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理论书库-正文
还历史以鲜活生命力
——评李发锁长篇纪实文学《围困长春》
李炳银
//m.auribault.com 2018-04-27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更多

  阅读李发锁这部纪实文学《围困长春》时,作品中的历史信息和相互交织构成的重大历史事件、人物及其各种结局,使你无法忽略或跳跃任何一个细节:开始了,就只有沿着作者的叙述不断地走向开阔、纷繁、精彩、震撼人心的历史情景中去。阅读这样的作品,很容易让人想起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曾经说过的话:“我丝毫不想通过自己的虚构来增加或者冲淡所发生的一切的内外真实性……历史是真正的诗人和戏剧家,任何一个作家都别想去超过它。”《围困长春》就是这样一部具有坚实的历史真实性的壮伟战争活剧,波涛回旋的故事进展和场景画面起伏跌宕,悬念迭出,令人沉浸其中。

  《围困长春》并不限于“围困长春”这一具体事件。作者将眼光延伸到日本天皇发布“投降诏书”即抗日战争结束前后,呈现出苏联红军进击中国东北日本关东军,中共力量和国民党军争夺东北被迫开始内战,后经激烈武装较量,国民党军队败退,中国共产党赢得辽沈战役伟大胜利的历史内容。这部作品其实是对当年东北解放战争历史的回望、总结和生动讲述,具有还原历史现场、探讨进退缘由、寻求历史答案的探索价值。这样的延伸性书写既可在更宏阔的历史背景中认识“围困长春”的历史特殊性,也可以较好地把握“围困长春”的重要历史作用。

  历史是曾经活着的社会存在,所以历史是有生命、温度、起伏、规律的,交织着丰富的人的故事。《围困长春》在坚实历史基础上,出色地通过众多不同人物的性格行动和命运,动态再现了历史,从而使历史得以在精彩的讲述中复活。

  东北解放战争史如同一部伟大的交响乐,宏阔、雄壮、激越、沉重。面对宏大的写作对象,单从人物细部描述入手是不够的。因此,李发锁选择高走鸟瞰的角度,从交战双方高层人物、前线指挥人物及战争演化展开。作品着重叙述在东北沦陷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在东北地区的战斗情形。毛泽东高超的全局战略视野和缜密的战略布局设计,在东北局干部和各级前线指挥人员的现场执行下,临弱不惊,处强善谋,由四平败退到四保临江、三下江南、围困长春、锦州大捷、辽西大战,直至完胜东北。作者笔下这种得道多助、上下齐心、合谋善断、众志成城的伟大历史场景,看得人酣畅淋漓。虽说蒋介石及其属下如杜聿明等人也非等闲之辈,却终因上下不合、各怀心思以及根本上的违背民意,而最终由强转弱、由胜转败,直至失去东北、失去民心。

  这些历史人物如同在巨大棋盘上调兵布阵、实施机动攻击的高手。作者既表现出各自的视野智慧,也表现出不同人物的性格和作风:毛泽东的战略思维与灵活决断、属下富有现实机动性的高超指挥艺术;蒋介石的独断专制、刚愎自用,杜聿明的无奈等等,都通过宏观战争场面内外的诸多细节被作者书写得生动形象,使整部作品大开大合,疏密有致,引人入胜。

  作品中陆续出场众多人物,中共方面如陈云、彭真、罗荣桓、黄克诚、刘亚楼、萧华、黄永胜、梁兴初、韩先楚等,国民党方面如卫立煌、孙立人、廖耀湘等,共计上百位。这些人物此前就已功名卓著,在东北解放战争这个浩大战场上全力以赴,分别在不同场景展露出各自的精神特质和行为决断,细密地铺展出不同人物的个体命运,让人忍不住深思。这些紧密结合人物性格行动和战争场面的描绘性文字,是文学点化历史人物的特有笔法,是《围困长春》在文学书写方面的优长,有力增强整部作品的生动性、形象性。作品后半部分呈现出理性反省,则是作者超越时空的历史回望,其中不乏真知灼见。战争胜败有深刻的历史规律,同时离不开具体的人的推动。谁顺应、把握历史规律,谁符合民心,胜利必然属于谁。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就是这样书写出中国的那一段历史!

  在任何时代,如果仅仅依靠作家主观想象或道听途说的机巧,是难以真实深入同时不失个性地呈现社会生活与人物众生的。像《围困长春》这样立足历史真实,力求充分再现历史原貌,不避历史中真实存在的曲折、艰困与流变,同时探索并呈现历史人物的情感、个性与现实命运的作品,显然更具有写作的诚意。“真实是艺术上等的原料”。真实的社会生活具有超越和淹没任何主观虚构想象的力量,它为创作者源源不断地提供着精彩素材。《围困长春》就是这样一次写作。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