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理论书库-正文
中国当代文学六十年
孙连五
//m.auribault.com 2016-02-01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更多

三个人的当代文学史观

——评《中国当代文学六十年》

  《中国当代文学六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并非一部严格意义上的文学史著作。回顾中国当代文学走过的60年历史,孟繁华、程光炜、陈晓明三位学者以三篇长篇文章表达了他们不同的文学史观,对当下缺乏新意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写作提供了参照。

  对于当代文学的起点,三位学者一致认同当代文学发轫于20世纪40年代延安文艺时期,以左翼文学为代表的革命文艺,开辟了新中国文学的发展道路,这显然是对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所提观点的呼应。基于不同的个人经验、理论视野以及学术观念,对于当代文学思潮及作家、作品的评价估值,他们表现出不同的辨识、洞见。

  孟繁华认为当代文学的发生与作为学科的建立之间并非同步进行,这也造成了“历史”与“叙述”的不平衡。因此,文学史家建构的历史显然会有意忽略或强调“史实”,这明显受新史学观念的影响。依据这种方法论,孟繁华将中国当代文学史归结为“民族心史”,他抽取当代文学发展中的典型案例,从社会主义文学实践,到新时期文学的变革,再到新世纪的文学狂欢。孟繁华用极具代表性的个别案例勾连起文学发展的标志性变化,探究和概括不同时期的集体意识和心理状态,把当代文学纳入“民族心史”的叙述范畴。孟繁华对文学现象的观察向来敏锐、独特,他的《众神狂欢》就是例证。为了应对当代文学转型所带来的命名问题,他提出了“新世纪文学”这一观念。对于20世纪90年代的文学,他认为主要特征是“狂欢化”,在这一编里,我们确实能够看到由于市场文化的崛起,对文学创作者和生产格局所造成的变化。从《废都》引发的争论,女性文学的崛起,官场小说的出现,到乡土小说、中篇小说取得的成就,80、90后文学与网络文学受到重视,文学的多元化形态,构成了世纪之交文学转型的表征。

  不可否认,程光炜曾与孟繁华合著出版的《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是一部具有鲜明个体意识的文学史,但读者往往会误以为两位作者的文学观念一致。不过在《中国当代文学六十年》里,我们可以非常明显地感觉到,两人对当代文学的理解有差别。总体来看,程光炜认为,战争思维是当代文学前三十年的主要意识观念和运作方式,尤其是“十七年文学”所缔造的红色经典,无一例外地倾向于这种创作观念。而后三十年的当代文学发展,主要表现出两种方向。从内看,“文革”结束,去意识形态化最终推动了八九十年代文学与“十七年文学”的历史性决裂。从外看,改革开放后,国外文学理论思潮竞相涌入中国,大量外国文学的翻译、模仿、改造对中国作家产生了巨大影响,以“寻根文学”为代表的当代文学,在走向世界的强烈意识下,逐渐融为世界文学的一部分。由程光炜主持的“重返八十年代”在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这在他的文学史观中主要体现在对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学的重新评价问题。我们看到程光炜做出了与以往当代文学史不同的评价,如“马原的评价尤其过高”“陈忠实的《白鹿原》尚且不错,但评价过高”“余华的所谓长篇,不过是中篇的拉长版而已”“余秋雨、季羡林、张中行等的散文评价过高,不符实际”等不一而足,也许是限于文章篇幅,程光炜并没有展开论述,不过这些论断可谓振聋发聩。

  与孟繁华、程光炜相比,陈晓明的文学叙述展现出深厚的理论特性。他把中国当代文学看成是现代性发展的必然过程,是面对西方挑战所选择的必然道路。不过他又强调,中国当代文学60年并非是世界现代性进程之外的“他者”,而是具有自己独特的经验。本书中,陈晓明的文学史观叙述是对他的著作《中国当代文学主潮》的融会贯通,他采取“以论带史”的文学史写作方法,以强大的理论优势,叙述了当代文学向现代性挺进的合理性。他用了“壮怀激烈”一词,暗示了这一过程的曲折坎坷,表现了当代文学60年的发展变化。他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朦胧诗、现代派、寻根小说、先锋小说等的文本分析,重新观照当代文学史,发现了文本背后的政治、思想、文化的关联互动,为中国当代文学绘制了一条独特的知识谱系。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