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怎样改造爱跑路的中小P2P
齐精智
//m.auribault.com 2016-01-12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更多

  线上“大数据”风控不完善与线下银行级别风控成本太高之间的矛盾

  在融360网贷评级报告中披露,部分P2P平台坏账率高达20%以上,信用类贷款逾期率更是惊人,部分以无抵押信用贷款为主的平台的M1逾期率甚至超过60%,个别知名平台的个人信用贷坏账率近期已超30%。

  业内通常做法是平台往往从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挖来风控人员,他们的经验更多来自传统的风控模型,对于互联网上数据的挖掘也还是处于新尝试阶段。但P2P由于其较高的融资成本,势必要面对信用级别低于银行一般客户的高风险对象。而“小额分散”决定P2P单笔贷款的收益非常有限,相对于有限的收益,不可能采取传统银行的风控手段与级别。

  在我国个人征信不完善的情况下,有限的风控手段对借款的真实性、还款意愿及还款能力均难以有效控制,如所能获得的借款者信息量太少、获取信息的高成本、违约评判标准不一、反欺诈产品不能很好作用于市场、技术门槛高等等。并且,由于P2P平台在成本优势及可靠性方面均不及商业银行,因此其中不乏信用状况不佳从而难以直接从银行获得贷款的借款人。

  点对点的信息居间与期限错配将资金汇集成资金池之间的矛盾

  P2P网贷平台应该根据借贷双方的供求信息,在双方之间进行点对点的借贷信息撮合。但在实践中会存在资金不匹配或者期限不匹配的问题,而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之一就是设立资金池。

  P2P行业的资金池按业内的说法是资金先于信息的流动,是指投资人借款后、借款人收款前,或借款人还款后、投资人收款前,该笔资金需先流入P2P平台公司的账户并有一段时间的汇聚期。在此期间,P2P平台实际占有该笔资金。以借款人向投资人借款人民币100万元,P2P平台居间促成为例,如果P2P平台在未得知有借款需求前,先行以某种名目归集了人民币100万元,这就形成了资金池。此状态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一直遭遇非法集资的质疑。

  P2P的本质在于促成及撮合,达到出借与借款两端的一致。为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数额的错配,一个是期限的错配。以某甲欲借人民币100万元、期限1年为例,该需求放在P2P平台上,要促成借款协议的达成,要一个或N个出借人筹足人民币100万元,这是解决数额的错配;同时要达成这一个或N个出借人的出借时间也为1年,这是解决期限的错配。如数额和期限两个错配其中有一个无法解决,均易引发资金池的问题。此外,一旦平台的投入资金少于流出资金,就会导致资金链的断裂,如平台无法及时补仓,则会发生P2P平台关闭、老板“跑路”现象。

  有专业界对此分析到:P2P平台的“跑路”现象,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大多存在资金池的问题,在平台上虚构投资人角色,以自有资金放款,但出借款项无法按期收回;或将投资人资金挪作他用而无法按时归还。由于无法完成数额或期限的错配,不能继续拆东墙补西墙导致平台负责人不得已“跑路”。“跑路”平台所存在的资金池问题,在其他平台上也大多存在。区别在于,尚未“跑路”的平台可能只是因为能够处理好两个错配问题,能按时支付款项及利息,可以继续击鼓传花下去。

1 2 3 共3页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