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幻灯片-正文
东方主战场:中华民族的壮丽史诗
——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世界性贡献学者三人谈
王建朗 陈文秀 刘庭华
//m.auribault.com2015-08-17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图为成都美国抗日空军基地。抗战后期,成千上万中国民工凭借简陋工具,在中美军方工程师的指挥下,用成千上万辆手工打造的小车运送修建机场的材料。

  本文语粹

  1942年春,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中国成为当时全世界有效抗击法西斯侵略的东方主战场,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最终日本军部大本营无奈决定:“帝国政府将继续努力解决中国事变……暂不介入德苏战争”,“只有等待斯大林垮台,或远东苏俄地区混乱,有利于日本进展的时候,才使用武力解决北方”。

  正如苏联元帅崔可夫所说:“在我们最艰苦的战争年代里日本也没有进攻苏联,却把中国淹没在血泊中,稍微尊重客观事实的人都不能不考虑到这一明显而无可争辩的事实。”

  战后日本战史著作公认:日本“在对美英开战后,日本陆军主要战场在客观上仍然是中国大陆”,“日本陆军的主力仍然被死死钉在中国战场上,寸步难移”。

  以往对日军战斗力比较轻视,而对中国抗战战绩有所不满的英美,此时终于领教了日军的战斗力,体会到中国抗战之艰辛。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仍有110万左右的军队用于中国战场,这一数目超过了日军在东南亚和太平洋各岛的兵力总和。此外,还有70多万关东军驻守在东北地区。

  抗日战争已经过去了70年,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研究也不够充分,受到的重视程度也不够。美国史学家易劳逸教授曾有言:若不是嗣后中国国内形势的转变和冷战的出现,全世界“势利”的历史学家们,都会把抗战胜利当作一曲“最为壮丽的史诗”来加以歌颂。那么,作为战争发生地的中国历史学家,便责无旁贷,应该以更为开阔的心态,以科学的立场,坦诚的研究,恢弘的笔调,写出我们民族这曲“壮丽的史诗”,从而真正做到以史为鉴,方不负千百万先人的无私奉献和壮烈牺牲。

  中国全民族抗战减轻了法西斯势力在东方对美英法的压力

  主持人:二战期间,日本强,中国弱,中国的损失也远大于日本。有人认为,中国抗战的胜利是熬出来的,是等待美苏参战打败敌手的。真实情况是这样吗?

  王建朗(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持久抗战绝不是消极的“等”或“熬”。战争是残酷和无情的。经历了德意日轴心国的凶猛打击后,许多国家(包括一些往昔的强国)沦陷于法西斯铁蹄之下。在东西方战场上继续高举抵抗旗帜,与轴心国作殊死较量的军队主要有4支,这就是中国、美国、苏联和英国。四国承载着人类和平与文明的全部期望,其成败决定着此后世界的走向。这四个国家以其抵抗力量的强大和抵抗意志的坚决,被时人称为“四强”。四强之中,中国是遭受侵略最早的国家,也是抵抗侵略时间最长的国家。其他盟国卷入战争的年限最长不到6年,短则不足4年。中国全面抗战长达8年,局部抗战则长达14年之久。

  1937年7月,日本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直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在这长达4年半之久的时期内,中国是亚洲反法西斯战争的惟一战场。那时的中国既是在为保卫自己的家园而战,实际上也是在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而战。抗日战争的坚持,极大地消耗了日军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日军在亚洲侵略扩张的手脚。

  陈文秀(山西大学历史系教授):在东方战场,中国全民族奋勇抗战,打破了侵略者速战速决的迷梦,使大量日本侵略军在中国战场愈陷愈深,既无力北进,也拖延了南进。直到1941年年底以前,亚洲太平洋地区的战火仍局限于中国一隅。

  同一时期,在西方战场,德、意法西斯的侵略活动,却是一帆风顺,没有遇到多少阻碍。这是因为在法西斯侵略者面前,英、法等国采取绥靖政策,一些弱小的被侵略国家有的单纯依靠大国的保障,不去发动民众,如奥、捷,有的过于弱小或落后,如阿、西,都未能抵抗侵略,或不能给侵略者以重大的打击,致使希特勒等侵略分子的胆子越来越大,步伐越来越快。

