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一切辉煌,皆为序章
//m.auribault.com 2016-08-22 来源:浙江日报
分享到: 更多

  1981年3月20日深夜,中国男排的一场胜利,让一名大学生呼喊出一个时代的口号——“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从那时开始,排球似乎就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了一起。随着中国的崛起、国民心态的成熟,我们看淡了成败,因为中国的实力、魅力与影响力,早已不需要用金牌来证明。但当中国女排再一次夺得奥运会冠军的一瞬间,我们依旧泪流满面。中国女排让我们确信了女排精神,更让我们知道了奇迹也需要基于实力。中国女排同样感动了世界,因为她们指向了最简单又最朴素的人类精神——拼搏与奋斗。我们因为中国女排的感召,走到了五星红旗下、齐唱义勇军进行曲。纵然时光荏苒,我们还是无法忘记“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往昔岁月,这种凝结一切的神奇力量,历久弥新。

  对爱国主义的最好回答

  爱国从来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脚踏实地的行为。女排姑娘们的拼搏和我们的加油,就是爱国主义的最好证明。

  感谢中国女排的姑娘们,让五星红旗又一次冉冉升起,让义勇军进行曲又一次奏响,人们也因此再度热泪盈眶。

  1984年,美国洛杉矶,中国女排第一次奥运会夺冠,一大群人聚在电视机前分享喜悦、奔走相告。2004年,希腊雅典,中国女排第二次奥运会夺冠,欢腾从现场蔓延到网络,人们用电话传递捷报。2016年,巴西里约热内卢,中国女排第三次奥运会夺冠,朋友圈早已被刷屏。

  唯一不变的,是女排精神穿越了时空,一次次让我们为中国自豪。

  毫无疑问,这是本届奥运会最牵动国人目光的一场比赛,不仅是因为竞争激烈、局面复杂,更是因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的中国女排,一直在构建着我们的国家认同。

  中国确实不需要通过金牌证明自己的强大,但女排依旧成为例外。女排几经沉浮,却始终隐忍与高扬。无论是女排本身还是全体国人,在轻松看奥运的同时,却被排球激起了空前的斗志与求胜欲。我们与女排是命运共同体,本次比赛难以超越的收视率,就是最好的证明。

  现代人,尤其是这一代的年轻人很难想象30多年前女排第一次迎来辉煌周期时的图景。那个年代物资匮乏,空气中却散发着拼搏的气息。现状的窘迫、与世界的差距、迎头改上的渴望,成为那个年代的奋斗底色。

  30多年过去,人们物质生活的变化翻天覆地,精神生活却未能完全同步。社会变得宽容与多元,一些人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追求反而在消解。女排的坚守,证明了拼搏不仅是永恒的记忆,也是活生生的当下。

  也许我们不一定拥有属于上世纪80年代的集体记忆,却照样能被中国女排当前的奋斗精神所感染。女排成为打通几代人的精神象征,让往昔的美好清晰可辨,它与人们对当下的坚守融汇在一起,指向了充满希望的未来。

  不管大家是否承认,中国女排都超越了阶层、喜好,让全社会达成了空前一致,凝结成强大的精神力量。而女排夺冠后满屏的点赞,正如上世纪80年代全民赞扬女排的“三万封来信”。一切恍如昨日。

  当我们与女排姑娘们一同注视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义勇军进行曲奏响的时候,突然发现爱国主义并非虚无缥缈。姑娘们的拼搏和我们的加油,就是爱国主义的最好证明。

  在这样一个时代,爱国很容易被忽视,爱国行为也不像战争年代那般壮烈。但女排姑娘们的为国争光,不正是对国家最好的热爱吗?

  爱国从来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脚踏实地的行为。干一行、爱一行,无怨无悔。“敬业”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部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守与发扬,不正是对国家最好的热爱吗?

