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书写“四个伟大”新篇章要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
于永军 温建伦 言实
//m.auribault.com2017-10-11来源:宣讲家网
分享到:更多

  

  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讲话站在时代和全局的战略制高点,科学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深刻阐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刻阐述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明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阶段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明确提出的“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指明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全党全国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继续前进的方向,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理论基础,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充分认识讲话的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抓好各项决策部署贯彻落实。

  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本,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四个伟大”作为指引全党全国人民前进的目标方向,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汇集力量的政治宣示,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是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朝着宏伟目标奋勇前进的政治动员,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但这种目标的激励作用,并不是自然而就的必然结果,要真正把“四个伟大”的战略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还须依靠全党共同一致的努力,依靠广大党员干部以模范作用凝聚人心、凝聚力量。倘若缺少这种“根据”,进行“四个伟大”就是一句空话。这就客观上要求,书写“四个伟大”的时代新篇章,必须锻造一支能够担当历史重任的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所强调的,“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于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

  一、切实提高与时俱进的学习能力,努力铸造“心中有党”的铁一般信仰

  我们党能够走到今天,一个很重要的奥秘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看家本领,高度重视学习、非常善于学习,从中央到地方,自上而下一级一级带着学,从党员到党员干部,自下而上一层一层跟着学,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集体学习已成为一种制度。中央领导集体的学习课程,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与时俱进,着眼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以更好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为基本方法,与专家、学者一起聆听人民心声、回应现实需要,研究解决时代课题,谋划国家发展战略。并注重从世界历史的脉络和走向中汲取智慧,吸收人类文明一切有益成果,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高度审视未来,以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既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中国的原创性贡献,也为全党加强学习树立了榜样。

  我们党历来把学习作为统一全党思想的法宝。在每一次重大转折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中央都要号召全党同志加强学习。每次学习热潮,都会推动我们的事业出现大变化、大发展。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党员干部重视学习,一个重要的目的就在于铸造好共产党人特有的理想之“魂”,即不断强化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的理性认同,强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的认同,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锲而不舍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实际上,对我们许多党员来说,当初选择入党、加入组织,还只是完成了对马克思主义学习的“入门一步”,弄懂弄透其思想体系的科学性真理性还只是“一个目标”。正所谓组织上入党是“一下子”,思想上入党是“一辈子”。因此,这就需要有一种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态度,树立一种终身学习、终身参悟的理念,不断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在研机析理中融入内心世界、内化为心理自觉。特别是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上把握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掌握党的创新理论,坚定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保持“心中有党”的铁一般信仰。只有这样,才能固本培元、拧好“总开关”,永远忠诚于党,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我们要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继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同时要求全党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按照新要求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完善发展战略和各项政策,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这一系列重要论述鲜明回答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的重大问题,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和强大定力,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指明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共同团结奋斗的前进方向。学习好、贯彻好这一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全党全国的重要政治任务,也是最迫切的现实学习任务。这就要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每一名党员干部必须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自觉用对党的忠诚、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做压舱石,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凝心聚魂,紧密联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密联系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深入学、持久学、刻苦学,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着力在全面准确把握讲话精神上下功夫,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达到新高度,在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上取得新进步,把科学思想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不断增强维护核心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确保进行“四个伟大”的时代步伐雄健、行稳致远,走向胜利的彼岸。

