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参透庸众悲欢
王乾荣
//m.auribault.com 2016-09-28 来源:检察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朋友朱铁志近日不幸去世,悲痛之余,翻阅他的著作,聊以自我宽慰。铁志著作丰硕,我最感兴趣的,是他的《浮世杂绘——小人物系列杂文》。这本书与我有关——我给每篇小文都配有一首打油诗。再读此书,对铁志笔下的小人物,有了更深认识。

  小人物活得不易,他们很多时候是可怜、可悲的。他们没有远大理想,然而“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的基本要求,还是有的,这乃是天性。要生存,就要挣扎;要温饱,就要努力;要发展,就要奋斗。而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挣扎劳累了,努力疲乏了,奋斗未果了,难免退缩、颓唐乃至于苟活。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小人物不是脊梁。他们也许渺小到仅仅是一根根小草,一颗颗沙砾。生存挣扎得心力交瘁,被社会边缘化的危机感,“他人即地狱”的大恐惧,不能够发达的小烦恼,对小风光小荣耀的些许欲望……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他们脆弱的灵魂。物质主义、商业化大潮的严酷现实,迫使他们退回内心,去寻求一种精神的自赎。既然无以成就一番惊天动地事业,当不了振臂一挥应者云集的英雄,不能成为炙手可热的焦点人物,也赚不了大钱,他们秉持阿Q精神,获得一种心理上的平衡与慰藉,似乎无可厚非。不然,让他们怎么样呢?哭天抢地,要死要活吗?日子还过不过了?小人物不都是小人。也许他们是前进中的落伍者,是竞争中的失败者,但是他们也追求尊严,要找回自己的信心,要给自己打一点气、鼓一点劲。加缪说:“幸福与荒谬是同一大地的两产儿。”小人物利用自己的小聪明、小智慧、小伎俩、小机灵、小心眼儿,寻求一些看似可笑的自慰和欢乐,赚取一点蝇头小利和可怜的风光,以最大限度地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认可,实际上是一种盲目的、不自觉的生存本能,应该得到世人的理解。

  铁志虽然以十分辛辣的笔触,揭示了各式小人物的奴性、自私、麻木、妒忌、蝇营狗苟、不自量力、自我肥胖、自欺欺人,乃至于自轻自贱等等劣根性,但他的心是炽热的。他不是一味地揭露、贬损、鞭挞和嘲弄,他也并没有歪曲。他正视现实,他的笔尖饱蘸着感情,他的时代性反讽于是便有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大仁道、大悲悯情怀。

  鲁迅说:“民族劣根性造成之后,无论好坏,改变都极不容易。”从鲁迅批判阿Q精神起,近一个世纪了,咱们民族的文化心理痼疾,远未能根治。在新时期,这些劣根性又与时并“进”,在贫富两极分化的新的土壤中,孳生出不少枝蔓和变种。朱铁志通过细致、敏锐的观察,以幽默小品文的独特形式,活画出种种摩登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和他们被扭曲了的灵魂,在我的阅读内,这还是独一份,所以朱氏这类小品文有它独特的社会价值和文学价值。读这些文章,我发出含泪的笑,笑之余更觉无比沉痛。我深感人们在生活重压下的无可奈何以及人的追求与选择的谵妄和虚无,而黯然神伤。

  小人物的病态是病态文化传统和病态现实环境的产物。戴着沉重精神枷锁的小人物的觉醒,有待何时?而朱铁志笔下这样的小人物一旦混成大人物,恐怕大都难免祸国殃民吧。呼唤“人的现代化”,多清除一些传统和现实的大冷酷、大虚伪,用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武装人们的头脑,则小人物便会多获得一份快乐和幸福,咱们的社会,也可望有一个不错的前景。(作者系杂文名家、高级记者)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