  “中华民族积蓄的能量太久了,要爆发出来去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奋斗。”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是对爱国主义的最好回答。(肖纯)

  一位教练改变一支球队

  “女排精神”恐怕只有读懂郎平,理解郎平想要什么,才能准确地定义它。30年后,“女排精神”迎来了丰富和升华的契机。

  3比1,中国女排战胜塞尔维亚,时隔12年再夺奥运冠军。在不被外界看好的前提下,中国女排连克东道主巴西,劲敌荷兰和塞尔维亚,从死亡之组走向冠军领奖台,表现堪称惊艳。“女排精神”也被赋予了新的高度。

  今天人们谈论“女排精神”时,视线注定绕不开上世纪80年代。那是属于郎平的时代,她凭着一记记铁榔头般的扣杀,带领中国队五次登顶。郎平和中国女排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这种崇敬一部分是基于体育,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改革开放初创期的情势所致。彼时的国人,迷茫地注视着国家转型和对外开放,女排的连续夺冠填补了内心的精神真空。换句话说,那时的“女排精神”,堪称社会的强心剂。

  郎平代表了80年代理想不死的精神。理想不死,体现在对“纯粹排球”的追求上。1985年郎平从国家队退役,但她没有像队友那样走上仕途,而是进北师大攻读英语,继而赴美留学,学习体育管理现代化。直到2013年,她才临危受命,又正式接过女排的主帅教鞭。这30年郎平的每次选择,都伴随着争议。尤其2008年率领美国队在家门口打败了中国队时,连聂卫平都无法理解她这种“不爱国”的行为。

  批评她“不爱国”的人,当然很难理解这种理想主义。理想不是空想,而是对专业体育的执着,排球只有变得纯粹起来,才能有提升。所以我们谈论“女排精神”,郎平却泼冷水,“不要因为我们赢了一场,就谈女排精神,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在这点上,郎平的判断领先于时代。但在举国办体育的年代里,体育与家国情怀很难区分开来,体育明星背负着民族英雄的使命。郎平之后,奔赴NBA的王治郅、姚明,多多少少都尝到了类似的滋味。

  30年后的今天,我们已经能够轻松地谈论金牌,甚至有声音批评,去金牌化已经矫枉过正了。但郎平的球员时代,举国体制让排球运动无法商业化,缺少商业化运作的中国排球,自然无法像意大利、美国的俱乐部那样,提供一个不受干扰的专业环境。这种模式下的体育,可能表现出很强的竞技性,却很难持续,且成本过高,运动员身上体育之外的包袱太重。

  郎平这几十年的经历,多少透露着一股执着,包括后期执教广州恒大,可以看出,她一直在专业体育的道路上艰难前进着。中国女排今日取得的成绩,郎平乃最大功臣。至于说“女排精神”,恐怕只有读懂郎平,理解郎平想要什么,才能准确地定义它。30年后,“女排精神”迎来了丰富和升华的契机,被注入包括专业体育新的内涵。而专业体育就是尊重规律,把体育的问题交给体育。(熊志)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女排

  从现代职业体育的角度看,要赢得比赛,除了拼搏,还需要有能够充分调动运动员积极性的赛事体制和科学的训练方式。

  赛后,无论是主流媒体的评价,还是网络舆论的反应,“女排精神”都再次作为一个被提及频率最多的词汇出现。

  若要寻找一个最能代表中国体育精神的项目,除了乒乓球项目上的“独孤求败”,或许非女排莫属。中国女排虽属世界强队,但却远未达到“金牌在握”的实力,这意味着比赛充满着较大的悬念。而从竞技特点来看,激烈的集体对抗,较之于其他的个人项目,也更具观赏性,更能代表竞技精神。郎平曾在决赛前私下感叹:“如果小组赛对阵荷兰那一场不输就好了。”其实从赛后的结果来看,那场“不应该输”的比赛反而激发了女排姑娘们的斗志。