  当西方法西斯鲸吞蚕食、气焰十分嚣张之际,英、法、美、苏纷纷退避,希特勒大有席卷一切的气势之时,唯有被视为弱国的中华民族,不畏强暴,不惜付出最大的民族牺牲,力挽狂澜,与日本法西斯展开了殊死的搏斗,延缓了日本法西斯南下的侵略步伐,减轻了法西斯势力在东方对美、英、法的压力,有力地支援了世界各国的反法西斯斗争。1942年春,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中国成为当时全世界有效抗击法西斯侵略的东方主战场,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中国全民族抗战使日本出兵西伯利亚成了空话

  主持人:日本认为中国国力衰弱,扬言“三个月灭亡中国”,还制订了对苏联远东地区的作战计划,但其一直都未能北进苏联作战。有人认为,日本经诺门坎战役而惧怕苏联。历史真实情况是什么呢?

  陈文秀:从1932年起,日本陆军就明确把苏联作为主要敌人,每年都制订进攻苏联远东地区的作战计划。日本关东军要求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是为了解除后顾之忧并扩大侵苏的基地。1937年6月9日,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在给陆军省次官、参谋部次长的电报中提议,“从准备对苏联作战的观点来观察目前中国的形势,我们相信:如我武力所许,首先对南京政权加以一击,除去背后的威胁,此为上策。”不料卢沟桥日军的挑战激起了中国的全面抗战,不但关东军“背后的威胁”没有解除,而且数十万日军被拖住了。日本的石原莞尔曾哀叹“把数个师团派往华北,兵力被拖住,出兵西伯利亚便成了空话”。

  1937年9月,日本参谋本部上奏天皇,希望11月以前结束中日战争,以便把陷在中国战场上的兵力腾出来对付苏联。日本所希望的“中国妥协投降”到年底并没有出现,侵华的总兵力增到16个师团,占日军总兵力的2/3.1938年5月,日本陆相板垣征四郎说:“作为陆相,我的根本意图是,鉴于中日事变已使日本陷入全面战争的泥潭,而日本北方的苏联已完成了几个五年计划,国力有了飞跃的增长,在远东的军备大大充实,威胁着日军的背后,因此,我认为日本应排除同中国的一切纠纷,从大处着眼,重建两国邦交。”岂料中国军民坚持抗战使日本的计划落空。由于日本陆军主力陷于中国战场,日军两次北进的尝试均告失败。

  在德国入侵苏联之际,日本侵华无力自拔,更无力北进配合德国进攻苏联。苏联无后顾之忧,得以从远东和中亚不断抽调兵力到前线。在莫斯科保卫战中荣立卓越战功的潘菲洛夫步兵师,就是从苏联东部调去的生力军。如果日本能从中国战场腾出百万大军北进苏联,苏联两面受敌,后果不堪设想。

  主持人:作为法西斯轴心国,日本同德国签署了《反共产国际协定》,应该视苏联为最大敌人,但为什么日军没有配合德军东西夹击苏联呢?

  刘庭华(军事科学院原战争理论与战略研究部研究员):德国入侵苏联前夕,希特勒就在接见日本山下奉文时提出,希望“日本从满洲打进西伯利亚”。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国外长里宾特罗甫致电驻日大使奥托,希望日本参加对苏作战,并提出“以德日在冬天以前会师西伯利亚路线为当然的目标”。日本外相松冈也力主对苏开战、与德国两面夹击苏联。但由于日本深陷中国战场而无法脱身,最终日本军部大本营无奈决定:“帝国政府将继续努力解决中国事变……暂不介入德苏战争”,“只有等待斯大林垮台,或远东苏俄地区混乱,有利于日本进展的时候,才使用武力解决北方”。

  当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时,希特勒再次企图联合日本打垮苏联,里宾特罗甫又向日本提出“从东西两面夹击苏联,在西伯利亚铁路上握手”。日本法西斯集中侵华日军的主要兵力对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疯狂的“大扫荡”,企图迅速巩固其“大东亚战争”的后方基地,以实施“北进”计划,尽快与德国法西斯实现战略“握手”。1941年12月初,日本陆军51个师中有35个师用于侵华战争,占日本陆军总兵力的69%.正是由于日本陆军的大量主力被中国抗日战争消耗和牵制着,才迫使其再次放弃“北进”与德国合击苏联的计划。

