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广锋(泥水工)
西安的午后
这个下午与一切无关
从城北到城南
天气忽然变得热起来
虽然迎春花开得异常热闹
点燃了路边的无数双眼
春天呢?它究竟照亮了谁的道路
坐在街头的阳光里
向自由的空间讨一点轻闲
没有人驻足或留意
一个外乡人
靠在电线杆上怀想盛唐
或者,没有人会将我当作一个乞丐
因此,我心安理得
并没有亏欠谁的目光
这个下午与以往没有什么不同
夕阳无限好
怀想一千次的理由
也找不到可以存在的意义
这是在西部大道的街口
行人匆匆
我独享着这个慵懒的午后
坐成,生命的一个坐标
用双脚走出的文字
作为一个农民工,已经有三年没有上过工地了,前两年在无锡的一家电子厂工作了两年多,因为总经理多次阻挠我爱人进厂,一气之下炒了他们的鱿鱼。打工可以改善我的生活,改变不了的是做为一个农民工的命运。曾经在京津唐一带打工多年,足迹踏遍了半个北京城,从西客站到国家大剧院,从央视到熊猫环岛,手脚受伤,流血流汗更是家常便饭。
因为对文学的喜爱,打工之余,便常以文字来记叙行走的足迹,物质的匮乏可以忍受,肉体的创伤可以治愈,而灵魂的无助却可以击垮人生。
也许由于文化水平低,写出的文字总也不能令自己满意。文如其人,这是我对自己的评价,别人的文字都是用语言堆砌起来的,而我却是用自己的双脚走出来的,浅显而平淡。
这次,随四哥来西安,再次走进工地,感觉到久违的亲切,当再次拿起泥瓦铲,那种随心所欲的畅快无以言表,虽然去年从脚手架上摔折的右手还隐隐作痛。
西安也和全国各地一样,治理雾霾、烟火、扬尘。因此,工地上见不到做饭的,都是去外面买饭吃。来时带的钱所剩无几。工地上不到一定的时间是不发生活费的,好在四哥借了两千元,才勉强维持四个老乡的生活。打工的苦与累自不必细说,其中的无奈与辛酸有几人能知。作为一个多年的打工者,我知道这样的人生还将继续下去,但愿为人为文的一生过得不会过于的苍白。
上古洪荒,生产力低下,以为那时劳作该是何等苦累。有些诗里描绘的劳动情形不但不苦,反而极具生活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