  人们谈论最多的“女排精神”更多指向的是一种“敢打敢拼”的求胜欲望。也因此,站在历史的角度,与其说人们依然关注女排,是在期待一场比赛的胜利,不如说是在等待一声“历史的回响”。但凡耳闻过上世纪80年代女排五连冠的人,估计都会不自觉地联想到“女排精神”。它对接的是一种经过历史沉淀的集体记忆和认同感。女排的绝地反击,再次满足了人们的集体英雄主义情结,成为一种集体情感。

  但正如郎平赛后所言,女排精神“不是靠讲故事或者什么心灵鸡汤能解决的,关键还是从平时的训练中就严格要求。”换言之,在大赞“女排精神”之时,其实我们已经面临着对“女排精神”进行重新定义。竞技场,当然要发挥拼搏精神,但从现代职业体育看来,只拥有拼搏这样一种精神状态是远远不够的。要赢得比赛,还需要有能够充分调动运动员积极性的赛事体制和科学的训练方式。

  三大球项目中,真正让中国观众有期待的,其实仍仅仅只有女排。为何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显然就不仅仅只是“拼搏”精神的问题。上世纪80年代,讲究“坚强拼搏”的“女排精神”被提炼和传播。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它确实起到了某种精神指引与激励的作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若还仅仅停留在历史的眼光中来看待“女排精神”,就有不合时宜之虞,“女排精神”也需要与时俱进。

  对于在里约奥运赛场表现平平的中国代表团而言,确实太需要一场“扬眉吐气”的胜利。女排姑娘拿下的这块金牌在一定程度上正弥补了这一缺陷。甚至可以说,若无女排在最后关头的胜利,这次奥运会的成绩总结,或将都是另一种基调。借助女排的胜利,我们更有必要刷新的是“女排精神”,希望它被理解为一种新的更符合现代竞技体育规律的价值观与方法论,我们也期待着中国女排取得新的胜利。(朱昌俊)

  重温“团结起来”的力量

  团队精神考验着领导的智慧,一方面与球员深入沟通,一方面明确带队纪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才能打造出一支精锐之师。

  上世纪80年代初,因为中国排球的一场胜利,让北大学生呼喊出一个时代的口号“团结起来,振兴中华”。这一次历史性的表达,激励了一代人。

  虽然每一块金牌背后都是奋斗的艰辛,它们没有区别。但人们确实更在意大球项目。从竞技特点来看,激烈的集体对抗,更具观赏性,更能代表竞技精神。更重要的是,大球项目更考验队伍的团队精神。

  女排取胜的原因有太多太多,但团队协作精神带来的巨大力量不可忽视。就大球项目而言,个别球星决定命运的时代已经作古,“团队精神”才是当今大球的制胜秘诀。没有比团队更强的队,而女排带给我们的深刻启示,又何止在体育领域?

  古训有云:“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而“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国人更是不会陌生,以其命名的歌曲,已为几代国人传唱。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机会在奥运赛场上为国争光,但放眼我们的社会生活,从办公楼里的行政事务,到实验室内的科研探索,从工厂的流水线生产,到写字楼里的公司经营,都不可能是一个人的战斗。这就需要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各个成员的积极协调、通力配合、顺畅衔接,才能实现劲往一处使。

  当前,改革进入了攻坚期,面临很多难啃的硬骨头,不太可能指望“全能战士”或者“孤家寡人”,还是需要齐心协力、众志成城。

  更重要的是,如果一个团队没了团结氛围的凝聚、少了团队精神的感召,难免精神涣散、举步维艰。如果领导干部心不齐、风不正,履责相互推诿,队伍也必将犹如一盘散沙,这样何谈凝聚力和战斗力,又如何能攻坚克难?

  团队精神同样考验着领导的智慧,在这方面郎平作出了很好的示范。一方面与球员深入沟通,一方面明确带队纪律。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既要有思想认识,还得有实践能力。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才能打造出一支精锐之师。(肖晓)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