  可以想象,倘若日本能够满足德国的要求,从远东地区进攻苏联,那么处于生死存亡关头的苏联必将更加难以应对东西两面的入侵,其后果将不堪设想,也必将极大地影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整个进程。正如苏联元帅崔可夫所说:“在我们最艰苦的战争年代里日本也没有进攻苏联,却把中国淹没在血泊中,稍微尊重客观事实的人都不能不考虑到这一明显而无可争辩的事实。”

  日本访德特使寺内寿一说:“中日战争不结束,南进是办不到的。”

  主持人:北进苏联不成,日军开始南进太平洋战场,一开始还算顺利,拿下了许多战略要点,为什么后期却愈发困难了?

  陈文秀:1940年6月,法国败亡。7月7日,日本大本营、政府联席会议议定《适应世界形势发展的时局处理纲要》,要求在迅速解决“中国事变”的同时,捕捉良机,随时准备武力南进。日本法西斯眼看西方的盟友以极小的代价席卷西北欧,认为这是日本南进的难得好机会,更急于解决“中国事变”。于是一方面以宜昌为前进基地加紧轰炸重庆,对国民党政府施加压力,一方面加紧诱降。7月,英国屈从了日本的要求封锁了滇缅路。蒋介石发生了严重的动摇,日蒋秘密谈判也达高潮。

  八路军为了粉碎日军“囚笼政策”,牵制日军对正面战场的进攻和诱降活动,从1940年8月20日到1941年初在华北敌后战场发动了百团大战,八路军发动115个团,作战1000余次,歼灭日伪军4.4万余人(内有日军2万多人),沉重地打击了日军,极大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日的信心。9月底,日蒋秘密谈判被迫中断。日本迅速“解决”中国事变的企图再次破产。

  1942年三四月间,日军打败英军占领缅甸,兵锋直指印度。4月,从航空母舰起飞的日机空袭锡兰,英东方舰队败退东非,日军已掌握了印度洋的制海权,印度岌岌可危。假如日军占领印度,前出中东,夹击埃及,东西两大法西斯力量,将对反法西斯盟国整个欧亚非战场形成战略大包围,不但切断通过伊朗的援苏交通线,在中东的法西斯军队还很可能同苏联南方战场上的德军夹击苏联。这一可怕的前景没有出现,只是因为日本陆军力量不足。当时日本用于太平洋战场上的陆军共11个师团约40万人,仅为侵华日军(不包括关东军)的2/5.那时,日本海军也想南下澳大利亚,也因需大量地面兵力而为陆军所拒绝。不难想象,假如陷在中国战场的百万日本陆军主力腾出手来,用于太平洋战场,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

  刘庭华:1940年春夏,德国法西斯进攻西欧,希特勒竭力唆使日本南进,希望其从东方打垮英、法等势力,在战略上相互策应。但由于此时中日战争处于胶着态势,日本在中国战场用兵已捉襟见肘,不可能分兵南进,无法实现德国的要求。日本访德特使寺内寿一解释说:“中日战争不结束,南进是办不到的。”

  直至1943年11月,美军在太平洋战场开始战略反攻时,日本仍有64%的陆军合计43个师另24个独立混成旅,以及45%的航空兵合计75个飞行中队,被牢牢牵制在中国战场。从太平洋战争爆发直至战争结束,日军在亚太地区始终为中国战场所制约。战后日本战史著作公认:日本“在对美英开战后,日本陆军主要战场在客观上仍然是中国大陆”,“日本陆军的主力仍然被死死钉在中国战场上,寸步难移”。

  中国抗日战争彻底击碎了日本法西斯独霸中国、与德意法西斯瓜分世界的迷梦,中国战场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美国参战后作出先欧后亚的决定,其重要根据之一,就是估计到有中国拖住日本的后腿,使日军战线太长,兵力不足,无力举行大规模的攻势

  主持人:蒋介石国民政府一直都寄望于美国参战,但美国参战后,却作出了先欧后亚的决定,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决定?这对中国战场有何影响?

