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生活水平为标杆,设计中国现代化的“三部曲”-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书库

以人民生活水平为标杆,设计中国现代化的“三部曲”

张瑞敏
2020-03-27 08:27:23  来源:人民网

  人民出版社

  把人民生活逐年有所改善放在优先的地位

  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中国共产党在执政理念方面发生了一个重要的变化,这就是:在国家发展目标上不再把经济指标、重工业的发展放在首位,而是以满足人民生活基本需求为主要目标。这一转变所产生的效应是巨大而显著的。作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最主要的决策人,邓小平对此转变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一时期,他不厌其烦地向党内党外反复灌输一个道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总要通过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来体现,这是最起码的标准,空头政治不行。”“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得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的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他指出:四个现代化要有重点。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根本途径。“我们必须加快四个现代化的步伐,改善人民的生活。”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决定用3年的时间对经济工作进行调整。到1980年年底,经过两年的调整,已经初见成效,邓小平和陈云等主张1981年继续大幅度地进行调整,全国计划会议决定将1981年我国的基本建设投资由原来的550亿元减少到300亿元,比上年减少百分之四十。1980年7月,邓小平在武汉听取“六五”计划汇报时,谈到今后十年经济发展目标时,他指出:建设目标,一定要反映人民生活在哪些方面受益,不能只讲平均工资每年增长百分之几,必须把经济的发展使人民生活得到的改善反映出来。人民生活要有相当增长,人民才能满意。在谈到今后十年的发展速度问题时,他指出:“要再研究一下,工农业总产值翻一番的时间能不能提前一点,这是个鼓舞人心的问题。”8月,邓小平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主要应当努力实现三个方面的要求,从经济上说,就是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党和国家的各项制度好不好,完善不完善,必须用是否有利于实现这个来检验。”1980年10月,邓小平同胡乔木、邓力群谈话,在谈到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时,他说:“年度计划、五年计划、十年规划,中心和着重点不要多考虑指标,而要把人民生活逐年有所改善放在优先的地位。消费在国民收入中占的比例,要逐步提高。总之,一定要使人民得到实惠,得到看得见的物质利益,从切身经验中感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值得爱。经济工作要接受过去的教训,再也不要打肿脸充胖子,一定要搞扎实。”“为人民日常生活服务的行业都应当发展。”

  顶层再设计,“三步走”:温饱—小康—比较富裕

  中国共产党决定从1979年开始,把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然而,中国的现代化是个什么样子?我们的发展蓝图又是怎样的?其实并不十分明朗。我们提出的主要口号是到20世纪末,我们要达到比较接近世界的先进水平,并没有规划出具体的量化的指标。1979年年底,邓小平在回答日本首相大平正芳关于中国整个的现代化蓝图是如何构思的时候,向世界公开了一个著名的、影响中国今后几十年命运的设想——中国式的现代化。他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了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小康”“一千美元”,邓小平第一次用中国百姓所熟悉的语言和量化的数字,提出了中国现代化第一步所要达到的目标。人们注意到,他把到“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改为到“本世纪末”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富有深刻寓意的重要变化。之后,邓小平进一步将这个目标具体分解为两步:即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在198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到20世纪末再翻一番,超过1万亿美元,人均达到800—1000美元,基本达到小康标准。1982年中共十二大正式提出了“两步走”战略,提出在整个80年代,用10年的时间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再用整个90年代实现人民生活的小康状态。到了1987年,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客人时,提出了中国现代化第三步发展目标,即在下一世纪用30年到50年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均达到4000美元。这是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到21世纪的长远规划。这一目标被写进了党的十三大报告中。

  “三步走”战略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再设计,比之过去,有三点重要变化:一是根据我们中国的实际情况适当降低了目标要求。邓小平多次讲,过去我们开了一个大口,要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现在,他重新阐释了“小康”的概念,如1980年5月,邓小平在会见英国前首相詹姆斯·卡拉汉时指出:我们的雄心壮志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经过摸索,肯定了一点,我们的四个现代化,不同于包括你们英国在内的发达国家的现代化,中国人口太多,要达到你们那样的现代化,人均年收入五千至七千美元,不现实。我说中国平均每人年收入到达一千美元,变成“小康之家”,这就是我们的目标。在20年内大体上要增加三倍,这不容易。两个月后,他对党内的同志也谈道:“讲到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概念,就是在本世纪末我们肯定不能达到日本、欧洲、美国和第三世界中有些发达国家的水平。在本世纪末我们只能达到一个小康社会,日子可以过。”二是目标的设计具体而量化:“现在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提的目标就是争取20年翻两番。到本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1000美元,进入小康社会。”1980年7月,邓小平外出考察,看了几个省。他说:“最让他感兴趣的问题就是如何实现农村奔小康,达到人均一千美元。他让江苏、广东、山东、湖北、东北三省等省份,一个省一个省算账。认为8亿人口能够达到小康水平,将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变化,就是以人民的生活状态为标尺,以实际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概念“温饱—小康—富裕”来设计和表述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战略步骤,这与之前以“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为发展目标的表述有了重要的区别。不再把国家的强大放在首位,而是先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再奔小康生活,再向中等发达水平发展,采取梯次发展战略。

  邓小平用小变化、中变化和大变化来形容中国的“三步走”战略,并把实现这个目标称作中华民族的雄心壮志。邓小平认为如果“三步走”战略能够顺利实现的话,那时的中国就是很了不起的了,对世界来说都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邓小平同时指出,要证明社会主义真正优越于资本主义,还要看“第三步”的实现,为此,还需要长时间的艰苦努力。

  从调整发展战略入手,以人民生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重新规划未来发展蓝图。把国家的强大建立在人民生活的改善和提高、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真正体现人民富,国家强的理念。

  (作者系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辑:张苇柠

书库

工运

  • 居家办公薪酬怎么算需要依法说话

    在这场疫情前,劳资双方需要互相理解、互相支持。

  • 以积极人力资源管理引导员工复工复岗

    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复工复产,企业面临着招工、稳岗、订单、原材料供给、资金保障、产业链衔接等一系列工作。员工在疫情期间受到的情绪累积、生活压力以及交通受阻等问题均会给复工复岗带来影响。

  • 【专家访谈】疫情下,集体协商应增强灵活性注重实效性

    集体协商是企业与职工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形式。疫情下,应加强集体协商的实效性,注重解决劳动者的实际问题,在操作上更加灵活,对程序可以尽量化繁为简。同时,做好未建会企业的集体协商工作,通过行业集体协商覆盖新业态劳动者。

  • 【前沿观察】劳“疫”结合协同推进劳动教育

    学校应着力建设家校双方互动平台,将劳动教育武装为育人“利器”,让劳动最光荣成为永不褪色的旗帜,成为经得起时代考验的口号。亲子携手,协同推进劳动教育。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其间举办了党员干部训练班开展党性教育,干部在红岩村的学习蔚然成风。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