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万紫千红竞风流
——对我省六市加快推进绿色发展的调研(典型模式篇)
省委办公厅调研组
//m.auribault.com 2016-09-01 来源:湖北日报
分享到: 更多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绿色发展,就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不损害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底线。”

  “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

  “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推进绿色发展,既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如何走出一条切合本地实际的绿色发展新路子,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全省各地在实践中探索了许多好做法、好经验,涌现出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典型案例,我们对其进行了全面梳理,总结出推进绿色发展的十大模式。这些模式来自实践、行之有效、务实管用,可供各地在推进绿色发展中学习借鉴。

  一、生态治理带动型:通过加大重点区域生态治理力度,带动整体环境改善,既为广大群众提供良好的人居环境,又倒逼产业走绿色发展之路

  十堰市的“五河治理”是一个经典案例。十堰因车而建、因车而兴,先有厂后有市、先生产后生活、先建设后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先天不足,城区神定河、泗河、犟河、剑河、官山河五条河流一度污染严重,全部为劣Ⅴ类水质,成为典型的城市“龙须沟”。作为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十堰为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2012年正式启动“五河治理”工程,分别由十堰市五名正副市长担任指挥长,按照“九先九后”治理原则,对五条河流实施“截污、清污、减污、治污、控污”综合治理。

  世界主流的30多种污水处理技术中,十堰已应用21种,成为全球污水处理技术“展示馆”。目前,五河治理累计投资17.86亿元,完成综合治理项目37个,建成污水收集和清污分流管网1200多公里,整治排污口572个,基本实现了“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治理目标。当调研组一行来到泗河综合治理示范段时,只见河水清澈见底,河道两岸绿树成荫、草坪翠绿,还新建了河岸观景台、步行道。行走在河岸,仿佛置身于设计精巧的园林之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闻着花草的清香,让人流连忘返。

  调研中所见,这种模式在各地均有代表性的项目。黄石市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建则建、宜园则园”的原则,实施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50余个,累计新增耕地2.43万亩、植树造林45.92万亩,既缓解了耕地占补平衡压力,又改善了生态环境。该市铁山区引进企业在工矿废弃地上建设光伏电站,项目总投资5亿元,每年发电量5400万度,预计年税收达1250万元,经济效益和节能减排效果十分明显。宜昌的磨基山公园,该项目总面积1800亩,总投资12亿元。这里过去是城郊的荒山,当地政府将原始生态保护与人工景观自然衔接,形成了层次丰富的大景观格局。调研组看到,公园内地势起伏、山水一色,特色花卉绽放,令人赏心悦目,三三两两的游人或爬山,或慢跑,或倚着栏杆欣赏风景,还有一群市民在欢快地跳着民族舞,一派和谐幸福的图景。当地群众称赞这里是宜昌的“绿色城标”和登山健身、游憩观景的幸福乐园。襄阳的“绿满丹渠”工程,短短4个月内,襄阳市在百里丹渠两岸栽植各类苗木97万余株,完成3500亩沿岸荒地的绿化,荒芜了44年的土地如今已遍植林果,百里丹渠俨然成为鄂西北岗地的一幅绿色生态长卷。尤其是这项绿化工程,让丹渠从一个单纯的农业水利灌溉项目到集农业、能源加旅游于一体的综合产业,从单纯发展一产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一个主要依靠“输血”的单位到大量“造血”的主体,成为体现绿色发展理念的典型样本。

  二、传统产业升级型:镶入科技因素,推进管理创新,力促传统产业蝶变重生、焕发青春

  流淌着工业血液的黄石,过去经济结构“黑重粗”突出,为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该市设立了振兴黄石制造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产业发展基金,每年统筹整合工业转型发展资金1亿元,先后实施了300多个重点转型项目,“黄石造”的绿色因子不断增加。黄石东贝压缩机享有“世界第二,中国第一”的美誉,已连续9年排名全国行业第一、连续3年排名全球行业第二,2015年销量占全国市场的25%.该公司始终保持兢兢以强的进取状态,实现制冷压缩机技术“三级跳”:每开发一代新产品,体积和重量大大下降,而制冷效率大大提升;最新研发的第三代超高效变频压缩机,重量是第一代产品的三分之一,同等制冷效果耗电量却不到第一代产品的三分之一,居于世界领先水平。新冶钢对生产实行全过程动态数字化管理,使得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吨钢利润位居全国第一。华新水泥公司在生活垃圾、工业固废、危险废物、污染土壤无害化处理利用领域处于全国先进水平,把重金属污染土壤、城市生活垃圾等通过技术处理变成水泥,可解决1亿城市人口的生活废弃物环保处理问题,从“吃资源”的百年老企变为“创资源”的新型环保企业。

  东风公司诞生地十堰,近年来全力支持东风公司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生态+”新型业态。东风特汽(十堰)专用车有限公司经过多年技术储备,研发出纯电动物流车、纯电动教练车、纯电动搅拌车、纯电动移动电源车等4大类、14种新能源车型。2015年4月首批东风沃特玛纯电动城市物流车开始量产,当年完成整车生产5000辆,实现销售收入近18亿元。东风商用车打造世界卡车第一“绿色”品牌,在十堰生产的国Ⅳ卡车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8%,居全国第一。东风康明斯研发的整套排放处理系统技术领先,能有效解决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问题,同时大大提升发动机效率。虽然2015年国内中重卡市场呈大幅下滑态势,但该公司的后处理产品却逆势上扬,全年销量达到16万台,同比增长25%.

