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以全面深化改革破解“四问”
李永辉 李绍元
//m.auribault.com2015-09-15来源:深圳特区报
分享到:更多

  

  8月25日,在庆祝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5周年座谈会上,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直面深圳自身发展中长期积累的问题,提出“四个如何”的发问。一是“经济之问”:如何突破重重约束,在经济发展上进一步发力,实现更可持续、更有质量、更高速度的发展,更好发挥全国经济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二是“改革之问”:如何推出更多系统性、核心级的改革项目,拿出一些在全国叫得响的改革举措,把经济特区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三是“民生之问”:如何补齐民生领域的短板欠账,让老百姓更多、更公平享受到改革发展的红利,对这座城市更有归属感、认同感?四是“‘遗留’之问”:如何在历史遗留问题上不回避、不拖延,多做一些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让历史问题不再“遗留”、画上句号?

  破解“四问”,既要发扬马上就办的精神,做到“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办就办成,滴水穿石”;又要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坚持“五破五立”;更要全面深化改革,以改革破解深圳经济、民生和历史遗留问题。

  一、改革是深圳的根和魂

  深圳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从来都是靠改革。深圳经济特区发展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改革开放的历史。35年来,深圳经济特区从诞生起,以先行先试为使命,筚路蓝缕,锐意革新,敢闯敢试,勇于探索,从土地“第一拍”、企业股份制改造,到村干部率先直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深圳在许多领域率先进行大胆探索和成功实践,为全国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有益借鉴,在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发挥了重要的“试验场”和“窗口”作用,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改革既是深圳的一种历史“积淀”,也是深圳的一种客观现实。改革是深圳的根和魂,深圳经济特区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因改革而强。

  破解“四问”,首要之举是破解“改革之问”。作为改革的排头兵,深圳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经济特区的嘱托,拿出冲锋陷阵的勇气和胆魄,拿出改革开放初期的锐气和干劲,高举改革大旗,坚定改革信心,在政府职能转变、创新驱动发展、民生社会建设等领域,推出更多系统性、核心级的改革项目,拿出一些在全国叫得响的改革举措,继续为全省全国破难题、探新路、作示范;要以改革的思维抓改革、促改革,强化改革的问题导向、民生导向和需求导向,以改革破难题,以改革促发展,推动深圳改革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把经济特区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二、以改革释活力促发展

  破解深圳“经济之问”,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强调:“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正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面对经济新常态,深圳要突破能源、资源、空间、人力等方面的约束,需要以自主创新战略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和深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动力,以质量型增长和内涵式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优质动力。

  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激发经济发展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是培育和释放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要围绕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突出问题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深化改革,增强改革意识,提高改革行动能力,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为紧迫的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毫无疑问,破解深圳发展的“经济之问”,当务之急是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自贸试验区建设、企业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商事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科技综合配套改革,彻底解开束缚创新的绳索,破除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以改革红利释放市场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三、以改革惠民生解民忧

  破解“民生之问”,需要继续深化民生领域和基层治理改革。35年来,深圳发展一日千里,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福祉不断增加,然而,目前深圳在教育、医疗、住房、交通、环保等民生领域,依然存在不少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有些体制需要完善,有些政策需要改进,有些利益需要调整。因此,补齐民生短板,破解“民生之问”,不仅需要稳步推进“购买学位”、“青年文体驿站”、“惠民一卡通”等民生“微改革、微创新”;而且需要继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就业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创新基层社区治理体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市民平等享受改革发展的红利,提升市民对深圳这座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全面深化改革,根本目的在于惠民生谋民利。“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民为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遇到关系复杂、牵涉面广、矛盾突出的改革,要及时深入了解群众实际生活情况怎么样,群众诉求是什么,改革能给群众带来的利益有多少,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思路、制定举措、推进落实。”破解“民生之问”,必须善于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社会发展的痛点中,寻找改革切入点,在改革中“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真正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当前,出行难、就学难、看病难等问题,已经成为“民生之问”的焦点。打通“断头路”,优化公共交通,向民办学校购买学位,深化家庭病床改革,乃是解决当前民生问题的着力点。

  四、以改革破难题探新路

  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需要以改革探新路。违法建筑、城市内涝、河流治污等历史遗留问题,由于成因错综复杂,年久日长,解决起来确实不易。有的存在十多年没有进展,有的因各方利益博弈难以推进。为历史遗留问题画上句号,不给后任留下难题,是每一名领导干部的责任所在,义务所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需要有“愚公移山”的耐心,有“水滴石穿”的恒心,更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气度和抱负,有“敢改革、善改革”的魄力和智慧。毋庸置疑,解决诸如违法建筑、土地管理、社区股份公司等历史遗留问题,需要转变传统观念,跳出制度约束,以改革思维破解难题,以制度创新探索新路。尤其是解决深圳土地历史遗留问题,需要以改革精神大力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重点积极探索高度城市化地区规划国土管理的深圳模式,力争通过创新土地管理政策破解城市发展的难题,通过创新城市发展单元制度破解规划实施的难题,通过创新开展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工作,破解土地空间资源有限的难题,通过建立土地投融资平台破解资金有限的难题。

  回答“四问”,首先要抓住“改革之问”的牛鼻子,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不断突破重重约束,实现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的全面发展;通过深化社会领域改革,补齐民生领域的短板欠账,让老百姓公平享受改革的红利;通过改革创新工作思路,为历史遗留问题画上句号。(作者单位:光明新区党工委改革办(发展研究中心))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