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以协同创新助推首都新型智库建设
林坚
//m.auribault.com2016-02-26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立足研究这一时代课题的智库接连成立。北京作为首都,在推动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地位特殊,如何用好“外脑”,建设一批优质的新型智库,是一个紧迫的课题。

  首都新型智库,新在哪?首先是定位要新。着眼首都发展,就要紧紧围绕“四个中心”战略定位,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等重大战略问题,在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启智育人、社会服务、国际交往等方面,为推进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提供智力支撑。实现这一定位,需要充分发挥首都的各方面智力资源,加强协同创新。

  首先是中央和首都研究机构的协同。北京中央单位集中,高校和研究机构众多,智力资源丰富,建设新型智库就要加强与部属高校、首都高校、科研单位和社会组织的合作,探索建立国家级智库、北京市属智库、高校智库和民间智库协同创新机制。通过整合各方研究力量,联手开展研究攻关,搭建党委政府与学界、学者与实践之间紧密互动的平台。

  其次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协同。智库要分析的是当前紧迫的战略和政策问题,仅靠一个学科或者若干学科很难得出全面的解决方案。社会综合性问题必须要求跨学科解决,两界联合能为一些重大问题的研究提供宏观视角与更多层次思路,搭建更加全面系统的科学框架体系,促使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形成。两界联合,相互配合,联合攻关,发挥互补优势,才能走出双赢的共同发展之路。

  再次是国际和国内研究力量的协同。北京是国际交往中心,搭建智库学术交流平台,当利用好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机会,借鉴和吸收国际智库研究成果,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研究和政策对话,提升参与重大国际议题设置、国际规则制定、国际协商谈判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强化对外传播能力建设,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和北京故事,提升国际交往中心服务水平。

  最后是智库体制机制的协同创新。这包括建立有效的智库内部治理机制,探索设立智库理事会、学术委员会、传播与成果转化委员会等,形成重大选题策划机制;建立智库专家储备机制;建立供需之间的沟通联系机制,拓宽决策咨询服务的方式和范围;建立健全智库成果的报送机制和成果发布机制;建立健全适合首都特点的协同创新智库考核评价标准,以质量创新、实际贡献和社会效益为主要标准,建立一套涵盖决策影响力、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国际影响力等内容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十三五”已经开局,抓住首都新型高端智库建设契机,重点建设一批在北京乃至全国、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智库,建立一套能够反映时代特征、体现中国特色、具有北京特点的智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之于北京优质智力资源的发挥,意义重大。(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