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独家稿件-正文
【怎样培育工匠精神②】传承和培育工匠精神 工会要发挥大学校作用
冯继波
//m.auribault.com 2016-06-07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立足职能,充分发挥培养人、教育人、凝聚人、引导人、塑造人的大学校作用,推动工匠精神成为广大职工的主体意识和主流精神,为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证。

  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打造更多“大国工匠”,是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型升级的内在需要、根本保障和有效举措。

  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立足职能,充分发挥培养人、教育人、凝聚人、引导人、塑造人的大学校作用,推动工匠精神成为广大职工的主体意识和主流精神,为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证。

  注重理念培养

  理念是一种观念、一种精神,理念决定行动。工匠精神体现的是技能的极致和完美、工作的专注与坚守、精益求精的敬业态度。工会组织要发挥教育职能,在经常性职工教育、思想政治工作中强化工匠事迹、工匠精神、工匠理念的宣传、阐释和传播,引导广大职工深刻认识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现实意义;深刻认识到我国由一个制造大国变成制造强国,工匠作用至为关键,工匠精神不可或缺;深刻认识到工匠精神是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时代精神的应有之义,自觉把工匠精神植根于心、付之于行。结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职工自觉向工匠看齐,发扬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精神,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提高修养、追求卓越;专注岗位、专注本职,专心致志做好每一件事情,练就“真本领”“真功夫”,以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和对技艺的极致追求,创造更多的奇迹,实现人生的理想。

  注重技能培训

  一技在身,走遍天下;技艺在手,就业无忧。拥有过硬的技术素质、高超的技能水平是成为工匠的内在要求和“硬指标”。技能培训是提高劳动者技术技能,增强就业创业能力的根本途径,也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根本措施。近年来,各级工会深入实施百万职工技能素质提升工程,把技能培训作为基础前提、关键环节,以技能比赛带动技能培训,以技能培训促进技能提升,以技能提升推动技术创新,涌现出了一大批技术能手、技术标兵和能工巧匠。

  经济新常态下,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任务,加快转型升级、推进供给侧改革,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全新要求。各级工会要进一步加强职工技能培训,构建科学合理的技术工人培训体系,通过系统的、专业的、全方位的职工培训,为培育工匠搭建平台,不断壮大技能人才队伍。要积极开展需求调研,加大经费投入,探索项目化运作方式,充分整合社会资源,调动行业企业的力量抓好技能培训工作。坚持基础培训与岗位培训、实用技能培训与急需技术培训、就业培训与创业培训相结合,广泛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和技术资格培训,不断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结合深化职工素质提升工程,进一步完善“技能培训、技能帮带、技能竞赛、技能晋级、技能激励”五位一体工作机制,拓宽领域,拓展内容,引导和帮助职工学技术、提技能、长才干。

  注重实践打磨

  实践出真知、长才干,打磨出精品、铸品格。技能实践、技术打磨是弘扬工匠精神的大课堂、大熔炉,任何一个人要达到工匠水平,没有执著追求、千锤百炼、艰辛努力是完全不可能的。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是职工参与实践、交流技能、切磋技艺、展示才智的大擂台,更是培育工匠的大舞台。

  各级工会要紧紧围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需要,紧扣企业生产环节、关键技术,组织开展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发明创造、提合理化建议,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让职工在推动企业技术进步、转型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中提升技术层次。要以创建学习型班组、“工人先锋号”、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为载体,普及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攻关、小建议”等“五小”活动,让职工在习惯创新、善于创新中增强技术储备。要围绕经济、文化、生态三大平台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大力开展“践行新理念、建功十三五”主题劳动竞赛,开展示范性、重大项目和工业园区劳动竞赛,让职工的劳动热情、创造潜能充分迸发,让技术能手、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成功走上工匠之路。

  注重 “ 传 、 帮 、 带 ”

  “传、帮、带”是一种传统的技艺教授方式,也是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工匠是技术工人的杰出代表,不仅拥有先进技术、传统工艺、绝技绝活,更具备崇高品格、高尚人格、奉献风格,是当今时代宝贵的财富。各级工会要组织工匠发挥“传、帮、带”作用,放大示范、引领、辐射效应,把他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积累的文化知识、技术技能、经验经历、方式方法,尤其是把民间传统工艺大师、企业能工巧匠的绝技绝活向职工传授、让职工传承。要广泛开展多工种、多岗位的师带徒活动,拓展技能“传、帮、带”的形式和途径,营造“师爱徒真心授技术、徒拥师全心学经验”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健全“传、帮、带”长效机制,完善工匠带徒传艺平台,建立“名师”“高徒”档案和技能人才库,广泛开展演展示活动,通过现场演示、巡回交流、成果展览、网上展播等,集中展示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和绝技绝活,推广“先进技术操作法”,激发广大职工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技能、争当好工匠的内生动力。

  注重制度激励

  制度具有根本性、长期性,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工匠人才,离不开制度这个“指挥棒”的作用。各级工会要加强整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完善相关激励政策;推动政府部门从体制机制和政策上,建立完善专业人才、优秀技术人才尤其是工匠的培养和待遇保障制度,让更多的职工凭借一技之长,赢得尊重和地位。在制度上有安排,开辟优秀技工的上升通道,完善技能人才的评价使用、成长成才机制,落实优秀技能人才的奖励、职称晋升制度,大力评选表彰杰出技能人才、优秀导师,树立大国工匠先进典型。经济上有保障,不断提高技术贡献率和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比重,确保技能人才充分就业,增加收入待遇,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体现自己的创造价值。社会上有地位,高度重视工匠的作用,大力宣传工匠的事迹,在全社会形成尊重技能人才、认同技能人才、争当技能人才的主流观念,唱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时代强音,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追求蔚然成风。(作者系甘肃省总工会理论政策研究室主任)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