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是让其走进大众生活
陈泽光
//m.auribault.com2015-09-28来源:中工网—《山西工人报》
分享到:更多

  

  近年来,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越来越大,每年6月,都会组织“文化遗产日”的庆祝活动,吸引了很多群众观看。但过后,走进档案室、博物馆的人却很少。这种到了节点烧把火的做法看似出了力,其实只是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作古董来展示,并无助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别谈发展了。笔者认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正确的做法应是引导群众喜爱、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大众生活,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和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是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它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它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地方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特色、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具有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特点,这些特点可以通过当地群众的语言、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表现出来。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中,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无论哪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曾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文化已逐渐失去了使用价值,离开人们的生活,更难谈及其艺术价值了。当前,公民尤其年轻一代越来越远离本地的优秀传统文化,生活在充斥着网络、选秀、西方节日的环境中,丧失了对民族文化的关注与热爱,而年轻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希望所在。因此,我们必须让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适应现代生活,以新的形象进入人们生活,让群众重新接受并喜欢,打下牢固的群众基础,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有生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保护。

  那么,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人们生活,需要做到哪几点呢?

  一、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地得到公共传承和生存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很多的传统表演形式,表演类的项目要得到传承就得有场所和空间。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演或民间文艺进入地方的文化馆、文化站、文化广场这样一些公共文化场所,让它成为当地的大众文化,成为当地的娱乐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当地代代传承的民俗。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养生观念的转变,山西省临汾市的翼城花鼓在当地很有市场,老少都练,今年翼城县北关小学的小鼓手们表演翼城花鼓《黄河儿女情》还参加了第十届民运会;洪洞县有很多家长让孩子学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洪洞通背拳”,在很多大型晚会上临汾开发区正宇幼儿园的孩子们常以“洪洞通背缠拳”集体表演获得热烈掌声。这一切都说明了只要认真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和现代生活相适应的地方,当地群众还是会很快接受的。

  二、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实现双赢。 要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利用,与旅游开发相结合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在临汾市举办的各类旅游博览会、交易会上,常常可以看到浮山剪纸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郭素琴和她的姐妹们持剪上阵,只见她们的刀尖在一张张红纸上转来转去,一会儿的工夫,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动物剪纸作品就呈现出来,她们精彩的表演令现场围观者折服,其作品常常被抢购一空;平阳木板年画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赵国琦,手把手指导观众们拓印木板年画,着实让在场的观众过了一把木板年画印制的体验瘾。根据国内外的旅游开发实践,在旅游景区景点、博物馆内以及各种旅游博览会、交易会上将一些传统手工技艺、民俗文化向当地居民和广大中外游客进行展示,聘请民间艺人在旅游景区进行传统艺术表演,在旅游商品的开发中融入当地传统文化特色和艺术内涵,以增强旅游商品的文化性、纪念性、实用性等手段,既丰富了旅游活动的内涵,又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双赢。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于民间,来源于生活,并非为表演和旅游而设计,在需要进行商业演出和旅游开发时就难免会对遗产的部分内容进行变更。比如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的创作生产中仍然存在着主题较为单调、表现形式单一、体裁和风格较为老旧等问题,为了增强视觉效果在民间戏剧中加入声光电元素,为了增强音响效果在民间音乐中加入新式乐器的伴奏,为了提高制作效率在民间手工艺制作过程中加入现代工艺等,经过这样的变更,原本非为商业演出和旅游开发需要的文化遗产,就成为一种既具有全新形式,又带有遗产元素,适合商业演出和旅游开发的当代文化创意产品。为了经济开发需要而利用传统文化遗产开发当代文化创意产品是应当给予支持的,因为它一方面带动了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扩大了遗产的社会影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当代文化创意产品应当在推广时与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区分,让当代创意产品的受众对于其改动内容有明确的认识,防止对遗产的误解。

  三、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品传承成为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针对代表性传承人和保护工作人员大部分文化知识水平不高,审美境界、创意设计存在一定局限的问题,应当加强对传承人及青少年的培训,全面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和保护工作人员的学养。有关政府部门在整理建档、搜集、记录等基础上,应鼓励从事传统手工技艺和表演艺术的老艺人招收新的继承人,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继续在青少年中得到继承和发扬。对生活困难的老艺人可以采取发放补贴等办法,使他们能够专心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弘扬工作。特别是对学习传统手工技艺和表演的年轻人也应给予各种激励,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创作设计水平,注重现代人的审美与需求,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群体的收入,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行业的行业自尊,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品的开发成为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从而吸引大学毕业生等高素质人才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领域。

  四、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现代传媒广泛传播。为了让遗产活起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准备组织力量,联系有能力、有水准的创作和传播团队,用现代科学和技术手段,成系统、成专题、成系列地拍摄、录制一批有深刻文化内涵,又能反映遗产状况和历史演变的纪录片,从而更加充分地宣传解读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成果。比如临汾市洪洞县千百年流传下来的羊獬村大型民俗活动“三月三”走亲,上演了尧王两个女儿回娘家的故事,沿途经过数十个村庄,参与人数逾万人,盛况空前。利用电视作为传媒,在国内外很快引起了强烈反响。

  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是地域性的,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仍然需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仍需要提高保护水平,提高传播能力,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品的开发和创意水平。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将继续拓展与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生产的国际合作,一方面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一方面要向其他国家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促进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的同时,也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方向。

  传承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文化,是依附于个体的人、群体或特定区域和空间而存在的,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形态保存,更重要的是通过传承、教育等手段使其能够延续和发展。(作者单位:临汾市尧都区群众艺术馆)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