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两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方针
李 军
//m.auribault.com 2017-09-05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两创”)方针,深刻揭示了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积极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盼。“两创”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内容,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方针,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方针。

 从“双百”“二为”到“两创”:三座耀眼的文化灯塔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文化发展的历程,在不同历史时期,着眼于解决时代课题,我们党都提出了纲领性的文化方略,作为指导、引领、推动、规范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方针。“双百”“二为”和“两创”就是这种具有时代标志的成果,有如三座耀眼的文化灯塔。

  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同志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强调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精神文化局面,受到广大知识分子的热烈欢迎和衷心拥护。这表明,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其规律有着深刻认识。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科学阐明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宗旨、任务和根本目标,指明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正确道路。在“二为”方向的指引下,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的火热生活,创作出一大批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精品力作,文学艺术领域呈现蓬勃生机与活力。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利益诉求日益多元,社会生活中道德缺失等问题比较突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十分紧迫;随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加速推进,越来越需要思想文化繁荣兴盛发挥支撑作用;随着国际文明对话与交流日趋频繁,西方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凸显,我国文化软实力亟须提升。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两创”方针,科学回答了文化建设从哪里来、向哪里去,传承什么、怎样传承、谁来传承等重大问题;既纠正了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片面态度和偏激做法,廓清了虚无主义、复古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想迷雾,又对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提出了方向明确、操作性强的要求,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发展规律和文化发展责任、路径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两创”方针一经提出,就得到思想文化界的普遍认同,发挥着重大引领作用。

  “双百”“二为”和“两创”在不同历史时期应运而生,各有侧重又互为支撑,前后相继又不断深化,共同回答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问题,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构成了我们党文化建设方针的一个有机整体。“两创”在“双百”“二为”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形势和时代要求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充分反映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担当。它既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纲领,又是推动当前文化繁荣发展的指南,必将同“双百”“二为”一起,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坚定文化自信:“两创”方针的前提

  “两创”方针昭示了强烈的文化自信。中华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和独特标识。坚定文化自信,就要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发自内心地认同,保持对中华民族文化理想、文化生命力和创造力的高度信心,而这正是坚持和贯彻“两创”方针的前提所在。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之所以更基础,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其道路选择、理论建构、制度创立离不开中国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之所以更广泛,是因为中华文化内容广博、包罗万象,影响和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涵盖包括道路、理论和制度在内的所有领域;之所以更深厚,是因为文化内涵最深邃、意蕴最厚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而不衰,深深扎根于中华儿女心中,蕴含着穿越时空的价值,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资源。一言以蔽之,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根源于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回顾历史,汉唐时期,中国人对于自己的文化抱有极强的自信,同时对于外来文化具有极宽广的胸襟。这种在当时世界上无与伦比的文化自信和宏大气魄,造就了中华文化的兴盛景象。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只有对自身历史文化具有坚定的自信,才能具有坚守的从容、创新的底气,不断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不断推出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精神文化产品。

  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当前,贯彻“两创”方针,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相融合,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是时代和人民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待中华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扬弃继承、转化创新,更好地融入当代、服务今人。

 推动创新发展:“两创”方针的要义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要义是创造和创新。应根据现实发展需要,运用赋予新意、改造形式、增补充实、拓宽延展、规范完善等方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其注入新的时代内涵,进而实现古为今用、继往开来、推陈出新、发扬光大。

  回溯历史,中华民族是一个不断创造和创新的民族,秉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的古训。环顾当下,创新位居新发展理念之首,中国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无论是经济增长、科技进步,还是文化建设,都涌动着创新的热潮。大力推动文化创新,在探索中突破超越、在融合中出新出彩,形成良好的文化生态,不仅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再创新辉煌的必由之路,而且将为其他领域的创造和创新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坚持“两创”方针,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关键是找对路径和方法。要让今天的年轻人接受、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摆脱生硬的、居高临下的说教套路,在不断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的精神内涵的前提下寻找、发明、尝试各种现代表达形式。比如,运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使中华传统文化“活”在当下。要努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与节日庆典、礼仪规范、民风民俗相衔接,与文艺体育、旅游休闲、饮食医药、服装服饰相结合。应当注意,创新贵在独辟蹊径,但不是一味标新立异;贵在别具一格,但不能追求怪诞;贵在突出个性,但切忌胡编乱造。

  创新发展需要从外来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而决不能固步自封、闭目塞听。宋明儒学的产生,是传统儒学与印度佛教思想文化相互渗透融合的结果;中国近现代的哲学观念、文学艺术也大量借鉴了西方文化中有价值、有活力的因素。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前所未有。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原则,继续广泛借鉴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吸收其长处和精华,做到洋为中用、融会贯通,为中华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建设文化强国:“两创”方针的目标

  建设文化强国是我们党对全面小康社会精神价值的深刻把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在规定,也是综合国力竞争在软实力方面的必然要求。“两创”方针正是中国走向文化强国的战略指引。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文化强国的重要标志。历史反复证明,强大的核心价值观铸就强大的国家和文明。习近平同志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崇尚道德彪炳于世,中华传统道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中培育、衍生、发展出来的,包含了古圣先贤的美好愿景和仁人志士的奋斗理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最重要体现。新的时代条件下,只有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我们的民族才会充满希望。

  层出不穷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是一个文化强国创造力的生动体现。当前,我国在精神文化产品创造方面还存在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等现象,存在千篇一律、模仿抄袭等问题。我们要把“两创”方针贯彻到精神文化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善于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滋养,深刻体验和把握人民群众的创新实践,从中激发灵感,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尤其要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媒体有机融合,以数字化为动力,推动精神文化产品的变革和创新,不断增强其吸引力、感染力和竞争力。

  文化软实力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文明素养、行为方式、审美趣味,是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当前,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与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大国地位还不完全相称,文化走出去与经济走出去还没有形成有效互动。我们要坚持以“两创”方针为引领,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和文化交流、文化传播、文化贸易载体,围绕传播中国价值观念、打造中华文化品牌,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染力、公信力。完全可以相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其中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挖掘出来,不仅能成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撑,而且将为破解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难题、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重要精神指引。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