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幻灯片-正文
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姜鲁鸣 王伟海
//m.auribault.com 2017-11-10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更多

观众在中国科协年会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展览会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展位参观。新华社发

【专家视角】

党的十九大明确把军民融合纳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强军思想的科学体系,把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纳入新时代的强国战略体系,进一步彰显了军民融合在强国强军中的战略地位。十九大报告指出,“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这一论断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军民融合发展的总目标,深化了对统筹发展和安全、富国和强军规律的认识,为加快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核心要义

  当今时代,国家竞争不仅是财富规模和财富创造能力的竞争,更是国家战略能力的综合比拼。如何优化国家战略体系、有效提升和运用国家战略能力,从而达成国家战略目标,已经成为国家战略运筹的重中之重。

  国家战略体系是为实现国家利益而形成的有机战略系统。国家总体战略居于最顶端,其下为国家发展战略和国家安全战略,国家发展战略分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的战略,国家安全战略分为各安全领域战略及军事战略等。国家战略能力则是运用国家战略资源达成国家战略目标的能力,具体体现为国家的经济能力、军事能力、科技能力、组织动员能力、制度变革能力、战略谋划能力以及民族凝聚力等。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是国家战略意愿与战略能力的统一。构建完整有效的国家战略体系,目的在于形成强大的国家战略能力进而实现国家战略意愿。

  军民融合是一个逐步走向深入的过程,融合趋于深度化即为军民一体化。军民一体化不能简单理解为“军”与“民”完全合为一体,而是指“军”与“民”在实现深度融合时所体现出的高度协同性、兼容性、互动性的良性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经济和国防两大体系能够充分实现建设规划统筹、发展进程同步、资源配置均衡、要素有效互动、政策制度兼容、组织实施统一。

  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是一个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大框架下,重塑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体系的过程。通过战略体系重塑,大幅提升国家的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新兴领域竞争、军事战略威慑、动员应急、国际规则主导等战略能力,进而实现国家发展和安全统筹谋划、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整体推进、经济力量和国防力量一体运用,达成国家大体系集成效益和国家战略收益最大化。

战略需求

  在当代中国,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具有重大战略需求。

  其一,国家强盛的战略支撑。国家的安全与发展是一对孪生兄弟。从本质上说,国家安全就是捍卫已有国家利益不受侵害,国家发展则是拓展新的国家利益。在战争形态信息化、技术形态军民通用化、经济形态高度市场化的今天,人类创造财富的活动与捍卫自身安全的活动已经水乳交融、共生共亡、枯荣与共,国家安全利益和发展利益已经高度融合。一个国家要有效维护和拓展国家利益,增强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须臾离不开国家战略能力的提高与运用。

  强大的国家战略能力要有三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即战略资源、转化机制和战略谋划。其中,转化机制是国家战略能力形成的“枢纽”。转化得好,可以实现国富军强、国运兴旺;转化不足,只会止步不前、国力衰微;过度转化,又会不堪重负、透支国力。要有效实现转化,需要一系列有效的战略布局、制度安排和机制设计,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就是其中重要的机制之一。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由封闭转向开放、由计划转向市场、由半工业化社会转向工业化和信息化社会的进程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国家能力结构失衡、规范缺失等问题,“要素强、系统弱”“指头硬、拳头软”等矛盾比较突出。与此同时,在军民二元分离体制下,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统筹衔接不够,军民资源相互转化运用受阻,国家战略资源难以充分整合转化,一定程度上拖延了国家战略能力的形成。

  要有效应对我国由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历史进程中面临的严峻、复杂、多元挑战,更好地维护与拓展国家利益,急需加强和改善国家战略能力的建设。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正是“撬动”强国跃升的战略杠杆。通过国家战略层面的体系整合、军民协同,能够“捏指成拳”,有效提升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多种战略资源和实力的综合运用水平,加快生成一体化的国家战略能力,从而在国际战略博弈中获得更多战略主动和更大战略利益。

  其二,强军兴军的重要依托。强大的军事实力和战略威慑能力是国家战略能力的重要体现。当今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军事力量建设已是一个科技高度密集、资源高度密集、人才高度密集的复杂巨系统,对国家经济、科技、人才基础的依赖越来越大。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体系对抗,不仅是军事体系之间的直接对抗和较量,而且更为集中地表现为以国家整体实力为基础的体系对抗,谁能够最大限度实现国家整体实力的系统整合,谁就能够赢得军事竞争优势。从军事体系对抗到以国家整体实力为基础的体系对抗,深刻反映了由机械化战争到信息化战争对抗形态的变化,也对军队建设发展方式提出了全新要求。

