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浅谈环境宣传工作的挑战与应对
刘友宾
//m.auribault.com2015-06-10来源:中国环境报
分享到:更多

  

    环境宣传工作是环保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环保事业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支撑和保障作用。环境宣传工作伴随着环保事业的发展,走过了40多年不平凡的历程,有过经验,有过坎坷。今天,深入分析总结环境宣传工作的历史,探讨环境宣传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正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做好新常态下的环境宣传工作,是环境宣传工作者共同的责任。

    准确理解环保靠宣传起家

    环保部门同志经常说,“环保靠宣传起家”。这句话体现了环保部门对宣传工作地位与作用的高度重视,也是对环境宣传部门历史贡献的认可与肯定,令环境宣传工作者为之自豪。“环保靠宣传起家 ”,对我们今天的环境宣传工作者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一要增强历史思维。环境宣传工作伴随着环保事业的发展,走过了40多年的不平凡历程,是环保事业的鼓动者、亲历者、见证者,是环保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40多年来,一代代环境宣传工作者勤奋工作,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许多做法今天依然行之有效,值得好好珍惜,不应该让它们随着时间过去而流失。如果没有历史感,就很可能不断在原点踏步,却自认为是在改革创新。

    我们要深入学习、研究环境宣传工作的历史,从中总结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规律与特点,以史为鉴,珍惜优良传统和作风,反思教训与不足,指导做好今天的宣传工作。

    二要树立环保“大家庭”观念。我国环保事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这是全体环保工作者乃至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宣传工作是环保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其他环保业务工作同发展,共进步。实践证明,宣传教育工作只有自觉服务中心工作,才会有地位、有作为。离开环保事业的整体发展,宣传教育工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环保事业的草创时期,手段较为单一,体制机制有待健全,宣传工作发挥了开路先锋作用,格外引人注目。今天,环保工作领域逐步扩大,全社会重视程度不断增强,环保事业进入全方位蓬勃发展的新常态。

    环保事业的大发展为宣传工作提供了更大舞台。宣传工作者要找准位置,主动融入新常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协作意识,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努力构建“大宣传”格局,与其他部门一道共同谱写环保事业的新篇章。

    三要强化责任意识。环保靠宣传起家,是对环保事业发展初期环境宣传工作的历史肯定,是对从事环境宣传工作的先辈们业绩的认可。我们要对老一辈环境宣传工作者心有敬重,把他们的好作风继承好、传承好。同时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促进新发展。绝不能沾沾自喜,沉湎于前辈们的光荣与辉煌中,更不能顾影自怜,因循守旧,裹足不前。

    当前,环境宣传工作虽然还面临这样那样的困难,但与环保宣传前辈们相比,我们从事工作的环境与条件无疑得到很大改善,没有理由自怨自艾,无所作为。

    还要看到,全社会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各地方、各部门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公益宣传,涌现出许多新鲜经验,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我们应该抓住机遇,戒骄戒躁,求真务实,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为环保事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宣传工作要治漂治浮治虚

    陈吉宁部长在环境保护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要下大力治漂治浮治虚,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治漂治浮治虚,可谓一语中的,切中要害。环境质量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环境保护工作必须实而又实,来不得半点花架子,要以切实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最大限度地保护公众的环境权益。漂、浮、虚,也是影响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健康发展的顽症和通病,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和警惕。

    环境宣传工作的漂、浮、虚,有多种表现形式:

    一是宣传内容空泛。环境保护的实践在不断推进,各个时期的工作各有侧重,具有发展的阶段性。我们的宣传面向广大的社会公众,他们更关心与自身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知识,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我们的一些宣传工作却不关注环境保护的阶段性,与不同时期的环保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相脱节,忽视公众对具体环境问题的知识需求,大而化之,贪多求全,面面俱到,导致主题弱化,内容空泛,回避环境保护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找不到公众感兴趣的现实话题,或居高临下讲枯燥乏味的大道理,或老生常谈书本里的死知识,或摆弄一知半解的“洋名词”,致使公众兴味索然。

