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坚持共享发展”理论研讨会发言摘编
//m.auribault.com 2016-12-08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发挥制度优势脱贫攻坚

  刘晓山

  脱贫攻坚是实现共享发展和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实现了7亿多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及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改善。这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目前,我国仍有5000多万贫困人口。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需要更充分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严格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强化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落实脱贫攻坚责任。

  发挥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把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熟悉“三农”工作的干部选派到基层组织的领导岗位上。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突出抓好村党组织队伍建设,提高其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注重选派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的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地区驻村,根据贫困村的实际需求精准选配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加强脱贫攻坚队伍建设。

  完善政策体系。更加关爱贫困群众,出台特惠扶持政策帮助贫困群众脱贫,确保各项政策有效配套落实,发挥政策叠加效应。搭建国家扶贫开发大数据平台、省级扶贫开发融资平台、县级扶贫开发资金项目整合管理平台等脱贫攻坚平台;开展健康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等行业精准扶贫行动;实施整村推进工程、职业教育培训工程、扶贫小额信贷工程等精准帮扶工程。

  严格考核督查问责。建立年度脱贫攻坚工作逐级督查和问责制度,按照年度减贫计划和责任书,对减贫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核实监督,评估减贫成效,确保完成减贫任务。加强资金整合和监管,促进在精准扶贫中因村因户因人分类施策,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提高脱贫质量和可持续性。

  凝聚脱贫攻坚合力。提高东西部扶贫协作水平,加强党政机关定点扶贫,推进军队和武警部队帮扶,动员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脱贫攻坚,汇聚全社会的强大合力。推广运用参与式扶贫等方式方法提高贫困群众的参与度和获得感,激发和培育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发挥舆论宣传引导作用,准确解读党和政府扶贫开发的决策部署,生动报道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先进典型,讲好减贫的中国故事,阐述好减贫的中国理念。

  (作者为国务院扶贫办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

 在共享发展中冲刺全面小康

  张庆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习近平同志指出:“没有全民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近年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湘西州)以“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为根本目标,持续推进全面小康建设,在共享发展中冲刺全面小康,努力让发展成果公平惠及广大群众。

  坚持精准扶贫,补齐全面小康短板。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现共享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近年来,湘西州坚持在“精准”上下功夫,推进脱贫攻坚。一是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开展精准扶贫脱贫“十项工程”,加强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帮扶措施落实到户到人。二是推动更多金融资本、社会资金参与脱贫攻坚,每年将70%以上财政支出用于改善民生。三是组织1万余名干部开展贫困村的全覆盖结对帮扶,引导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让贫困户在土地流转、利润返还、务工就业、股份合作中获益。

  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全面小康质量。共享发展要求全体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方面的发展成果,是全面的、高质量的共享。在共享发展中冲刺全面小康,就应加快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发展方式,建成高质量的全面小康社会。近年来,湘西州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提升发展质量。一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等建设,加快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与现代产业体系的对接融合。二是通过多种方式破解融资难题、提高土地效益,同时积极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产城融合发展。三是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营造创业创新的浓厚氛围。

  创新社会治理,夯实全面小康基础。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特征,共享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实现社会充满活力、安定和谐。湘西州不断推动社会治理创新,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一是突出多元化参与、信息化支撑、便民化服务,着力提升县乡村三级网格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市场服务的现代化水平。二是突出城乡同规划、设施同建设、产业同布局、环境同整治、事务同管理,加强宜居城镇和“绿色生态”建设。三是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努力做到有群众的地方就有党组织提供服务。

  (作者为中共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常委、副州长)

  扎实帮扶困难群众

  姚 东

  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全党全国全社会正同心同德,向贫困发起总攻,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在这场伟大的脱贫攻坚决战中,民营企业理应饮水思源、回报社会,自觉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恒大集团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结对帮扶贵州省大方县,坚持精准扶贫、“输血”与“造血”并举,在扶贫过程中不仅出资金,而且出人才、出技术、出管理、出团队、出思路,与当地人民群众一道开展扶贫工作。

  因地制宜进行产业扶贫。找到适合地方发展的产业是实现永久脱贫的基础。为了帮助能够就地进行生产扶持的贫困群众脱贫,恒大集团投入大量资金,3年培育了1000多个依托合作社运营的特色农牧业基地,并引进上下游龙头企业进驻,帮助10万贫困人口就地脱贫。设立贫困家庭创业基金,鼓励支持贫困户创业,帮助他们脱贫致富,激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结合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实施易地搬迁扶贫。为了帮助生活在不适宜人类居住的深山老林里的贫困群众脱贫,恒大集团计划建设50个有产业依托的新农村,易地搬迁1万多名贫困群众。首批建成的10个新农村中,3个村已经搬迁入住,其余将于近期入住。