  纵观世界各军事强国,都不是局限在军队自己的“小圈圈”里搞建设,而是聚合国家整体资源打造军事力量体系,甚至整合全球资源为其所用。比如,美国依托其高度成熟的市场经济平台,采用政府助力、军方需求牵引、市场运作的方式,实现了对国家资源乃至全球资源的整合利用。

  长期以来,我们军是军、民是民,军地各搞一摊,不能充分互通有无、相互促进。在当今时代,要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必须创新军队建设发展理念,把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体系,从传统的国防和军队建设体系转变为军民一体化的国防和军队建设体系。这就需要构建军民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从国家层面破除军民二元体制,打通以整体国家实力支撑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建设的通道,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国家优质资源,这样才能把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先进的知识、最前沿的科技、最优质的人才资源整合起来,吸纳和运用到建设现代国防和强大军队中来,使我们的军队成为极具竞争优势的先进群体,从而极大地提高国家体系对抗能力。

  其三,赢得国际科技和军事竞争优势的力量之源。强大的创新能力是国家战略能力的核心支撑。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军事革命加速演进,重大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正在重塑世界竞争格局、改变国家力量对比。纵观世界创新型国家的发展,大多都从国家战略层面建立起了军民一体的国家创新体系和能力,构建起了军事需求与民用需要双轮驱动、军事创新与民用创新良性互促的强大创新驱动机制。

  目前,我国科技创新进入了跟跑、并跑、领跑“三跑并存”阶段,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关键阶段。大幅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必须从国家战略层面打破军民分割和军工经济封闭发展的状态,统筹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挖掘军民协同创新的巨大战略潜力,将我国的富国强军建设牢牢立于世界先进技术的基础之上。从这个意义上讲,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是一场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再生的深刻革命。赢得这次革命,我们就能获得强大的国家科技创新协同能力,大大加快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进程。

构建路径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强化统一领导、顶层设计、改革创新和重大项目落实,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在强国强军的总体进程中统筹谋划,在国际战略竞争的大格局中谋势布局,科学制定路线图、施工表,并随实践推进不断迭代优化。在战略重点上,要紧扣“资源—转化—能力”这个完整链条,聚焦形成国家战略能力推进军民融合,不能把军民融合庸俗化。在战略任务上,要紧扣“体制、体系、效益”优化发展布局,以建立军民一体化体制机制为抓手,推动各领域军民融合体系优化,充分释放军民融合发展效益,不断提高军民融合对国防与军队建设及战斗力发展的贡献率、对创新驱动和生产力发展的贡献率。在战略路径上,按照“调整、改革、重塑”的步骤,有序推进、逐步深入,坚持以增量融合带动存量调整,以新兴领域融合倒逼传统领域转型,最终达到“要素互动、体系重塑、效益提升、激发创新、催生战略能力”的总体功效。

  二是创新治理模式。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本质上是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由条块分散设计向军民一体筹划转变,由重点融合领域向多领域延伸拓展转变,由要素松散结合向全要素集成融合转变,进而实现结构优化、资源节约、技术创新的过程。应在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强有力的领导下,建立健全跨军地、跨部门、跨领域、跨区域治理的制度机制和工作模式,强化统一领导和决策,统筹军民需求,统筹发展规划,统筹重大改革,统筹政策标准,推进国家安全和发展治理现代化。

  三是加强国家战略耦合。党的十九大明确把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一道纳入决胜全面小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七大战略”,明确了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在国家战略体系中的引领性、基础性和全局性地位。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一个很现实的路径就是健全和完善国家发展战略体系与国家安全战略体系之间的耦合机制,促进军民融合战略与其他国家战略的紧密结合。只有充分运用军民一体筹划、一体建设、一体使用、一体管理、一体评估的统合力量,促进国家安全战略和国家发展战略在各层级、各领域的统筹协调和有机衔接,才能达成国家大体系集成效益、实现国家战略收益最大化。

(作者:姜鲁鸣、王伟海,作者单位:国防大学军事管理学院军民融合发展研究中心)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