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天价演员”是烂片宠坏的吗?
邓海建
//m.auribault.com2016-08-30来源: 光明网
分享到:更多

  8月26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发布了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其中提到遏制“天价”片酬和明星炫富问题。记者了解到,当下演员片酬差距甚大,一线演员片酬近亿,而一般新人三个月打包仅15万。(8月28日中国新闻网)

  天价片酬话题,算是老生常谈。最近“谈”出新意的,大概是下面两点:一是巡视组正儿八经拿出了“会诊意见”,把这类问题曝光在舆论场;二是央媒指名道姓批评了“天价演员”,结束了此般乱象常年靠圈内传说来说事的阶段。

  有人说,北京人均干千年,不及演员接部片。这话有案可考——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2015年度平均工资情况中显示:北京地区职工年均工资为85038元,月平均工资为7086元。如果按此计算的话,北京人人均干上千年,大概也就是八千多万的样子。而2014年,贵为影后的周迅拍《红高粱》时开出3000万片酬,当时被惊为天价;如今接拍《如懿传》,这个价码已经飞涨到了9500万,几乎占了总投资的一大半。尽管这样的比较不够理性,但足以感受到天价片酬在中国电影产业中的“不疯魔不成活”。

  天价片酬,当然未必都是洪水猛兽。市场本来就是周瑜打黄盖,没人逼着你高价买大牌。何况,演艺市场竞争还算充分,不存在垄断、不存在黑色产业链,价格在博弈中形成、交易在角力中签约。天价艺人或许能带来天价的票房号召力,制片方心里有个谱,谁也不是待宰的鱼肉。吃亏上当,换人便是。

  真正的问题,倒不是一两个艺人的价码如何令人咋舌,而是演员成本占据影视制作大头之后,带来的双重困境:一是创作困境。既然“看明星脸色、为明星打工”,哪还会有资本激励作者或制作者匠心以待?靠脸吃饭、拼IP挣钱,这是中国大片往往看不到大制作的根本。钱都进了演员的腰包,道具穿帮、布景抠门,所谓良心之作,大抵也经不起观众的强迫症。在美国和韩国,一般演员的片酬仅占制作费用的10%到30%,中国导演陆川、吴思远等人则透露,如今中国演员的片酬超过制作成本的50%.行业的不正常与不健康,最终便反映到剧制的水准与细节之上。二是演技困境。老戏骨不如小鲜肉,灵魂演技不如整容担当,钱来得如此容易,有时间看《演员的自我修养》自然倒不如整形美容方便。于是,也无怪乎业内喟叹,“有的人在银幕上就是‘一个表情包’到底,几乎面瘫撑完全场,毫无演技可言,却拿着高出其他资深演职人员数十倍的片酬。”演技靠特效、对话靠配音、一言不合就临场改剧本,露脸完事,捞钱走人——这是中国影视产业“虚胖”的重要病因。

  有数据称,2015年我国电视剧市场规模达到了约882亿元,电视剧播出总量为全年120.7万小时。在“挖煤的”“买房的”蜂拥入影视产业的背景下,在经济危机必然是文化产业契机的规律下,演艺市场仍会风光无限好。眼下而言,要解决天价演员的问题,办法无非两个:一是在税改的过程中,严格天价演员的税收征管机制,禁止制片方或工作室给艺人报税,差额累进、提高税率;二是健全行业协会自治能力,对于违规提价等行为,建立全行业黑名单机制,集结散户片方的力量,矫正片酬博弈中制片方的议价权。

  天价演员救不了烂片,但,泛道德化的感性谴责也拯救不了天价片酬之乱象。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