  通过吸纳就业开展就业扶贫。一人就业可以帮助全家脱贫。根据贫困家庭实际情况,恒大集团有针对性地组织职业技能培训,吸纳贫困群众到合作企业就业。目前已完成15期9500人的技能培训,吸纳就业7726人,稳定在岗3952人,实现近1.4万人脱贫。

  着眼拔除穷根发展教育扶贫。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恒大集团通过建学校、强师资、设基金,全方位填补当地教育资源缺口。目前,已开工建设11所小学、13所幼儿园、1所完全中学和1所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并设立教育奖励基金,奖励贫困家庭优秀学生和优秀教师。

  针对特困群体实施生活保障扶贫。发展慈善事业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针对大方县的实际情况,恒大集团开工建设了1所慈善医院、1所养老院、1所儿童福利院,并为孤寡老人养老就医、困难家庭儿童生活学习和贫困家庭就医提供补助。另外,还为1万多名特困人员每人购买了一份固定收益的商业保险,补足当地低保标准与脱贫标准之间的差额,实现直接脱贫。

  (作者为恒大集团副总裁、扶贫办主任)

  关注重点人群的民生福祉

  张 翼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全面小康社会不仅要共建,而且要共享。要做到共享,就需要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的民生福祉。

  让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而在老乡中,最主要的是看农村贫困人口能否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能否摆脱贫困。只有让贫困人口全面脱贫,才是真正做到共享发展。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多种多样,有些是因病致贫,有些是因学致贫,有些是因老、因残致贫,还有些是因灾致贫、因生活于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致贫,而更多的是因为缺少发展机会而致贫。只有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分类施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才能不断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实现全体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让低收入老年人老有所养。我国在本世纪初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2015年底,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已上升到16.1%。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人口老龄化仍会加速。不少老年人收入较低,患病几率较大,需要通过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虽然目前社会养老保险已经实现了制度性全覆盖,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待遇水平还比较低。应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设计,让低收入老年人老有所养,并适时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让老年人口与其他群体一起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果。

  让农民工共享发展成果。据统计,2015年我国农民工总量为2.77亿人。因为没有城镇户口,这个挑起制造业大梁的群体目前还不能完全享受流入地的基本公共服务。比如,虽然中央要求各地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实施范围,但事实上大多数农民工都是以自己租房的方式来满足住房需求,住房支出占收入的比例长期居高不下,成为比较沉重的生活负担。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发布的《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明确提出,除极少数超大城市外,全面放宽升学和参军进城的农村学生、长期在城市居住的农业转移人口和新生代农民工等重点人群的落户条件;到2020年,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45%。我们要不折不扣地落实中央决策部署,让农民工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与城镇市民共享发展成果。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

  增强再分配政策调节效果

  万海远

  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持续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城乡收入差距在缩小。从基尼系数看,整体收入差距也有所缩小。然而也要看到,目前我国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努力缩小收入差距仍是坚持共享发展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过去有效的收入分配调节政策面临挑战。一是“提低”(提高低收入者收入)的空间减小。目前最低工资标准提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对企业经营已经形成一定成本压力。二是“扩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过程较长。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要以高端服务业、制造业的占比显著提高和高等教育人群达到较高比例为前提条件。目前我国还不完全具备这样的条件,“扩中”将是一个长期过程。三是“调高”(调节过高收入)的手段欠缺。当前尚未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缺少有力手段来调节过高收入。

  切实缩小收入差距的关键是增强收入再分配政策的调节效果,在“调高、扩中、提低”方面继续发力。

  在“调高”方面,应降低间接税比例,提高直接税比例,适时开征房产税、遗产税,加强对高收入者的税收监管。继续完善国有企业高管“限薪”制度,建立财产公示制度,完善收入和财产的监测机制。还应限制公权力对经济的干预,消除灰色收入来源。

  在“扩中”方面,应改善居民投资环境,拓宽投资理财渠道,创造条件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鼓励居民积累财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逐步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赋予农民对承包土地的用益物权,盘活农村土地资产,拓宽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的渠道。通过股份合作、农民经营权入股等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从集体经济发展中获得的收入。

  在“提低”方面,应继续加大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民生领域的支出,增加对农村和落后地区的教育和医疗投入,提高低收入群体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更加关爱特殊困难群众,加大公共教育投入等倾斜力度,完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调整机制。