  陈文秀: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成功,美太平洋舰队被摧毁。此后几个月里,日军打败了美、英、荷等国的抵抗,占领了东南亚和太平洋的广大地区。日本利用这一时机,在中国加紧对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扫荡”“清乡”;同时加紧对国民党政府诱降,企图早日结束中国战争,腾出兵力对付英、美,并等待有利时机攻打苏联。在此后的数年中,中国抗战经历了最艰苦的阶段。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参加了大战。罗斯福为首的美国决策者,作出了先欧后亚的决定,其重要根据之一,就是估计到有中国拖住日本的后腿,使日军战线太长,兵力不足,无力举行大规模的攻势。先欧后亚的决策,大大减轻了苏、英等盟国的压力,使在纳粹铁蹄下的欧洲人民早日解放出来,而中国人民却为此承受了更大的负担,付出了更大的民族牺牲。

  长沙会战是太平洋战争初期盟军对日作战的惟一胜利,与英美在东南亚战场的一败涂地形成明显对比

  主持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军美国参战了,有观点认为,从此中国战场、中国抗战的作用就不重要了,这个观点符合历史吗?

  王建朗:太平洋战争初期,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和东南亚战场上几乎所向披靡。1941年12月25日,日军占领香港,1942年1月2日占领马尼拉,2月15日,占领新加坡,3月9日,荷属东印度亦告沦陷。数月之内,日军取得了毙伤俘英、美、荷等盟军官兵约30万人的战绩。

  此时在中国战场上,日军发起长沙作战。结果,中国军队重创日军,取得了毙伤日军5万余人的战绩。长沙会战是这一时期盟军对日作战的惟一胜利,与英美在东南亚战场的一败涂地形成明显对比。英国《泰晤士报》评论称“12月7日以来,同盟军惟一决定性之胜利系华军之长沙大捷”,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就此发来贺电。以往对日军战斗力比较轻视,而对中国抗战战绩有所不满的英美,此时终于领教了日军的战斗力,体会到中国抗战之艰辛。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军为更有效地协调作战,成立了中国战区。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仍有110万左右的军队用于中国战场,这一数目超过了日军在东南亚和太平洋各岛的兵力总和。此外,还有70多万关东军驻守在东北地区。由于中国战场牵制了日军主力,日军无法向太平洋战场转移更多兵力,这就有力地支持了盟军在太平洋方面的作战。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场既是对日作战的空军基地,又是最后进攻日本本土的战略基地

  主持人:中国战场作为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大东方主战场,难道仅起到了牵制日军的作用吗?

  刘庭华:中国战场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处于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不仅是要灭亡中国,更是要以整个中国为后方基地,进而与德意法西斯瓜分世界。所以,中国抗日战争的发展,对苏联对德作战,对美英等国在太平洋和东南亚地区的对日作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局势的变化,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战场作为亚太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战略基地,为同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有力支援了同盟国的反法西斯斗争。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场既是对日作战的空军基地,又是最后进攻日本本土的战略基地。1942年4月18日,美军轰炸机从太平洋上的航空母舰上起飞,轰炸了日本东京、横须贺、横滨、名古屋、神户等城市后,在中国空军机场降落。7月4日,美国援华志愿航空队(即“飞虎队”)被改编为美国空军驻华特遣队,并于1943年3月扩编为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继续执行轰炸日本海上运输线和日本战略要点任务,直接支援美军对日作战。

  中国为美军提供的机场主要有重庆、成都、昆明、柳州、桂林、衡阳、芷江、老河口等,同时允许美军在八路军晋绥、太行等地以及新四军第5师区域内设立电台,向美军提供日军情报及气象资料;美国第14航空队也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江纵队合作,建立了情报、通讯、气象等联系,这些都为盟军占据战场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还为苏联、美国、英国等盟国提供了大量的战略物资,包括数量巨大的矿产品和畜牧农产品等,有力地支援了盟国的反法西斯战争。

  中国的抗战打破了日本军队的“以战养战”企图,战争成了消耗战,使日本侵略者大亏其本

  主持人:日本国小资源少,通过“以华制华”和“以战养战”,建立了不少伪政权,也收编了不少伪军。日本的图谋如法西斯德国那样如愿以偿吗?

