向我打电话反映小麦有死苗烂根现象,经我实地观察,分析了发病原因,提出了防治措施,经实施后,该村民的小麦很快恢复了生机。

  项城市是全国优质白芝麻原产地,高寺镇又是种植面积较大的乡镇,近年来,由于芝麻病虫害发生非常普遍,产量低而不稳,随着效益的降低,群众种植的积极性受到影响。我通过调研了解到:高寺镇的油坊行政村5360亩耕地是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沙壤土,非常适合芝麻的种植,其本身又有着上百年的芝麻种植传统。于是,我积极向农科所领导反映这一情况。在农科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多方努力终于申请到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的《河南省芝麻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在该村实施。项目用地350亩,免费为农民提供种子、肥料、农药以及病虫害防控技术。

  今年8月,经河南省、地专家组测产验收,油坊村芝麻种植示范区平均亩产达134.0公斤,比非项目区增产35.5%,在大旱之年毅然获得较好收成,受到了河南省内外芝麻产业体系岗位专家的一致好评。不仅如此,通过该项目的实施,辐射带动项城市芝麻综合防控面积10万亩,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了农民增产增收,我几乎没有周末和节假日,手机上保存的电话号码十有八九是农民的。凡是经我看过的各种农作物病虫害,可以说药到病除,受益的农民无不拍手叫好。由于长期在乡镇工作,整个人完全变了样,没有了同龄女青年的靓丽与风采,同事们开玩笑说我“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卖炭的,仔细一看是农科院的……”

  从事农科事业17年,两年多来的科技特派员生涯,是其中最动人的乐章。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做农民的贴心人,我的快乐,无人能及。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