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德国对美国文化的战略应对及启示
张晓晖
//m.auribault.com 2016-02-19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分享到: 更多

  有人之处,便有文化。文化源于人类,又服务于人类,因人之不同,人所处之所不同,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呈现各具特色的差异性;同时,文化又随着不同民族、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与地区日益频繁的交流与融合,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逐渐趋同。如何在保持、保护本民族特色文化与悠久文明的基础上,吸收外族文化与外部文明的“精华”,成为世界各族人民一直探寻又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二战后被分割占领的德国,更是面临这样的困惑。战争的失利,自主权的丧失,使得此前相对一元的德国文化遭到外部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的猛烈冲击,这种冲击引起的不只是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变革,更带来了价值观的一场革命式的改变。

  美国影响下的战后德国文化

  尽管不少德国人将德美关系定义为“若即若离”,却无法忽视二战后美国民主政治与大众文化在德国的快速蔓延及其对战后德国文化(Deutsche Nachkriegskultur)的深刻影响。在“马歇尔计划”等经济扶持政策的裹挟之下,美国将工业化与机器生产带来的现代消费文化植入德国,美式生活方式满足并迎合了年轻一代的物质与心理需求,对战后处于迷惘与彷徨之中的德国青年来说,美国文化代表着对沉闷、压抑的战后生活的逃离及对父辈的反叛,同时也代表着对“自由、个性和解放”的追求。美国为了抗衡苏联,在欧洲以德国为前沿阵地,通过对西德及欧洲的文化输出,达成其建立美式文化霸权的目标。

  1943年,美国在伦敦创建“美军广播网”(AFN:American Forces Network),利用无线电进行音乐广播与文化传输。 1944年,AFN扩展到了巴黎。1945年,随着战事的推进,电台又跟随美军总部来到法兰克福,并迅速在慕尼黑、凯泽斯劳滕、斯图加特、威斯巴登、柏林和不来梅的美军驻地建立发射基站。美军士兵通过电波,在迪安·马丁、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康特·贝西的慢摇爵士、乡土音乐与乡村音乐中聆听故土旋律,消解浓烈的离乡之愁。无论战胜者还是战败者,音乐仿若疗伤的一剂灵药,带着故乡情结的美妙音符,直达深陷战争危机中的人们那惊悸而脆弱的灵魂深处。对于当时的德国年轻人而言,蓝调取代歌剧与本土音乐,成为他们的挚爱,而美国音乐也意味着他们对父辈的反叛及对战争中的“残酷成人世界”的无声抗议。50年代起,摇滚乐在德国兴起。喧闹、狂野,追求个性与解放的摇滚乐,受到德国青年的追捧,因繁杂的战后重建工作而备感苦闷、负担的德国社会,年轻一代争相效仿曾在德国服役的猫王。

  美国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推广自己的音乐,还在两德分裂之初对西德报业进行了重整,推行美式民主主义及言论自由,禁止无言论自由报纸及党派报纸的发行,切断西德与纳粹主义及国家社会主义的联系。报刊内容多批判与讨论,推进个体的“个性解放”与“自我意识”的培养,推进德国公民“民主主义化”以及德国“非纳粹、非军事化”。除此之外,电影工业也是美国输出文化的重要媒介,随着好莱坞电影在德国的广泛传播,美国英雄主义、美式轻松幽默生活、美国文化及美式世界观与价值取向,对德国文化产生了更为深刻的影响。电影里构造的“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充满美好的理想王国”一度成为西德人民向往的生活范本。

  50年代开始,西德人受到美国驻军的影响,逐渐把“随意的装束”、“喝可口可乐”及“唇齿间不时嚼着口香糖”当作时尚。快餐与可乐作为极具代表性的美式饮食文化输入德国,“棕色汽水”的世界范围的倾销,不只是“美国世界霸权的标志”,也是“美式强硬营销产业”的具体体现。60年代,当时被称为“铆钉裤”的牛仔裤在德国流行,结实、耐穿的牛仔裤成为最早的男女皆宜的服装。 随着德国人生活方式的改变,大量英语外来词涌入德国,如“软饮料”(Softdrink)、“快餐”(Fastfood)等。这一变化激起了一贯反对德国文化“美国化”及“美国文化入侵”的德国精英阶层的强烈反对,他们以保护德国文化传统性与保持德语纯粹性为由,公开反对美国在德推行的文化与政治政策。1968年,德国学生举行大规模反越战游行,高举“美国人,滚回家”的标语,掀起了一股反美高潮,但很快又淹没在经济与军事上极度依赖美国的现实背景之中。

