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告别平庸系列谈①
让浮躁之气远离我们
郑海鸥
//m.auribault.com 2016-07-14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在文艺创作中,平庸状态一直比较严重,数量虽说不少,可质量呢,能留得住的又有几多?满足平庸状态也是一种心理,往往还能掩饰,不容易被察觉。为此,我们特开设专栏,探讨文艺创作的平庸现象。

  ——编者

  去年,“音乐剧之王”——韦伯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引爆中国音乐剧市场,在北京和广州演出104场,斩获1.2亿元票房。然而,佳绩背后却隐藏着鲜为人知的遗憾:引进《剧院魅影》的初衷是计划制作中文版,却因找不到合适的演员被迫叫停。

  众所周知,音乐剧对表演者的音乐、戏剧、舞蹈等综合才能要求非常高,尽管这些年来各艺术院校纷纷开设音乐剧专业,毕业生一拨拨也走出去不少,可真正优异的人才却凤毛麟角。音乐剧人才培育的这种结果,不能不说与浮躁风气有关,什么都是急功近利,难得沉下心来,扎扎实实地打基础。浮躁,在文艺界可谓通病。而浮躁之气,又是文艺创作平庸的原因之一。

  为什么浮躁?道理也简单,当粗制的快餐也能收获不菲时,出快名、赚快钱便成为风向,谁都生怕多等一分钟、多出一分力,就多吃一点亏。之前听说某明星“小鲜肉”是这样拍戏的:他来到片场,快速换装,然后进入情节。导演说,你现在和对手吵架,他便怒目圆睁,嘴皮子激烈开阖;导演说,你现在和对方谈判,他便正正经经地“说话”……于是,个把小时他便演完了所有情节。有人调侃,自始至终没说一句台词的“小鲜肉”甚至不清楚这部戏的内容是什么。

  如此拍戏,能出好戏?窥一斑而见全豹。

  匆匆上马、草草了事的文艺生产,自然难免画面粗糙、制作粗粝、思想粗鄙、内容杂乱等等现象。难怪高产的电视剧里有太多“纯属巧合”的情节雷同,而日均万字、无病呻吟、触碰底线的网络小说则长期充斥市场……

  不论时代如何变迁,社会审美标准大抵是有共性的。我们看到,当《大圣归来》等十年磨一剑的作品推出时,当一丝不苟于每个细节的《琅琊榜》播出时,人们都投来了诚恳的赞誉,以及对更多精心制作的呼唤;我们还看到,当大师一个个离我们而去时,大家对他们一辈子专注地做好一件事的风范依旧无限追念,无不深切期待文艺工匠精神的回归。

  然而,良心制作也好,工匠精神也罢,还是被许多人看作是与时代节奏不相称、费时费心费力的“笨办法”。表面上看,这的确不讨巧,对一个人短暂的一生来讲,还颇有些残酷的意味。但长远来看,行之有效的笨办法,也未必不是好办法。有人说,陈忠实就很笨,笨得一部长篇写了20年,在20年中备受煎熬。而事实证明,煎熬给了他更多养分,于是,《白鹿原》被定格为经典。

  浮躁的方向,没有诗和远方;双脚踏实丈量的地方,才有念念不忘后的回响。当文艺工作者都能远离浮躁之气,少一些“等不及”,多一点“笨功夫”,人人都志在涵养优雅从容的气质,那么,更多聚人气、成大器的文艺作品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