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理上网来·辉煌十九大】“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的思想已深入人心
梁艳芬
//m.auribault.com 2017-11-21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分享到: 更多

  作为一个“大国”、一个“发展中大国”、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实践和时间都在不断证明,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改革开放成就有目共睹

  经过几代领导人的努力和引领,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不仅给国民带来福祉,也令他国称羡。

  一是贸易投资规模不断提升。以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这一里程碑事件为例,2002年至2008年,中国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张,无疑是这一时期世界贸易年均增长16.4%的最大贡献者;与此同时,中国利用外资迅速增长、对外投足步伐开始加快,中国以高素质的劳动力、完整的产业链和配套加工能力深度参与国际分工,为世界经济的繁荣作出了积极贡献。过去5年,面对复杂的世界经济环境和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的低迷态势,中国贸易大国地位仍然得以巩固,同时为实现贸易强国目标打下基础;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

  二是外向型经济质量不断完善。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开始与世界一流企业同台竞争,其产品和服务亦向国际标准看齐,这不仅提高了我国企业的国际地位,还倒逼国内企业在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上下功夫,进一步为中国经济向高质量转变创造了条件。

  三是国内体制机制改革朝着国际化高标准迈进。我国不断改革外资管理体制,大幅度放宽外资准入门槛,实行高水平的贸易投资便利化保护外资合法权益。通过自贸试验区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区域先行先试模式,并深挖试验区潜力,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试验力度,如建立自由贸易港区的设想。

  四是对外投资引人关注。最为重要的事实是,我国已经从过去的资本净输入国变成了资本净输出国,对外投资规模位居全球前列。

  创新开放理念和开放模式

  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选择了符合国情和中国特色的改革开放道路。

  一是确立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开放形式从易到难,开放领域由简到繁,市场准入从高到低。从最初通过降低关税、减少非关税壁垒等形式开放货物贸易市场,到降低服务贸易市场准入门槛实施服务贸易自由化,从积极利用外资到不断扩大对外投资,从国际规则的学习、熟悉、模仿和追随者到国际规则的制定者和引领者,中国一步一个脚印,既不抗拒国际惯例,也不盲目遵从西方传统规则,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道路。

  二是确立开放发展新理念新模式。从早期的经济特区、保税区、高新区等区域先行改革试点到上海自贸试验区和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都是中国创新型开放模式的典型和成功范例。以上海自贸试验区为垂范的我国自贸区建设遵循了“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的改革开放的一贯理念,其核心包含了投资领域、贸易领域、其他商事领域和海关监管领域的制度创新,也包含着政府的自身改革,还包含着对标世界最高标准。在此基础上,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更是新的尝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自由贸易港区建设有望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实现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又一里程碑事件。通过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港,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开放新高地,对于促进开放型经济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带一路”则是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顶层设计,是我国为世界和平发展提出的中国方案。我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有别于西方国家在殖民时期主导的侵略和掠夺式的全球化路径,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打造不同文明和谐共融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东西方智慧建设发展合作平台,成为新时期经济全球化新的道路选择。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目前,世界经济进入了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尽管全球化面临新的挑战和困难,但世界经济的开放格局和开放趋势不会逆转。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发展又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重要时期,创造和保持对外开放的良好稳定环境十分必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准确判断国际形势新变化、深刻把握国内改革发展新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一是我国国际影响力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随着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国际社会希望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在应对全球性挑战中承担更多责任。扮演好新的国际角色,承担与自身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责任,已经不容回避。目前,我国是世界10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2014年—2016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达3.1万亿美元,占同期外贸总额的1/4以上;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近500亿美元,占同期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1/10左右。

  二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按照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要求,亲诚惠容、与邻为善、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向发达国家开放和向发展中国家开放并重,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平等互利合作,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进口来源多元化、投资合作伙伴多元化。

  三是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积极参与现有多边、区域、双边国际机制下的规则制定和国际治理,使其具有更符合经济现实的代表性,充分体现各成员的经济利益,推动国际经济秩序更加公平、公正、高效、合理。发挥WTO主渠道作用,推动G20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变,唱响中国声音、发挥中国作用;用好金砖国家合作、上合组织、亚欧会议、东亚峰会、亚信等国际机制,引领APEC促进亚太经贸深度融合,推动亚太自贸区建设。在国际贸易、投资、金融、税收等新一轮规则制定中积极引领,发挥主导、推动和建设性作用。

  改革开放战略目标明确,前途光明

  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我国改革开放迈入新时代作出明确指引。

  一是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积极促进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积极倡导建设以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为目标的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最终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二是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从贸易大国到投资大国、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是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我国拥有强大的产能、适用的技术和较为充裕的外汇储备,扩大对外投资合作的条件比较成熟。要按照报告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部署,在提高“引进来”质量和水平的同时,支持企业积极稳妥“走出去”。这既有利于保障能源资源供应、带动商品和服务输出、获取创新资源和营销网络,助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也有利于促进东道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互利共赢。同时,支持多边贸易体制。落实世贸组织《贸易便利化协定》,推动世贸组织部长级会议取得积极成果,推进多哈回合剩余议题谈判,积极参与服务贸易协定、政府采购协定等谈判。稳步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早日达成,推进亚太自贸区建设,逐步构筑起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预计未来5年,中国将进口8万亿美元的商品、吸收6000亿美元的外来投资,对外投资总额将达到7500亿美元,出境旅游将达到7亿人次,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广阔市场、更充足资本、更丰富产品、更宝贵合作契机。

  三是积极营造宽松有序的投资环境,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建设高标准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强产权保护,促进公平竞争,让中国市场更加透明、更加规范。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的新领域。进一步加大如服务贸易、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的开放力度。坚持制造领域开放与服务领域开放更好结合,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结构调整。在深化制造业开放的同时,重点推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放开育幼养老、建筑设计、会计审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

  (作者为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