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革命传统教育,承载着我们共同的红色记忆;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更是成风化人、薪火传承的重要载体。那么,这份记忆与载体怎样避免“高大全”?如何才能适应时代形势、更好担当起历史的使命?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指出,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一定不要追求“高大全”,搞得很洋气、很现代化,花很多钱,那就不是革命传统了,革命传统就变味了。
这样的提醒很有针对性。现实中,确实存在个别教育基地打着“红色旅游”的旗号,耗资巨大、建设浮夸,引入不必要的工程技术手段。有的贪多求大,不管有无价值、价值多寡“照单全收”;有的重形式、不重内容,楼起来了,装修尽心了,可是精神文化的内涵却少之又少。一言蔽之,形式主义的革命教育与红色旅游,忘却了底色、背离了初衷,必须抓紧整改。
红色记忆的底色不是别的,正是艰苦朴素的精神,正是不怕牺牲、排除万难的革命意志。从长征精神,到“小米加步枪”的不屈奋斗,从西柏坡的“赶考态度”,到老区人民与敌人“决一死战、克敌制胜”的品格,都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累积并传承、发扬这些精神财富,离不开适当的载体,而这载体同样需要与内涵相同质地的朴素、大方、感人至深。
场馆的建设,可以适当引入现代元素与现代化的辅助手段,但决不可舍本逐末,把资金和精力放在形式与外观设计上。一些成功的教育场馆中,“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均是重要环节,让参观者置于“原原本本”的历史与文化氛围中,才能有力唤醒沉睡的记忆,鼓舞起道德的荣光与拼搏的劲头。而这,才是传统教育的底色、红色旅游真正的原动力。
不止于此,很多地方的楼堂馆所停了,一些必须建设的项目也应当避免“用力过度”及“用力过猛”。宝贵的财政资金一定要用在刀刃上,比如省下来的钱可以投向传统教育的公共性组织中。有的地方至今还未免票,有的地方维护、保养人员工资收入太低,还有的地方对先烈的文物保存投入不足,这些正亟待“资金浇灌”,又有什么理由不“转移支付”呢?让革命传统不变味、不跑偏,各级治理者的思路首先要行得正、走得端。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是“红色初心”最动人的承载地,认识、回归这份初心,依靠这份初心来节约、高效建设基地,依靠这份初心来搞好精准扶贫、开发红色旅游,我们才能擦亮革命传统教育的底色,让在血与火的历练中凝结起来的红色文化代代相传,在内心与行动中生根发芽、生生不息。
努力培塑军队良好形象 | 2014-04-08 |
打好革命军人的人生底色 | 2014-04-08 |
为实现强军目标培养新一代革命军 | 2014-04-08 |
传承红色基因 滋养精神家园 | 2014-04-08 |
学习老一辈革命家崇“严”尚“实”精神风范 | 2014-04-08 |
以伟大精神推进新的伟大工程 | 2014-04-08 |
品读总书记三上井冈山的深意 | 2014-04-08 |
在发掘整理中弘扬优良传统 | 2014-04-08 |
立起军队党员好样子 | 2014-04-08 |
传承革命先辈“红色基因” | 2014-04-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