  20世纪80年代,美国文化渗透到东德。东德在苏联的扶持之下,一直奉行社会主义制度,深受苏联文化影响,直到东欧社会主义阵营解体,苏联制约力下降,东德内部发生社会分化,美国文化才突破“壁垒”,进入东德人民的日常生活。美国服饰、音乐、舞蹈,在东德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美国热,这股美国文化的热潮一直持续到两德统一。然而,国家统一、经济独立的德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即便一直努力探寻与保持传统文化,却从未摆脱美国文化的影响,美国节目与影视作品充斥德国的电视台与电影院,美国军队依旧用德国政府提供的经费驻扎德国,而对德国信息的大面积非法监听尽管遭到德国抗议,却依旧大行其道。

  纵观战后德国文化,美国文化的影响尤为突出,渗透方式极具策略性,通过文化宣传与“艺术市场殖民”,美国从感官刺激与物质享受上首先使德国人较为直接地接受了美国文化,进而接受这些产品之中隐藏的美式生活方式及美式生活方式背后潜藏的美国思想与美式价值观,这才是美国文化渴望输出的真正内容。

  德国对“美国文化入侵”的反抗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包括物质文化,也涵盖精神文化。文化“有历史,有内容,有故事”,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不同国家或民族因历史、地理与生活方式的不同,具有各自固有且独具一格的文化传统与文化评价体系。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导致文化具有一定的结构性与稳定性,当一种文化试图进入另外一种文化,并企图占据主导地位时,必然遭到传统文化的抵制与反抗。德国对“美国文化入侵”(Kulturelle Invasion)的反抗,从美国文化进入德国就已开始,在战后德国愈演愈烈,这不只是文化根源与文化认知不同导致的碰撞,更是文化所代表阶层与思想意识形态不同造成的难以调和的矛盾。

  德国文化在很多领域与欧洲大陆其他国家具有互融性,共同构成特定的“地缘性”与“区域性”,强调追求文化的高雅及高雅文化所带来的哲学思索,针对美国文化对欧洲的全面输出与“美国文化入侵”,反映强烈的主要是“享有文化特权”的精英阶层。在他们眼中,美国是“没有文化与历史的一块土地”,是一个“缺乏文化、矫揉造作、没有同情心以及受机器控制的社会”,而美国所推行的大众文化更像是“暴发户式的自我炫耀”,缺乏历史,空洞无趣,过于物化,又欠缺内涵。德国文学家戈特弗里德·本便认为美国大众文化忽略了“精神层面”的思索,缺乏“灵魂”。他表示,“一战以来,几乎整个德国文艺界都在推崇速度、爵士乐、电影与工业技术,这之中强调的无外乎是对灵魂问题的拒绝。我坚决反对这样的美国主义,且认为,这种纯粹的功利主义思想与欧洲人民及其历史不相符合。”

  这一观点印证了美国的发展历程,美国从原始社会的石器时代直接跨入了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时代,这一进程缺乏“创建一种文化的曲折性”,也直接导致美国文化缺乏欧洲与古老东方文明那样的坚实根基与历史积淀,最终使得美国人面对文化更加理性、客观、实际,甚至功利。但正是这样的现实性使得美国文化得到了战后逐渐瓦解的德国“学者阶层”之外的普通民众与年轻一代的认同。美国大众文化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受独立战争以来对美式自由与民主的无限尊崇的影响,又立足于现代工业与消费产业,满足人们的物质追求与生活享受,同时向人们描绘了一个“自由、民主、富裕、开放”的理想社会模型。自认为是“上帝选民”的美国人,想要从“山城之巅”用“圣光”(美国文化)照亮处于“黑暗”中的人们。这样的救世主心态与“文化霸权”,在战后德国表现得尤为明显。冷战期间,美国企图将西德打造成美国模式的新政体,但遭到了德国社民党反对派领袖库尔特·舒马赫的强烈反对。1949年,舒马赫批评当时的西德总理康纳德·阿登纳无视并助长美式民主及美国文化在德国的蔓延与入侵,将之称为名副其实的“盟军总理”。而与舒马赫相同意见的批评者甚至将德国比作彼时美国的“第49个联邦州”(阿拉斯加与夏威夷1959年才加入美国)。