  三、循环经济利用型: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抓手,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永续利用

  襄阳市谷城县以开发利用“城市矿山”为抓手,建立完善再生铅、再生铝、再生钢铁三大工业循环产业链,探索了一条循环经济发展的新路。所谓“城市矿山”,是对城市废弃资源大规模再生利用的形象比喻,包括废旧电子电器产品、汽车、塑料、建筑垃圾等废弃资源的再生利用等。以该县金洋冶金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每年可“吃”进废旧蓄电池2500万只,“吐”出铅及铅合金25万吨、铝合金10万吨、再生塑料5万吨,生产能力居全国同行业第一。谷城县还运用工业生态学理念,在企业间构建中观循环经济体系,其金洋公司、骆蓄公司、塑胶公司、造纸厂、水泥厂等企业之间的副产品、能源和废弃物通过相互交换与循环利用,实现了资源充分利用、废弃物“最少化”。类似的还有老河口市循环经济产业园,目前已入驻项目25个、总投资120亿元,初步形成了6大循环经济产业链,该园津泰环保公司秉持“黑色产品、绿色产业、金色未来”理念,专注于废旧轮胎资源综合利用,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废旧轮胎综合利用“航母”。

  宜昌大力支持兴发集团循环化改造,该集团新建有机硅、草甘膦、烧碱等项目,让所有产品封闭循环,完善磷、硅、盐循环产业链,实现“化工无废料”;大幅压缩传统初级产品,开发高新技术产品25个,其生产的食品级磷酸产品,成为可口可乐和雀巢公司的采购产品;投入近亿元,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黄磷清洁生产技术,废气、废热、废渣、废水全部回收利用。

  襄阳、宜昌、黄石等地打造环环相扣、环环生金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不仅节约了资源、减少了环保压力,而且大幅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四、现代服务业拓展型:追踪时代潮流,抓住薄弱环节,向智力要素密集度高、产品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的产业和项目拓展

  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近年来,各地充分发挥资源、交通优势,大力发展以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会展商贸、金融服务、健康养老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取得了积极成效。

  宜昌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体现大气魄、大手笔。一是大力发展临空经济。充分发挥宜昌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空港优势,以三峡机场为依托,重点发展通航产业、商务会展、度假旅游、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目前,已和海航机场集团、武汉凌云科技集团等签订协议,其中飞机维修项目预计2年后建成,年整机维修能力120架次,产值可达15亿元。二是快速推进三峡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该项目用地304亩,总投资5.8亿元,年物流作业量达160万吨,已接受海关总署的验收,很快可正式运行。该项目具有进口保税、入中心即退税、简单加工和转口贸易等4大功能,可为入驻企业降低综合成本15%-20%,推动宜昌物流产业实现收入1800亿元。三是大气魄发展康养产业。依托宜都市绝佳的气候资源、优良的空气质量、丰富的山水文化、生态绿色保健药品食品等资源优势,加快建设全国一流的康养产业园。项目规划占地面积6000亩,计划总投资100亿元以上,包括健康养生康复疗养区、清江水上运动中心、休闲农业体验区、基础设施配套等。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医疗健康+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的复合型开发模式。

  鄂州突破性发展电商物流业的做法也令人振奋。该市在葛店开发区建设了18平方公里的中部电商基地,围绕大物流、大仓储、大市场、大智慧四大板块,引进了唯品会、亚马逊、苏宁云商、家乐福、普洛斯等国内外电商巨头,规模和水平已达到全国一流。调研组一行在首期投资16亿元的唯品会华中运营中心看到:16个现代化大型仓库一字排开,从头看不到尾,每个仓库2万平方米左右,货物来自全国各地。目前,唯品会华中运营中心日处理订单能力达10万笔左右,覆盖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四省市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单体仓储基地。

  据统计,我省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12.8:50.3:36.9调整为今年上半年的7.5:46.3:46.2,第三产业占比上升近10个百分点,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就含有这些城市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五、创客经济引擎型:抢占人才制高点,以尊重、开放、包容的观念招揽人才,让创意和发明创造引擎绿色发展

