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工运理论动态-正文
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
//m.auribault.com 2016-05-05 来源:经济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呼唤制度的呵护推动

——三谈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

  不久前,教育部在全国推行现代学徒制试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财政部也作出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相关部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把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企业与学校协调合作实施,培养造就更多技能型人才,无疑是适应现代企业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升级要求的创新之举。培育和弘扬新时期的工匠精神,需要更多这样的制度创新。

  重提工匠精神是一个开始,进而还要重塑工匠精神、造就合格工匠,其中,制度的呵护推动极为关键。惟有完善相应的制度安排,人们才会对号召和激励作出积极反应。以德国、日本等制造业强国为例,为人津津乐道的工匠精神背后其实是一整套工匠制度,体现在职业技术培训、市场准入标准、质量监督管理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各个方面,对精益求精者的回报和对违法违规者的惩罚共同发挥作用,缺一不可。用规则制度引导工匠习惯,再把工匠习惯升华为工匠精神,是重塑工匠精神的必由之路。(全文阅读

营造追求极致的氛围

——二谈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

  前些时候,纪录片《大国工匠》火遍全国。片中的劳动者,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个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做到“丝”级程度,有人创造了打磨零件百分之百合格的惊人纪录……他们凭借钻研专注、追求极致,在平凡岗位上脱颖而出,跻身“国宝级”技工行列,成为各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一线工匠们的辛勤付出,是企业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来源,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对技术创新的热忱、对完美技艺的执著,深深感染着观众,赢得了我们的敬仰和尊重。

  无论技术发展到什么水平,都离不开人这一最核心的生产要素。机器是人的能力延伸,只能按照程序运作,但人能够不断实现改造创新,这是机器无法替代的。当今世界,即便是制造工艺极其先进的跨国企业,也有大量高技能水平的人员从事各种劳动。“中国制造”要走向“中国智造”“中国创造”,同样需要一大批“大国工匠”,打造高端竞争优势。而要培养这样一批领军人才,除了加强教育培训,信任、理解和全社会对工匠精神的尊重,同样至关重要。(全文阅读

擦亮中国制造的底色

——一谈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工匠精神”,引起各方关注。“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段话被屡屡引用。有企业家认为,“中国制造”的当务之急是重新唤起工匠精神,否则谈不上成为制造强国。也有学者指出,倡导工匠精神,才能打磨出“中国制造”的金字招牌,进而带动更多的中国品牌大踏步走向世界,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什么是工匠精神、为什么要倡导工匠精神、培养大国工匠需要怎样的制度动力和文化支撑等,一系列问题需要探讨和回答。(全文阅读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