  此外,应建立收入分配数据信息共享机制,整合银行、社保、税务、工商、公安、房管等部门信息,开展收入分配信息监测,建立收入分配政策评估与模拟体系,以便对有关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和及时优化。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副院长)

以健康中国促共享发展

  李 玲

  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这是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的重要思想,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遵循。如何坚持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是我们需要直面的时代课题。

  健康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把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为重大任务,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群众体育活动,中国人均预期寿命由解放初期的35岁提高到1978年的68岁,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目前,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到76.3岁,超过与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相当的国家。

  然而,工业化、城镇化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也给人类带来很多健康威胁。应对健康威胁、建设健康中国需要多管齐下,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到了啃硬骨头的攻坚期”,并对医改进行了全面部署,标志着医改进入战略决战阶段。要到2020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医改必须进一步加大力度、攻坚克难。

  从单项改革突破到综合推进、重点攻坚。近年来,我国医改取得显著成效,但还有一些难点问题有待攻克:一是各级医院仍然在逐利性轨道上运行,大量资源仍集中在大医院,分级诊疗难以贯彻,基层医改成果得不到巩固。二是医药行业“多、小、散、乱、弱”的格局尚未扭转,药品流通环节的灰色利益链条还没有消除,药价虚高。三是医疗、医药、医保“三医”不联动、目标不一致,难以形成合力。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部署了着力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的任务,要求推进三医联动改革,体现了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决心。

  将公立医院改革作为攻坚主战场。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的主力军,其改革关系医改全局,是医改攻坚的主战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多次专题部署公立医院改革,目前改革的思路已经明确,就是通过全面落实政府对公立医院办医和管医的责任、建立公益性的新制度、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用“两票制”等办法减少药品流通环节等,让医院和医务人员更主动地维护人民健康、控制医疗费用。只要下定决心,公立医院改革一定能够实现更大突破。

  (作者为北京大学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提供更好更公平的教育

  张 力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未来5年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作出新的重大部署,推动我国教育事业进入以质量为核心、以公平为重点的内涵式发展阶段。

  增强受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在明确“培养什么人”的基础上对“怎样培养人”的基本定位,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已经纳入2015年年底新修订的教育法第六条。应将其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国民教育全过程,同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紧密结合,同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紧密结合,同倡导科学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广可持续发展教育紧密结合。通过大中小学不同学段的纵向衔接和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职场教育、社区教育、社会教育、网络教育等的横向沟通,努力形成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良好环境。

  保障公民依法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一要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巩固仗,加快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重点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全力配合国家脱贫攻坚工程,提高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质量。二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办好特殊教育。三是完善资助方式,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进一步提高国家资助政策的精准度,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促进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沟通衔接。这需要从三个层面入手。一是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二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三是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三个层面都涉及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沟通衔接,有利于拓宽学习者成长成才的通道。

  提供更有质量、更加公平、更为有用、更可持续的教育。习近平同志指出:“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为此,教育系统应坚持以提高质量为主线、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加强法治为保障,提供更有质量、更加公平、更为有用、更可持续的教育,确保2020年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国民素质显著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作者为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着力打造幸福城市

  周乃翔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江苏省苏州市切实加强民生建设,全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以增加居民收入为民生基石,着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保持居民收入较快增长,既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强居民获得感的重要源泉。我们把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就业促进制度,创造就业条件,增加就业岗位。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增收,用市场手段搭建创业平台,用改革办法降低创业门槛,用法治措施营造公平环境,激发全社会的创业激情和创新活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构建增收长效机制,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以强化各类保障为民生底线,着力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社会保障是民生的安全网。我们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向,加快建立公平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一是通过制度并轨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养老、医疗和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三大并轨”,建立起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二是完善低保标准增长机制。统一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加大对特困群体的帮扶力度,惠及30多万群众。

  以完善公共服务为民生重点,着力增强人民群众的满足感。坚持推动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困难群众倾斜,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便捷化、优质化。一是优化教育服务。苏州成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首个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也落户苏州。二是优化健康服务。扎实推动健康城市建设,优化配置医疗资源,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普及率和人口覆盖率均达到100%。三是优化文化服务。加快建设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化设施和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建成了国家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以改善生态环境为民生要义,着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舒适感。秉持“环境就是民生”的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绿色福祉。优化空间布局,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合理确定优化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功能分区。推动绿色发展,积极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国家低碳试点城市,持续开展太湖、阳澄湖综合治理和城乡河道整治,大力实施“蓝天工程”,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逐年增加。

  (作者为中共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