  50年代起,德国经济高速发展,市场制度最终确立,德美关系进入蜜月期,美国生活方式与美国文化在西德的传播更为广泛,但两国关系的进一步紧密并未抵消反对“美国文化入侵”的声音,反而这股力量在“美国文化威胁本土文化,使得德国传统文化日渐衰落”的担忧中越发加强。在此背景下,失去往日政治光环与文化领导力的保守势力与精英阶层对大张旗鼓进入德国的美国文化采取抵制,并发表言论,呼吁抵御美国文化在德国的“殖民”,声称 “对充满美国主义的联邦德国表示痛心”。而这一观点也逐渐被文艺界采纳,美国被描绘成“富得流油,但充满腐败,恶棍横行且到处充斥失业”的地方。

  尽管这种抵制并未真正影响美国文化对德国的输出与德国人对美国大众文化的接受,但随着德国对美国冷战中后期及冷战后在世界范围内的政治霸权与军事打击的非赞同甚至公开反对的态度的日益强化,抵制“美国文化”与美国主义入侵的传统在新的时代得到进一步延续。受美苏不同文化影响,直到今天,统一后的德国仍在东西方之间存在着一道看不见的沟壑。德国人逐渐认识到,若想真正实现并维护民族统一与团结,发扬共同享有的德国传统文化才是增进彼此理解、愈发靠近对方的关键。

  对中国的启示

  随着改革开放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美国文化在经济产业与文化艺术产品的包装之下,在中国开展了一场与战后德国类似的“美国文化植入”的新进程。互联网普及的今天,信息与文化的传播更为迅捷,渠道更为宽泛,如何正确对待外部文化,如何更好吸收外部文化的优秀之处,并将之融入中国文化,促进中国的发展,成为中国当代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美苏对立以来,中国因在东线与苏联相邻,一直是除了德国之外,美国最大和最渴望植入其美式民主思想与美国文化的前沿阵地。美国人将自己的“文化霸权”定义为心理战略与意识形态攻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对此做了如下表述:“我们将要使用的方法通常称为‘心理战’,所谓‘心理战’就是争取人的思想,争取人的意志的一场斗争”。而《肯尼迪备忘录》则明确确定“美国意识形态扩张主义是美国的一项恒常国策”。苏联解体后,美国与共产主义的对抗政策突然失去了落脚点,于是,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新“领头羊”的中国便成为美国新的文化输出主战场。美国文化与美式意识形态输出具有一套成熟的体系,依附强大的经济与先进的技术,利用美国政府支持的情报工作、图书宣传、影视文化、网络舆情等诸多文化植入手段,通过大量的日常生活的文化消费及对中国“知识阶层”的美国自由主义思想的渗透达成其在华文化战略的实施。

  从美国影响下的战后德国文化与德国对“美国文化入侵”的抵制历史来看,任何文化与文明的发展,都必须立足自身,保持传统文化的精髓,建立适合本国或本民族的文化体系,并在发扬传统的同时,有选择地接受外国或外族文化。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须在多元文化并行交错的现实情境下,继续提倡经过时间检验、具有悠久历史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还应加强个体的民族文化自豪感与自信心的发掘与培养。这一点,笔者在德国游学期间曾有过切身的感受。2013年9月,旅德期间,有幸在柏林聆听了一场在德求学的中国博士所做的文化报告,40分钟的“文化对比”阐述,“涉中必劣,逢德必优”的绝对化的态度让笔者对其报告的科学性产生质疑,也对其言语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错误认识与主观歪曲感到困惑,进而对其应与笔者同样拥有的传统中国文化理念以及对母体文化的正确理解产生莫名而又痛心的忧虑。中国有言曰:“吾心安处,便是故乡”,那一刻,笔者想到的最能不失风格地评价“报告君”的唯此一句。但纳粹统治时期流亡美国的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的这句话也许更能引发我们的思索,也是笔者心灵深处对中国传统文化所持的真实态度:“吾身所在,便是德国;德国文化,载于吾心”(Wo ich bin, ist Deutschland. Ich trage die deutsche Kultur in mir.)(作者张晓晖单位:河南大学)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