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重视破解“富饶的贫困”
翟慎良
//m.auribault.com 2016-06-17 来源:新华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在最近举行的新华传媒智库论坛上,长江学者、南京大学教授刘志彪提出一个新概念:“富饶的贫困”。他关注这样一个现象:拥有丰富生态资源的地区,往往是经济发展的“洼地”,而经济发达地区往往又是生态资源的“洼地”。

  情况确实如此。就全国而言,新疆、西藏、青海等生态资源富饶的地区,目前发展相对落后,成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短板地区。就省内来说,苏北、苏南一些可以“深呼吸”的市县,发展并不充分。为什么资源的富饶,反而带来发展的贫困?拥有“绿水青山”的地区,如何才能掘得“金山银山”?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从常理上来推断,拥有生态资源优势的地区,理所当然就是“富饶”的地区。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些地区应该并不愁“吃”,而且应该有更多可“吃”。从产业发展角度来看亦是如此,这些地区有充分条件发展生态产品加工业,或与生态有关的旅游休闲相关服务产业。但发展实践表明,完全依据资源优势进行产业定位,是难以形成优势产业的。因为,当今经济竞争的基础在于知识、技术和人力,而不完全在于谁拥有资源。资源只有经过深度加工,才能提高附加价值。简单地出卖资源,往往只会形成畸形的产业结构,导致资源依赖性的财政体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资源丰富的地区,不能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发展的老路。如今,在发展过程中,很多地方特别强调“留白意识”。事实证明,回过头来看,恰恰是过去的“留白”,成就了现在的“精彩”。那些所谓的“空白”,反而成为一个地区的“地标”,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但“留白”并不意味着就是一片“空白”。一个地区的任何优势,包括资源优势,都需要转化为发展优势、产业优势。只有这样,富饶的资源,才能成为让这个地区老百姓可以享受的现实财富。我们不能“捧着金碗要饭吃”,守着生态资源富矿无所作为,必须努力破解“富饶的贫困”,把生态资源作为发展背景和支撑条件,通过制度创新发展现代产业。

  必须看到,生态环境并不必然集聚发展资源。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需要配套两个条件:交通的便捷、制度的创新。而这,恰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沿海地区能够率先发展起来的重要因素。其中,机场、高铁、高速公路,这是硬件;亲商富商的环境、规范高效运转的政府,这是软件。没有这些,引不来人流、物流、资金流,带动不了企业、产业、行业。

  破解“富饶的贫困”,最终还是要依靠产业突破。旅游、会展、电商、养老、航天、软件……新兴产业的发展,为破解“富饶的贫困”提供了可能。不管是“无中生有”,还是“有中创优”,只要我们选择的产业有利于而不是有害于生态资源保护,能够放大而不是减损生态资源价值,就值得大力培育。另外,我们亟需突破一个认识误区,那就是生态资源丰富的地区,不能搞制造业。制造业不是污染的代名词。客观地说,生态环境保护和工业发展之间有冲突,但完全可以协调两者求得双赢。制造业高度发达的德国、日本,生态环境照样好,照样处处可见“蓝天白云、青山碧水”。关键问题是,在发展制造业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要到位,把轻度污染控制在大自然可以消化的范围内。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