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向经典致敬不能止于怀旧
韩业庭
//m.auribault.com 2015-11-21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更多

  为纪念民族原创歌剧《白毛女》诞生70周年,文化部今年组织复排了新版《白毛女》并于日前在该剧的诞生地延安首演,随后赴全国各城市进行巡演。

  《白毛女》采用中国北方民间音乐曲调,吸收了戏曲音乐及其表现手法,并借鉴西洋歌剧的创作经验,是中国民族原创歌剧的开山之作。虽然这部歌剧已经诞生了整整70年,“白毛女”也换了四代,可经典的魅力却丝毫没有衰减。今天复排《白毛女》搅动起了人们强烈的怀旧情愫,具有强烈的向经典致敬的意味。

  在回味经典味道的同时,我们不能不提醒一句:向经典致敬不能止于怀旧,只有创作出新的更好的作品,才是对民族歌剧先辈最好的纪念。然而,一个尴尬的现实是,最近二三十年,我们的民族歌剧领域再未出现过《白毛女》式的优秀作品。这不能不让人掩卷沉思:为何在70年前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能够创作出如此伟大的作品?而今天条件好了,反而缺乏力透纸背、影响深远的经典之作?

  有人说,歌剧制作成本太大,一般的制作机构难以承担;也有人说,歌剧观众流失严重,即使创作出经典的作品也没人欣赏;还有人嫌现在免费的歌剧演出太多,让观众养成了不愿买票看戏的习惯,导致歌剧演出市场培养不起来。这些观点似是而非,或者说为当代歌剧缺乏经典之作找了不少冠冕堂皇的借口,却始终未揭示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70年前的《白毛女》根本没有今天动辄百万千万的大投入,因此经典之作不一定要有大投入,而即便是大投入、大制作也不一定能够创作出好作品。70年前,《白毛女》的观众大都目不识丁,根本不知歌剧为何物,正是看了《白毛女》才喜欢上了歌剧,所以说不是得先有观众才有作品。至于市场,也是慢慢培育起来的,急不得。

  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而外因只是事物发展的条件”。上述种种对于歌剧当下困境的分析无不着眼于外部条件,从未从自身、从创作者的角度找原因。在新版《白毛女》延安首演现场,有一些老人这样回忆《白毛女》当年的创作细节:在鲁艺的墙报上,隔三岔五就会出现花花绿绿的油光纸,从内容、主题、人物塑造、处理手法,直到用什么语言:方言还是普通话?用什么音乐:作曲还是配曲?用什么表演方式:虚拟还是写实……当时鲁艺没有正规的排练场,天冷时,演员们常在院子里一面晒太阳,一面排戏。四周围满了村里的老乡,他们觉得哪个地方演得不好就边看边提出来,演员们就这样边演边改,不停吸收老乡们的意见。老人们的讲述,让我们见识了当年创作条件的艰苦,更让我们感受到了文艺前辈们的那种一丝不苟、精雕细啄的创作态度以及尊重群众、拜群众为师的创作方法——而这正是《白毛女》能够成为经典的原因所在。

  反观今天的文艺创作,很多人心态浮躁,完全以经济效益为创作出发点,身陷拜金主义泥潭无法自拔,满身铜臭味。当金钱成为唯一标准,经济效益被无限放大时,艺术便渐行渐远。今天复排《白毛女》,对于文艺工作者而言,如果说要怀旧的话,就应该重拾70年前文艺前辈们的那种创作态度和创作方法,像《庄子》中所写的“物我两忘”,潜下心来,忘掉自己,忘掉物欲,把自己置身在一个淡泊宁静的创作境界,通过作品,把真善美的东西展示给人看。

  尽管《白毛女》讲述的是一个佃农家庭的故事,但它准确抓住并真实呈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阶级矛盾,反映了广大群众的心理诉求,所以在广大群众中产生强烈共鸣。70年来,每一个版本的《白毛女》都承载着时代的深刻寓意,被不同时代的艺术家演绎着。从这个意义上讲,包括歌剧在内的所有艺术形式,要想成为经典,还必须紧扣时代脉搏,体现时代精神,反映时代呼声。

  新版《白毛女》正在全国巡演,下个月《白毛女》的3D舞台艺术片也要上映了,届时将把《白毛女》“70岁生日”纪念活动推向高潮。这样的纪念活动以前有过,以后估计还会有,希望我们不是为纪念而纪念、为怀旧而怀旧。只有行动起来创作出真正优秀的作品才是对经典的最好传承。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