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开展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对于凝聚改革合力、增添绿色发展动能、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是美丽中国永续发展与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必然选择,更是创造人类社会福祉的必由之路。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目的是开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综合试验,规范各类试点示范,为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探索路径、积累经验。开展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对于凝聚改革合力、增添绿色发展动能、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统一指导思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生态文明的指导思想,《意见》要求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安吉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这一科学论断揭示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3个发展阶段的问题,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观点,剖析了经济与生态在演进过程中的相互关系,阐明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经过十几年的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引发的生态红利和生态理念在华夏神州大地裂变出强大正能量。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评价,一致认为中国生态文明理念将走向世界,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有益探索,将为其他国家应对类似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挑战提供经验借鉴。
2 坚持上下联动
《意见》要求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要将中央顶层设计与地方具体实践相结合,集中开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综合试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生态文明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自上而下”由政府主导的生态文明实践模式,与榕树的生长模型非常契合,可以称为“榕树模型”;而“自下而上”由民众推动的生态文明实践模式与潘多树的生长过程非常相似,可以称为“潘多树”模型。
目前,中国生态文明的实践模式采取多为“自上而下”的“榕树模型”,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提出总体布局,明确“到2020年,构建起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相对而言,“自下而上”的“潘多树模型”需要民众更多地从企业社会责任、科学与人文道德、儿童过程教育等方面从民间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因此,应该坚持上下联动,实践“两树模型”,深化合作共赢,打造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3 采取分区管理
《意见》要求“坚持改革创新,鼓励试验区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区实际大胆探索,全方位开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创新试验”,目标是“设立若干试验区,形成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国家级综合试验平台”。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与生态环境状况,因地制宜分区管理。基于区域差异性原则,生态文明试验区管理分区可分为生态优势区、经济优势区与均衡发展区。
“生态优势区”生态环境良好,同时这些地区构成国家最重要的生态屏障,如我国的西藏、云南等地,是我国大江大河的源头,其环境优劣直接决定了全国总体生态环境状况。因此,这类地区的重中之重是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经济优势区”主要指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迅速的地区,如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对这些地区来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是推进产业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逐步提高服务业在三产中的比重,为产业发展增添活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要强化污染防治,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均衡发展区”则要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优化经济环境,完善服务体系,并做好生态化转型,走又好又快的发展道路。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 要注重完善区域“山水林田湖”一体化的生态系统;建设绿色城镇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4 开辟建设路径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一带一路”战略下全球思维的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不但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体系,同时也开辟了新时期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五大路径。
“创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驱动。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换挡、发展动力转换、发展方式转变,污染型、高碳型的粗放经济模式已难以为继,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创新为内在驱动,才能牵住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牛鼻子,补齐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通过创新理论、制度与科技管理,开辟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路径。
“协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机制。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以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为基本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各部门、各行业的统筹协调,加强统筹协调城乡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才能全面推进,做好不同改革措施的相互配套与衔接,开辟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路径。
“绿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格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终极目标。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推进主体功能区划,全面建设绿色城市、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社区。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淘汰落后产能,实行清洁生产,推进绿色消费,建立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开辟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路径。
“开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战略。“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开放”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支撑。全球治理必须建立健全开放机制,携手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包括积极支持和参与国际生态环境合作,在环境保护、气候变化、能源资源等领域形成制度化合作机制,增加国际话语权,提升生态文明的全球竞争力,开辟生态文明建设的开放路径。
“共享”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保障。以共享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要坚持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同时,通过完善生态文明公众参与制度,调动起人民群众建设生态文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群策群力,共同打造人民与社会福祉,使全体人民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实现社会福祉广覆盖、生态文明共享受,开辟生态文明建设的共享路径。
生态文明,重在践行。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依然严峻,目前已成为考验人类与自然协调共处的主战场。要突破环境资源制约的瓶颈,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必须充分认识生态文明试验区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把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加强制度建设,强调机制创新,使建设生态文明真正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伟大创新,更是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全新形态,延续了人类社会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历史血脉。如果说原始文明是简单崇拜自然,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是人类试图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那么生态文明则是人类反省自己,主动回归和谐于自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提出,确定了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布局中的统领地位与灵魂作用,是美丽中国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作者单位: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声音2014) | 2014-03-10 |
对接鄱湖生态区 绘就发展新画卷 | 2014-03-10 |
务实高效推进新的战略支点建设 | 2014-03-10 |
依法推进我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 2014-03-10 |
击楫勇进在中流 | 2014-03-10 |
创业创新活力 升级澎湃动能 | 2014-03-10 |
试验区要做改革创新的先行军 | 2014-03-10 |
在破解三大难题中打造三峡屏障 | 2014-03-10 |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 | 2014-03-10 |
社论:为全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探索有效模式 | 2014-03-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