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改变幸福观为择校热去点火
刘义杰
//m.auribault.com 2016-03-16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 更多

  针对网友关于择校热的讨论,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大学校长郑强认为,“无论政府主管部门、社会各界在技术上做多少变更和翻新,择校这件事都很难改变。实际上这种现象的改变是要靠全社会价值观、幸福观的变革。”

  在对择校热的认识上,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维度。正如郑强代表所说,一些人把财富、地位看成是人生幸福的标准,将孩子的幸福与“出人头地”相捆绑。一些父母不仅攀比房子、车子,还攀比孩子,而孩子就读什么样的学校,是攀比的重头戏。由此,也导致部分家长产生了择名校的冲动,及对学区房的偏执追求。

  价值观、幸福观出问题,就容易导致教育的功利化。父母将子女的教育问题无限拔高,把自身主要精力放在孩子的教育上,从胎教、托班、培训班等方面的“拔苗助长”,再到名校学位的争抢,自己累,孩子也未必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果。对于这部分家长,呼吁其改变价值观、幸福观,其实就是为了扭转他们功利的教育观,这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从文化成因来看,在过去很长时间里,金榜题名、考取大学是多数人的首要选择。因为缺乏多元的出路,学子们往往认为,只有通过高考,才能改变自身命运。高考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只有这一条道,才能通罗马,除此之外,难有他途。虽然如今局面已有很大改善,年轻人的发展路径越来越多元,但是通过高考读名校才能有好的出路,早已成为太多人共同的教育观。这样的教育观较为顽固,一时难以扭转。

  当下不少父母抢夺名校资源,更多的是为了“教育的过程”,让孩子在成长中接受良好的教育和熏陶。而良好的教育,何尝不是建立健康的价值观和幸福观的基础呢?众所周知,名校占据的优势资源,不仅有升学率,还有日常的教学优势。进入名校不仅意味着孩子能够接受到名师的教导,使用良好的教育硬件设备,还意味着孩子能有更好的阅历、更开阔的视野、更好的社团体验等。这些差异在不同学校之间很悬殊。至于有人提出,国外家庭为什么对择校不那么热衷,主要原因在于相关国家的公立学校之间没有那么大的差异。

  总的说来,教育资源不均衡才是人们追逐名校的原因。择校热降温,最终要靠教育发展、教育改革,特别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不管是多校划片、就近入学,还是郑强代表所说的变革人们的价值观和幸福观,都是在教育的需求侧进行变革,而教育资源均衡更需要的是供给侧改革。(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