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海南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思考
蔡东宏 王程程 武思文
//m.auribault.com 2016-03-16 来源:海南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发展新探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扶持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打造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休闲产品。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使之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海南发展乡村旅游业可实现传统农业和旅游业的有机融合与互惠发展,有利于海南乡村经济发展、乡村环境优美和提升海南生态文明建设质量。

发展优势

  政策优势。海南政府积极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以“优化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理念进行生态文明村创建,依托地方特色资源与产业优势进行“互联网+农业+旅游”小镇建设,提出到2020年在全省创建3至5个发展产业化、经营特色化、管理规范化、产品品牌化、服务标准化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打造50个特色鲜明的旅游风情小镇、100个风情村,发展100个A级乡村旅游点,争取实现全省接待乡村旅游游客1015万人次,旅游营业收入30亿元。

  乡村旅游资源优势。海南被称作“中国热带花园”,有着独特的生态环境优势,拥有著名的热带原始森林,如乐东尖峰岭、昌江霸王岭、陵水吊罗山等。瀑布大多蕴藏于原始森林中,有大理瀑布、枫果山瀑布、黎母山瀑布等。温泉主要在海南的西北部和东南部,著名的有官塘、南田、兴隆及蓝洋温泉等。黎族、苗族仍保留很多原始民俗习惯,如民族特色饭菜和饮品——竹筒饭、三(五)色饭和鹿龟酒、坡马补酒等;著名的工艺品有黎族纺织品、雕刻、刺绣等;节庆主要有府城换花节、观摩南山不老松、三月三、海南国际椰子节等;民居建筑带有热带山地文化特色,其中以干栏式、船形茅屋、竹墙屋、“隆闺”等闻名中外,且船型茅屋建造技术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著名景区崖州古城是三亚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城村有“海南第一文化古村”之称。

  品牌优势。目前,海南已打造出乡村旅游等主打旅游产品,琼海市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和“美丽中国”十佳旅游县,三亚亚龙湾玫瑰谷等3家景区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保亭布隆赛乡村文化旅游区、琼海龙寿洋乡村(国家)田野公园等乡村旅游区品牌效应彰显,吸引了大量岛内游客,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取得实效,乡村旅游特色化发展进一步加快。

对策建议

  一、多方联动,明确职责

  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农民参与、市场推动机制,为乡村旅游业发展提供机制保障;可在省旅游委指导下进行专家策划、规划,实施创新规划;可在县(市)委县(市)政府指导下建立领导小组,实践创新管理,推进公众参与制度建设,领导社区和居民进行参与式管理;另外,企业牵头搭建经营平台,农民、村集体等多方参与,实现创新合作、创新经营,构建“区域发展、农民致富、游客满意、企业盈利”的互动发展模式。

  二、加大政策扶持和投资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大对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网络基础能力的建设,努力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为“互联网+农业+旅游”小镇建设营造良好的互联网发展空间。

  研究制定促进乡村旅游休闲发展的用地、财政、金融等扶持政策,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帮助当地村民筹集资金,减免税收并简化当地企业办理手续等,鼓励、引导当地居民和企业从事乡村旅游经营活动。

  支持社会资本、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大对复合型、应用型旅游人才的培养力度,创办更加专业化和精细化的高端旅游学校,启动与其他省份的联合培养培训项目。

  三、加强乡风建设,打造生态文明村

  积极培育农村文化市场,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加强对广大农民的教育培训;积极建设农村宣传文化设施,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

  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传承乡村文明。

  以农村“水、电、路、气”建设为突破口,建设文明生态村,打造环境友好型农业观光休闲生态旅游胜地。

  保护原生态植被,按照景观标准改造农房等促进住宿配套设施现代化,完善旅游村内外道路、水电、公共厕所、景区点指示牌,开通农村宽带网、有线电视、自助游服务站等。

  按生态文明村的理念来培育农业产业的发展,建立特色鲜明、配套完善的农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农业和旅游业一体化发展。

  四、科学谋篇布局,创建乡村旅游品牌,挖掘特色民俗

  坚持“巩固中部、开放东部、拓展西部”的战略,在巩固中部的基础上带动东部的乡村旅游发展。发展线路应从沿海地带向产业基地、种植园以及农场延伸,建立一批开放型度假区。努力挖掘西部珍贵的地方文化渊源,拓展西部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设计独具一格的文化生态旅游景区。突出热带海岛风光、热带雨林生态、美丽乡村风情、地方民俗体验、黎苗文化魅力、休闲度假养生等特色。

  在原有基本农田基础上大力发展南药种植、热带水果、花卉、畜产品、水产品等现代特色农业,打造新型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开发“医药村”、“槟榔村”、“花卉村”等特点鲜明的乡村旅游品牌。

  支持乡村旅游经营者、农民、渔民和林区职工依托当地资源,开发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服饰、手工艺品、特色食品、旅游纪念品等商品,构建乡村文化旅游产品新体系。

  五、坚持绿色发展和人文生态优先

  政府应出台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规范乡村旅游项目健康有序地开展。同时,坚持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优先,倡导绿色开发,避免“旧村改造”变成“破坏性建设”, 注重保护古村落、古建筑等有形财富以及其他人文资产,立体展示海南文明的多样性和保留历史遗留的习俗、礼仪、节庆等方面的风格。另外,增加生态建设投入,加强生态保护和染污治理,着力补齐生态环保的短板。倡导绿色消费、绿色生产、绿色经营,探索创建绿色旅游和文化名村的新模式和新风尚。(作者单位: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