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编者按
市委强调,要把天津发展放到“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局中去运筹谋划,着力加快天津发展。2016年9月20日,天津市友协、天津市社科联共同组织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研讨会,来自中蒙俄等国的专家学者、政府、企业、媒体和智库代表100多人,以谋求平等、合作、互利、共赢为宗旨,就“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前景与路径以及天津主动融入国家战略的思路与举措开展研讨交流,现将部分专家发言进行摘录刊发。
凝聚三国智库力量 推动区域合作发展
薛进文(天津市社科联主席):如今,东北亚是全球经济中举足轻重、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推动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应重点在三个方面加强合作。一是加强政治对话和协商,积累政治互信,深化务实合作,做好各国发展战略、规划的对接与交流。二是抓住关键通道、关键节点和重点工程,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构建多层次、立体化、信息化的物流通道体系。三是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拓宽相互贸易和投资领域,不断提高投资、贸易的便利化和自由化水平,构建良好环境,释放更大合作潜力。
2014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倡议。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过程中,要想深化各领域的合作,必须以“民心相通”为基础,逐步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资金融通、贸易畅通。这里特别需要凝聚各国专家在内的民间智慧和力量,需要三国智库和专家围绕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开展战略性、政策性、前瞻性研究,为各国政府决策建言献策、贡献智慧,提供智力支持。为此我建议,三国智库和专家学者,应增强使命意识,抓住有利时机,为促进各国“民心相通”多做工作。要构建开放的交流与合作平台,扎实开展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研究,共同推动区域合作规划和措施的落实,天津市社会科学界愿意为此作出积极的努力。
合作成果惠及各方 促进地区和平稳定
刘古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外交部前副部长):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对东北亚地区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一,三国通过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获得经济发展,相互关系更加密切,此举本身就是东北亚地区和平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二,三国的发展会对地区其他国家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合作的成果会以各种方式辐射、带动和惠及地区的其他国家。第三,经济合作搞好了,相互联系就会更加密切,就会促进这个地区的稳定,从而推动这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第四,通过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三国合作不断加强,在发展方面取得更大成就,就会抑制或减少不安全、不稳定的因素,相互之间的关系就会更加密切。
对接三国发展战略 谋求多国共同利益
谢尔盖·伊戈纳捷夫(俄罗斯科学院):中蒙俄三国开展合作,是利于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多赢”战略。同时,在三边合作中,仍存在一些挑战值得进一步思考、解决。首先,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俄罗斯等国提出的“欧亚经济联盟”、蒙古国提出的“草原之路”倡议,这些战略构想都为本地区国家间开展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机遇和舞台,只有将这些战略对接起来,才能实现利益的交汇、活力的迸发和空间的拓展,使东北亚经济圈成长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其次,中俄虽是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的大国,蒙古的领土却在中俄之间,因此,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顺利进展,离不开蒙古国的参与。再次,中蒙俄之间的力量平衡已发生了微妙改变,前苏联时代,蒙古深度融入前苏联经济体系中,而现在,中国已在全球经济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这种变化给三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因此,中蒙俄三国应探索既负责任又充满智慧的对外经济政策,以实现多国共同利益最大化而非策略上的“小便宜”。最后,关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融资渠道尚不很清晰,我认为,可以考虑设立“中蒙俄经济合作基金”以实现经济上的合作互利共赢。
集聚三国创新资源 探索共生合作模式