  二、切实提高坚如磐石的政治定力,努力锻造“心中有民”的铁一般信念

  《共产党宣言》中有个震撼世界的宣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里鲜明亮出了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和崇高信念,亦即团结和带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直至建立人类最进步、最美好的社会。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旗帜的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勇敢地承担起了为中国人民谋求解放和幸福的崇高使命,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始终秉承“心中有民”的铁一般信念。从李大钊的“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到夏明翰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到方志敏的“我已认定苏维埃可以救中国,革命必能得最后的胜利,我愿意牺牲一切,贡献于苏维埃和革命”;从焦裕禄的“只要是为党和人民工作,再苦再累也值得”,到杨善洲的“无论在什么时候,何种环境中,我们都不能忘记了党的根本宗旨,都应该把坚持党的宗旨作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到谷文昌的“一个人活着要有伟大的理想,要为人民做好事,为人民奋斗终生”,等等。一代又一代优秀共产党人历经磨难而不悔、面对生死而不惧,就在于懂得“党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植根于人民”的真谛,就在于他们“一旦选择,终生追求”的坚强意志。一定意义上讲,对人民的忠诚就是政治立场的笃定、政治追求的恒远,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力量和“信念之光不灭”的顽强意志。我们党96年的光辉历程表明,唯有始终不渝地坚持宗旨、不忘初心,党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稳如泰山、坚如磐石,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党员干部讲信念,这是最坚定的信念;讲政治定力,这是最强的政治定力。尽管,时代和实践总处在发展变化之中,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具体政策措施也必然经历相应的调整变化,但无论怎么调整、怎么变化,秉承“为人民服务”,坚守“心中有民”,始终是党员干部的核心价值观和根本政治追求,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来不得丝毫犹豫、半点动摇。如果改变了,就是对立党建党“初心”的背叛,讲忠诚就失去了最基本的遵循。

  坚守“心中有民”,首先表现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上。《准则》指出:“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全党必须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所谓共产党人的政治定力,本质上就是站稳人民立场,增进对人民群众的感情。这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它要求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做到三个始终牢记,即:始终牢记党的先锋队性质,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论是深化改革,还是推进法治;不论是发展经济,还是治理社会,都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始终牢记党的根基在人民,不忘初心,站稳人民立场,甘当人民公仆,坚守为民情怀。对于我们党来说,就是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爱人民、为人民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立场,把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根本感情和血肉联系作为其内在要求。

  坚守“心中有民”,还表现为“一切依靠人民”的工作方法上。就是坚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最伟大的力量蕴藏在广大人民之中,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使我们的方针政策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意见、愿望和利益。具体说,一是决策的产生应来源于人民意愿。广泛而充分地征求人民的意见、建议,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根据大多数人的意愿制定大政方针,决定干哪些事项、做哪些工作,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二是决策的完善应依凭于人民意愿。如何干好工作,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依据人民的意见和建议,制定详细周密的计划和方案。三是决策的执行应受制于人民意愿。多渠道、多方式地接受人民的意见和建议,让人民监督决策的执行过程,确保决策的执行不偏离健康有序的轨道。一句话,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我们的决策是否正确、执行是否到位。在目标上营造人人参与尽力、人人尽展其才的环境,使人民群众成为实现中国梦的追梦者。

  坚守“心中有民”,更表现为“一切由人民检验”的工作标准上。就是时时“以百姓心为心”,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并主动接受人民检验。要义在为民谋利,功在利民、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进入工作实践,一要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关心群众疾苦,体察群众情绪,力戒空谈,扑下身子为群众办实事。二要尽心竭力为人民群众解难事。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困,解群众之所难,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在为群众排忧解难中打开工作的局面。三要坚持不懈为人民群众做好事。时时处处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以人民的获得感为依归,把为群众做好事当作永恒的追求,把人民群众的不断获得感作为永恒的检验标准,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既善于做功在利民的好事,又敢于管损害民利的坏事;既重视出利在当前的显功,又重视泽及后人的潜功。只有如此,我们制定的政策、采取的措施才能真正为人民群众所拥护和赞成,人民群众才能由衷地感到满意和拥护爱戴。

  坚持人民立场与坚持党性是相统一的,在目标上是高度一致的。因此锻造和保持政治定力,关键是要确保和有效坚持党的领导。在现阶段,就是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全党令行禁止。在这个问题上,每个党员干部必须思想上非常坚定、行动上非常自觉。任何怀疑、削弱、动摇党的领导,任何不积极主动地向党看齐,与党离心离德的言行都是有害于人民、与人民意志相背离的,都属于党性不坚强、政治上不忠诚、犯了颠覆性错误。这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行动问题。

1 2 共2页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