    二是宣传对象虚化。环境宣传面向全社会,受众涵盖各阶层、各年龄段、各行业。面向全社会开展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境意识,这是环境宣传工作孜孜以求的目标。面向全社会开展环境宣传教育,需要我们由点到面,由局部到全面。提高全民环境意识,需要我们从具体的对象开始,不断由此及彼,推而广之。我们的一些宣传工作缺乏对具体宣传对象的分析与研究,追求宏大叙事,喜好表面上热热闹闹的大场面,实际上,往往消解了具体对象的鲜活与生动,造成了宣传对象的缺失,致使一些宣传工作无的放矢,成为没有受众的自娱自乐。

    三是宣传创意贫乏。环境宣传教育手段千变万化,多种多样。宣传方式服务于宣传对象,服务于宣传内容,服务于宣传效果。要密切结合宣传内容和对象,多在宣传的创意上下功夫。没有创意的宣传,花钱越多,设备越先进,投入与产出越不成比例。实践证明,一个好的点子甚至会促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创意贫乏,导致一些宣传工作方式老化陈旧,宣传活动缺乏新意,宣传产品质量粗糙。创意贫乏的另一种表现则是思想苍白无力,内容空洞无物,只是在宣传方式上盲目追求时髦,为形式而形式,一味标新立异,孤芳自赏,乃至哗众取宠,假、大、空泛滥,一些环境宣传工作成为花拳绣腿。

    要克服环境宣传工作存在的上述漂、浮、虚的毛病,就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决反对宣传工作中简单僵化的官僚主义和脱离实际的形式主义,增强宣传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脚踏实地,平易亲切,实事求是,努力提高宣传质量和水平。

    把宣传工作做细做实做深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把“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在全社会得到推行”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目标,首次提出“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要求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是我们做好新时期环境宣传工作的思想和行动指南。

    一要充分发挥重点人群培育“绿色化”社会理念的示范带动作用,把宣传工作做细。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的对象涵盖社会各阶层、各行业、各领域,具有大众性、广泛性、全民性。《意见》要求,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广泛动员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全方位开展反奢侈浪费行动,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面向全社会、全民,全方位开展宣传教育,一定要细分受众,找准清晰、具体、鲜活的宣传对象,增强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如果受众只是模糊、笼统、抽象的大而化之的概念化存在,宣传工作就会无的放矢。《意见》指出,提高全民生态环境意识,要从娃娃和青少年抓起,并强调党政机关、国有企业要带头厉行勤俭节约。各级领导干部、国有企业负责人、青年学子,是宣传工作的重点对象。

    二要在实实在在的行为养成中培育“绿色化”社会理念,把宣传工作做实。宣传教育工作不是简单地对公众进行大而全的课堂灌输式教育,而要努力在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和鼓励公众参与中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意识。如果只是泛泛地讲一通不着边际的大道理,脱离群众的实际生活,脱离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宣传工作就难以深入人心。《意见》把“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和“鼓励公众参与”作为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抓手。我们要通过广泛开展绿色生活行动,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入手,制定公民绿色生活行为准则,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促进公众在具体的环境行为中培育“绿色化”社会理念,使环境行为和环境意识相互促进,虚实结合,知行合一,打牢宣传教育工作的社会实践基础。

    三要抓住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环境问题培育“绿色化”社会理念,把宣传工作做深。环境保护关系民生福祉,环境质量是重要的公共产品。《意见》倡导公众坚决抵制各种奢侈浪费、不合理消费,购买绿色环保产品,推广绿色出行,同时,强调要“保障公众知情权,维护公众环境权益”。我们要引导公众依法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的义务观和权利观,在保障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过程中,促进“绿色化”社会理念深入人心。当前,一些地方环境污染严重,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受到损害,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有切肤之痛。

    要主动抓住公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环境问题,围绕中心工作,坚持内容至上,及时做好环境新闻发布工作,组织开展宣传活动,用好用足各种社会传播渠道,及时为公众解疑释惑,传播环境知识,坚决维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是培育“绿色化”社会理念的有效途径。

    “绿色化”社会理念的培育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意见》对宣传教育工作的新要求,弘扬环境宣传工作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掌握传播规律,注重宣传效果,把宣传教育工作做细、做实、做深,努力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的主流价值观。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