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切莫误读“快乐教育”
刘振
//m.auribault.com 2016-05-31 来源:安徽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六一”儿童节将至,跟孩子们说声“成长快乐”“学习快乐”,自然不过,这也是为人父母最本心的愿望。但是当愿望遭遇现实,有些父母不免担心,快乐了,能够成才吗?这种担忧不少人有,包括教育专家:最近《中国青年报》专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一位研究员,他就认为“一味倡导‘快乐教育’是一种短视”,主张“求学必然辛苦”。而在这之前,一篇题为《那些相信‘快乐就好’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后来是否快乐? 》的文章在网上广泛传播,频频击中父母们的软肋。学习到底该苦该乐,成了一个问题。

  任何认识总与其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相关。“求学必然辛苦”算得上老祖宗的经验之谈,“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样的名言人人都能背上几句。倒是“快乐教育”才是舶来品,因为顺应了人性的需求被接受,颇有对“吃苦教育”进行“拨乱反正”的意味。现在呢?家长们视野开阔了,在教育方面却有了焦虑:“我的孩子不能输给别人。 ”而优质的教育资源总是稀缺,“比娃”冲动难以抑制:“我的孩子一定要比我强”,而只有非常努力才能实现向上流动,吃苦成为一种必然:“我的孩子要出国”,而外语不好,没有拿得出手的才艺,怎么跟外国孩子比拼?更何况,有的教育专家说了,日本、英国都在反思“快乐教育”“宽松教育”,难道我们还要“跳坑儿”吗?“快乐教育”就是个“坑”或者是一种短视吗?笔者不敏,有几点简单的思考,试述之。

  不能把“快乐教育”片面地理解为小孩子无需太用功,玩乐最重要。玩乐当然很重要,“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但如果把“快乐教育”等同于自由玩乐、降低学习难度,那是一种误读。真正的“快乐教育”是引导孩子在快乐中学习,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内在积极性,努力减少学习中不必要的负面体验,同时培养孩子快乐的性格。如果在认识上误读,其结果或对孩子在生活上自由放任、在学习上蜻蜓点水,或将“快乐教育”一棍子打死,用“吃苦教育”取而代之,这两种极端都不可取。

  不能把学习的苦与乐对立起来。前段时间媒体报道了一个液态金属领域的科研团队,潜心研究10余年,整天与瓶瓶罐罐打交道,别人以为他们备受煎熬,但他们的感受恰恰相反:抛开所谓的成败得失,科研本身可以很快乐。快乐来自于探索未知世界所带来的个体心性的满足。学习、工作,大抵如此。学得最好的那门功课通常不是令人讨厌的,成功的人也并不都以吃苦为能事,而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一味强调苦,终难持久,以兴趣、快乐做底子,苦才能转化为进步的阶梯。

  不能把某一种观点当成包治百病的“万能灵药”。教育观点千种万种,适合自己孩子的才是最好的。指望一种药包治百病,一种观点教好所有的孩子,是不可能的。有的孩子本已顽劣不堪,你还跟他说“学习一定要快乐”,那他会快乐得没边没沿;有的孩子本已学得很苦,你还跟他说“学习就是要吃苦”,那他愈发苦不堪言。不盲目跟风,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孩子才能身心健康、走向正轨。

  “快乐教育”不是“坑”,被误读的“快乐教育”才是“坑”。当下教育竞争激烈,没有人甘心孩子屈居人后,大家都铆足了劲冲,弦越绷越紧,“快乐教育”受到质疑也是大环境使然。其实,要求孩子吃苦用功谁都会,而做到“快乐教育”才最难——长期营造的正向价值观、四两拨千斤的点化、兴趣爱好的指引,这些真正考验着父母的功力。明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了,跟孩子们说声“学习快乐”当然不必那么沉重,做父母的也不妨想想应该帮孩子塑造怎样的苦乐观。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