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联赛和国家队能否双赢
程聚新
//m.auribault.com2015-10-08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国家队建设和联赛发展分属一个竞技项目的不同层次,在理想状态下,高水平的联赛应该成为国家队的选才基地

  这个国庆假期,体育迷应该格外舒心:4年之后,年轻的中国男篮捧回亚锦赛冠军,顺便还拿到了里约奥运会的入场券;国青队足球小将场场大胜,顺利晋级2016年亚洲U19青年足球锦标赛正赛。

  昂扬向上的青年人总是能带来希望,青春洋溢的两支国字号队伍,前途一片光明。不过,有些问题,并不能因为未来值得期待就可以忽略,比如,国家队和联赛为何难以良性互动?

  国家队建设和联赛发展分属一个竞技项目的不同层次,在理想状态下,高水平的联赛应该成为国家队的选才基地。但过往的现实却是,国家队甚至要“反哺”联赛,甚至替联赛“背黑锅”。

  比如赵继伟,是本次亚锦赛男篮最大的发现,却也是主帅宫鲁鸣最大的“赌博”:这位被寄予“未来10年”期待的控卫,因为与外援位置重叠,上赛季联赛场均仅出战8.3分钟。本届男篮从今年3月集结,长达半年的集训,就颇有给在联赛中难以保证上场时间的年轻国手“补课”的味道。

  再比如林良铭,因为效力于足坛豪门皇家马德里青年队而备受关注,同时也背负了“中国足球未来”的压力。将希望托付于留洋球员的心情可以理解,因为国青也曾经历过1984年亚青夺冠、2001年和2005年世青赛出彩的数次辉煌,但囿于国内青训体系的不完善与重视成绩的大环境,“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例子不在少数。

  但如果将所有问题归咎于联赛,未免有失偏颇。职业化联赛以经营为目的,以带动大众观赏和参与热情为手段,为国家队输送人才则属于附加价值。而俱乐部经营急功近利、忽视青年人的培养等问题,也只能依赖联赛职业化程度的加深、结构设计的完善逐渐解决。

  当前途一片光明,并不意味着未来已触手可及。有了继续前进的方向,无论是奥运会、亚青赛或是职业化联赛的“蓝海”,都意味着有了一次重新品读过去、重新审视自我、重新规划未来的机会。

  男篮亚锦赛后,球员翟晓川有句玩笑话:摸了半年的亚锦赛用球,摸联赛新球该不习惯了——但愿只是一句玩笑。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