孙长雄(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中蒙俄三国关系具有共生性,特别是中蒙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很强的互依性和共生性。三国在共生合作中要做到:坚持互信包容,承担共生责任,形成共生合作价值,共造共生环境,探索共生模式,产生共生效应。第一,从战略层面对接中蒙俄共生创新合作,三国可合作建设跨境产业聚集区;第二,从产业层面开展优势要素协同创新,形成“中蒙俄共生创新合作产业”新经济板块;第三,从企业层面开展结伴创新合作,提高结伴创新企业核心竞争力;第四,从科技孵化器层面开展共生创新合作,集聚创新资源,孵化“创新增量”;第五,从金融层面推动共生创新合作,共同搭建创新型企业融资平台。
明确三国产业“分工” 关注政企四组“关系”
张贵(河北工业大学教授):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方面应明确“一个分工”,高度关注“四组关系”。“一个分工”是指,从产业角度,明确中蒙俄三国分工,以及我国京津冀等区域与蒙俄一些区域的产业分工,从而将各国、各项发展战略和规划落到实处。
关注“四组关系”是指,一是企业和政府的关系。政府要尽可能为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合作提供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引导企业成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的投入、执行和收益主体,形成骨干企业先导带动、中小企业大规模参与的合作局面,鼓励企业设立海外研发中心。二是企业与企业的关系。要加强三国间在资源上具有互补性、发展上具有相同需求的企业间的战略合作,成立各种形式的技术产业联盟、合作平台,加强实实在在的价值链联系,等等。三是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关系。三方研究机构与企业,在核能、水电、风电、光伏能源、生物质能源等领域,应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在研究成果转化中发挥作用。四是政府与研究机构的关系。加大财政投入,重点支持“‘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建立多元化投入体系,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多种方式引导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加大投入。
三个方面着力发展 推进津俄经贸合作
王殿华(天津科技大学教授):当前天津对俄贸易有以下特点:进口以国有企业为主,出口以民营企业为主;进出口均以一般贸易方式为主;贸易结构有待优化,贸易方式有待创新。在推进津俄经贸合作的过程中,有以下三个着力面:
第一,继续推进能源资源战略合作。天津市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具有良好的条件和背景,两国间可形成贸易、勘探、炼化、装备各领域并进,合资、合作、股权并购多模式发展的全方位能源合作格局。第二,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在非能源、高科技和创新发展领域,依托天津国际技术研发中心,突出创新优势。第三,创新合作方式,提高便利化水平。应拓展交通物流合作,利用横贯东中西、连接南北方的有利条件,打造东西双向海陆交汇航运枢纽;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大力开发京津冀及腹地对中亚、对欧洲的出口产品运输,发展高端国际集装箱班列物流服务,等等。
利用天津港区位优势 拓展津蒙合作新前景
乌兰图雅(天津社科院东北亚研究所副研究员)、巴依斯赫·贾姆斯兰(蒙古国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未来,天津将成为蒙古国“东向”发展战略的重要支点,津蒙合作前景广阔。蒙古国对交通基础设施的需求很迫切,因此,津蒙合作的重点应是利用天津港区位优势,依托天津市综合实力,构建蒙古国融入东北亚经济圈的“战略平台”。建议天津在以下四个方面作出努力:
第一,积极构建蒙古国融入东北亚经济圈的“战略平台”,力促天津成为连接蒙古国——内陆腹地——日韩等东北亚地区的全新战略平台,积极构建蒙古国对外贸易的“天津通道”,让天津港成为蒙古国货物运输和对外贸易最便捷的通道。第二,协同整合天津战略资源,充分发挥天津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东部起点的作用,加快建设与蒙古国贸易需求相适应的基础设施,打造利益共同体。第三,关注蒙古国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大型项目国际合作的经济振兴政策,寻求合作领域的战略对接,积极参与其“东向”发展战略的实施。第四,以天津与乌兰巴托是国际友好城市为载体,以主题交流、职业技术培训、专业技术援助等为主要内容,构建津蒙人文交流的“天津模式”。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 | 2015-03-29 |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打造亚欧大陆桥... | 2015-03-29 |
以长效机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 2015-03-29 |
深化“一带一路”的战略认识 | 2015-03-29 |
优化海关监管服务 助力五大战略叠加 | 2015-03-29 |
创新发展在天津的生动实践 | 2015-03-29 |
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 | 2015-03-29 |
共绘中俄蒙合作新蓝图 | 2015-03-29 |
新区:不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 2015-03-29 |
建设“一带一路”重要节点纵横论 | 2015-03-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