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记得来时路 不忘梦归处
练洪洋
//m.auribault.com 2016-06-13 来源:广州日报
分享到: 更多

  传统节日成为“吃喝节”“游玩节”,无可厚非;但站在传统文化传承的高度,如果节日的文化内涵、精神意蕴日趋“空虚”,则令人痛心。

  不识菖蒲、艾条模样,不知节日背后的文化意蕴,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将端午这一拥有2500年历史的传统节日简单与“粽子节”画上等号。如今,每逢清明、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都会引发一波文化反思,绵延多年的中国传统节日究竟是“精神坐标”的传承形式,还是“吃”文化的代名词?(见昨日新华社报道)

  俗语云,“出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件件与吃有关:“民以食为天”,说明吃是天大的事。更何况,许多发轫于农耕时代的传统节日,本来就与饮食息息相关,春节饺子、端午粽子、中秋月饼等等,几乎每个传统节日都有一种或几种食物作为载体(不同地域还有不同饮食习惯),写入节日信息。“舌尖上的节日”,用味蕾记载传统节日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主次颠倒,传统节日只剩下“吃”。

  譬如,刚刚过去的端午节,有人只知道它与屈原有关,至于屈原何许人也,并不是十分清楚。有人只惦记着吃粽子,却不了解为什么要吃粽子。“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梁·吴钧《续齐偕记》),知道吗?有人只想着端午节放几天假,计划着小长假出去游玩,而不了解节日设置的意义。至于更多的传统仪式,如兰汤洗浴、挂系菖蒲、艾蒿、扔灾、饮药酒等,知之者恐怕更少。

  非但端午节,大多数传统节日都面临这种尴尬境况,除了吃喝玩乐,传统节日难以激起更多的文化记忆。反倒是一些“洋节”被许多人津津乐道,过得有滋有味。从百姓生活角度,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成为“吃喝节”“游玩节”是自发选择的结果,无可厚非,若从传统文化传承高度,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精神意蕴慢慢蜕变成“空壳”,令人痛心。十多年前,当韩国江陵端午祭将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消息传到端午节真正发源地,人们为之震惊。事情的另一面,韩国对江陵端午祭的重视又令人汗颜。据央视不久前报道,韩国不但全国休假长达5天,还举办了祭祀活动、各种舞蹈、歌谣比赛以及游戏和体育运动,进而拓展出发展旅游、传播文化等多层外延。

  记得来时路,不忘梦归处。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结果,也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些流传至今的传统节日风俗里,后人不但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生活的精彩画卷,发现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同时还有教化人心、提升文化认同感的功用。纵观中华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仍然历久弥新,不断焕发新的光芒,传统节日功不可没。譬如,春节贴春联,古人把符咒刻在桃木上,用来驱邪。后来,便慢慢演变为经典、祖训写在桃木上,以警示后人、垂范子孙。中国人无论走到天南地北,过年都要贴春联,而且一看到大红春联,便有了过年的心情,这就是深入骨髓的中华文化与身份认同。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从这一高度认识传统节日意义,传承并光大之,一是“由外而内”,先从形式、仪式做起,重拾传统节日的“仪式感”,再还原其文化内涵,融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中国古代所讲的“格物致知”;二是“由内而外”,从传统节日的内涵入手,深挖节日深层意义,拓展中传承,传承中拓展。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