  陈文秀:中国人民坚持抗战,不但拖住了大量的日军,还导致日本国力在消耗战中衰竭。这一时期,纳粹德国的侵略一直没有遇到有效的抵抗,被德国占领的国家,经济几乎没有受到大的破坏,很快纳入德国战时经济轨道,使德国战争实力大为增加,德国占领的国家在1941年共生产1280万吨钢,1000万吨铁,1.8亿吨煤和400多万吨石油,德国在1939―1940年历次战争中共缴获150个师的武器装备(包括机械化重型装备),单缴获的汽车就可装备92个师。

  当希特勒在西方大发战争横财的时候,中国的抗战打破了日本军队的“以战养战”企图,战争成了消耗战,使日本侵略者大亏其本。1937年,日本全年军费达32.7亿日元(以后又追加20亿日元),占国家预算的69%.以后军费连年增加,财政经济状况大大恶化。1939年5月,日本前企划院总裁泷正雄(近卫首相的亲信)告诉冈村宁次:“……在内阁五相会议上,池田藏相说不能保证长期的物资供应。”

  日本国内的财政经济困难,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政局不稳,又影响了前线的日军。日本自明治维新建立新式军队以来,在以往历次对外战争中没有打过败仗,军队极为骄横。自以为“皇军无敌”。然而自中国全面抗战开始,日军连续遭到意想不到的沉重打击,连年陷于苦战,损失惨重,官兵的士气日益下降,在战争初期日军就消耗了大量精锐部队,不得不仓促动员后备役部队。有的兵员还来不及整训就投入战争,结果是军队素质下降,战斗力也大为减弱。日本是在兵力不足,财政困难,内部分歧严重,民心不稳,士气下降的情况下,硬着头皮冒险走向太平洋战争的,和希特勒进攻苏联时的情况不可同日而语。

  敌后游击战成为消耗日军力量最为恰当的攻势战略,也成为消耗日军胆略与士气最为有效的心理战略

  主持人:有人认为,中国军队武器装备落后,牵制和消耗日军有限。为什么说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王建朗:当全面抗战爆发之时,中日两国在经济和军事实力对比上相差悬殊。虽然日军挟武器优势,占领了中国大片国土,中国东部和中部的大中城市基本上都告沦陷,然而中国抵抗的怒火始终熊熊燃烧。

  1938年末,正面战场终于稳住了战线,与日本展开拉锯战,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在相持阶段,中国军队还不时发起攻势作战。1939年12月至1940年2月,正面战场各战区发起了冬季攻势作战,共计毙伤日军5万余人。特别是昆仑关一役,消灭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大部,击毙该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取得了振奋人心的胜利。

  在日军后方,中国抗日军民的斗争并未停止。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军民打出了一片新天地,缔造出一个个抗日根据地,使日军“后方”变成了令其寝食不安的“前方”,日军陷入中国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敌后抗日力量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游击战,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等作战方式,充分体现了装备落后但意志坚定的敌后军民的抗日勇气和智慧。随着敌后抗日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敌后战场还发起了“百团大战”这样的全面进攻作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在最困难的1941年至1942年,八路军、新四军和游击队、民兵共作战4.2万余次,毙伤俘日伪军33.1万余人。可以说,这一时期,敌后游击战成为消耗日军力量最为恰当的攻势战略,也成为消耗日军胆略与士气最为有效的心理战略,为改变中日战争力量对比,促使中国度过最为艰难也最为重要的相持阶段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爆发最早,结束最晚的生死之战

  主持人:中国由一个战前屡遭侵凌的弱国,一跃成为战后一个承担维护国际和平任务的核心国家,其原因何在?

  王建朗:这是因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已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可或缺的亚洲主战场,中国人民在抵抗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说,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英国首相丘吉尔也说,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够避免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这是历史对中国抗战伟大功绩的肯定与嘉许,也是未来世界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成果和国际公平正义新的维护者的期待。

  陈文秀:总之,中国的抗日战争,不单是为了保卫中华民族的生存,谋求中华民族的解放而进行的战争,更有着打乱日军乃至整个世界法西斯轴心国战略部署与战略配合,促进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战略实现的重要意义。正是中国人民的长期抗战,才粉碎了日本法西斯先突破中间(中国)、后打两头(苏联和太平洋、东南亚等地)的军事战略部署。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爆发最早,结束最晚的生死之战,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一个重要的战场。英勇不屈的中国人民坚持长期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伟大的贡献,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主持人:张记合)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