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88年,奥斯卡为何还是“网红”?
邓海建
//m.auribault.com 2016-03-01 来源: 光明网
分享到: 更多

  一年一度的奥斯卡颁奖典礼堪称是最受全球关注的一部“商业大片”——明星云集、有泪有笑、旁观者不清、当局者更迷。奥斯卡风光的背后不乏摧残与压力,每一年,名利的海潮如约而至、舞动狂澜,有人被拍倒在沙滩上,在悲情中逐渐“风干”;还有些“幸存者”则最终成为身负传奇的人。(2月29日北京青年报)

  2016年,小李子“修成正果”的绯闻也好,颜色上的“黑白对戏”也罢……尽管唱衰的声音如约上演,但依然无碍红毯上耀眼的热烈。奥斯卡就是这么神奇,神奇成了电影界的“诺贝尔”,神奇成了全球影人与影迷的一种情结。“抱得金人归”——与其说这是美国电影工业的“塞壬歌声”,不如说,它几乎是唯一没有被玩坏的电影行业标杆。有偏执,有个性,有较真,有图腾。

  88年,于人的一生而言已至耄耋,何以奥斯卡横跨了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纪,却还仍旧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扮演者“网红”的主角?在电影奖项无限多、“毯星”满天飞的今天,这个问题也许比莱奥纳多得奖不得奖更耐人玩味。有两个路人皆知的细节,也许足以窥见这个问题的真相:比如奥斯卡投出来的选票严格交由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统计。无数选票均放在保险箱内,由荷枪实弹的警卫人员日夜守护,统计后连用的纸都要全部销毁。在颁奖典礼上主持人拆开它之前,没有人知道最后的结果。又比如对于金光闪闪的小金人,从高度到重量,乃至合金材质的比例,都要分毫不差,严谨到令处女座发指的地步。而如果一项奖有数人获得,那么一个以外的奖座均按原价收钱——换言之,“大咖”有可能在得了奖的情况下,仍要自己掏钱才能拿走奖杯。

  态度决定高度,风骨决定风格。承续至今的相对公平的制度,才是小金人身上最闪亮的“成色”。

  反观国内,相较于冯小刚先生所谓“用票房支持烂片”的诘责,引领电影风气之先的各类电影评奖,似乎早就被玩坏了。在中国电影评论评选圈,有两个现象是挺有意思的:一则,一部新电影出来,观众不再相信影评人的“扯淡”,而更倾向于去豆瓣网、时光网上看网友随心给出的分数。“红包影评”、“水军影评”……中国不缺影评人,却上百年也出不了罗杰?伊伯特这样享誉世界的、电影评论的“业界良心”。

  二则,国内电影节更是笑话不断、闹剧不断。有信息泄密的例牌丑闻,有“双黄蛋”、“三黄蛋”的天方夜谭,还有滞后制度的不思进取……比如去年3月17日,中国导演协会公布了2014年度表彰大会的21部入围影片名单,也就是这份名单,再度引发国内电影评选明规则亟待革故鼎新的连番声浪。如果连导演都敢于戏言“想得奖赶紧找关系啊”,那么,再绚丽的颁奖礼,恐怕也不会撑起奖项本身的含金量。

  《美人鱼》票房轻松过30亿元,电影产业也成为新的“风口”。这些年,中国电影工业在数值上取得了骄人的进步。《2015中国影市报告》数据甚至显示:过去一年,二三线城市的“小镇青年”悄然贡献了36%的全国票房,且仍有上升趋势。不缺看电影的,不缺拍电影的,不缺搞电影产业的,为什么中国电影难以挤进奥斯卡、为什么中国电影办不了类似奥斯卡这样的颁奖礼?

  公平、严苛、好玩——88年依然“网红”的奥斯卡,也许本身就是中国电影的教科书。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