  我们在调研中看到,各地纷纷以科研基地、孵化基地建设为抓手,加大财政投入,强化人才支撑,支持创客经济发展。宜昌投资100亿元推进“宽带宜昌”全国试点建设,积极推进“光网城市”“三峡云”建设,全力打造长江中上游智慧之都,为创客经济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清华科技园宜昌分园,围绕创新创业优化功能布局,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网络创业中心等四大平台,目前已入驻企业495家,是我省建设规模最大的民营科技园。鄂州梧桐湖社区依托高校院所组建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转化应用科研成果、孵化培育高新企业,目前重点建设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业研究院,5年内将给予3亿元资金支持,建成2个国家级科技孵化器、150家孵化企业。咸宁光谷南科技城由企业总部基地、总部经济区、企业定制区、创新创业区和生态城五大板块组成,为创新创业型企业提供“8大平台+6大服务”,全部建成后将吸纳200多家企业入驻,成为园林式的集吃喝玩乐购生活配套于一体的新型科技城。

  一批创客项目已经展现出良好前景。比如,咸宁喜玛拉雅公司和清华大学开展的氢燃料电池产业化项目,经过清华大学2位博导、教授和他们团队一年多的技术攻关,已完成氢燃料电池生产线设计与优化开发,电池催化剂实现批量化制备工艺,质量更优,价格却相比国外同类产品降低一半,从28万元/公斤下降到14万元/公斤等。氢燃料电池在产生电能过程中仅排放水,是一种环保、高效和高功率密度的发电方式,尤其是能克服目前车用电池体积大、分量重、充电慢、续航里程短等不足,被业界认为是新能源汽车工业的革命性突破。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车用燃料电池市场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再如,咸宁巨宁竹业研发的高性能竹基纤维复合材料,抗拉强度是钢材的两倍,抗压强度是混凝土的两倍,防腐、防霉、防火、防虫、防裂等性能均比木材大幅度提高,该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从生长周期看,竹子栽植容易,一般5年左右可以成材,而木材的生长周期一般要20年以上。因此,该产品的研发,可以实现以竹代木、把树留住,集环境、经济、生态效益于一体,是具有革命性的产业突破。

  在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背景下,一大批市场化、专业化的新型创业孵化机构在这些市不断涌现,市场主体的活力越来越强,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推出,新的经济增长点越来越多。

  六、高新技术驱动型:务实求真抓第一生产力,围绕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攻关突破,催化乘数倍增效应

  高新技术是绿色发展的核心动力源泉,利用高新技术推动经济社会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是推进绿色发展的本质要求。

  各地纷纷把生物、医疗、节能、环保等领域作为重大机遇点和关键突破口,通过高新技术驱动产业转型,实现绿色发展。宜昌东阳光药业公司,现有员工近5000人,年产值近100亿元,去年上交税收超过5亿元。该公司聘请4名院士、30多名有着国际知名制药公司工作背景的技术专家以及50多名博士、600多名硕士,组建了国际一流的研究院,积极开展新药、生物、仿制药三个领域的研究,成果不断。近年来,公司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品质最优、技术水平最高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发酵生产基地;已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防治甲流药物——磷酸奥司他韦生产储备基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经过近10年努力,东阳光现已成功实现冬虫夏草人工培植并使之产业化,预计今年可收获虫草500公斤。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鉴定,与野生相比,人工培植的冬虫夏草重金属含量更低、鸟苷含量更高。该项目的产业化发展,将极大缓解野生冬虫夏草难以为继的现状,对环境保护意义重大,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黄石依靠高新技术驱动,实现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印刷电路板(PCB)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领域,高新技术密集,被称为“电子产品之母”。该市通过引进世界级的PCB厂沪士电子,带动相关33个电子信息产业项目落户,总投资超过430亿元。据当地干部介绍,今年上半年沪士电子同比高速增长240%,黄石已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后国内第三大PCB产业集聚区。

  鄂州则是在健康产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其典型代表是形成了一体化的PET-CT产业链。PET-CT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医学数字成像和病灶精确定位技术,可用于诊断人类早期癌症。在鄂州诞生的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第一台大型临床全数字PET/CT样机,不仅打破了通用电气、西门子、飞利浦三大巨头的技术垄断,而且完成了对欧美对手的跨越赶超,开启了全数字PET/CT技术的新纪元。鄂州市将该项目作为“1号科技工程”,组建锐世研究院,协调推动关联产业落户,不断帮助其加快产品市场化进程。

  调研组在各地看到,分布在不同行业的各类高新技术犹如“星星之火”,其强大的生命力、爆发力,必将带动整个行业“绿色燎原”。

  七、农业“接二连三”型:坚持把现代农业作为开放型的系统工程来抓,连紧、拉长、加粗产业链,提高结构效益和综合效益

  咸宁青砖茶产业可谓是“接二连三”的良好示范。2015年,该市茶园面积发展到40万亩,茶叶产量3.84万吨,综合产值50亿元,青砖茶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80%以上。抓加工,仅赤壁砖茶科技园区就集聚了茶叶生产及砖茶加工精制企业32家;抓销售,抢抓“一带一路”机遇,产品已进入俄罗斯、蒙古国2000多家超市和销售网点,开辟了“互联网+茶叶”经营新模式;抓品牌,赵李桥砖茶制作技艺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证,“羊楼洞砖茶”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抓延伸,新建省内第一家“万亩茶园自行车慢行公园”,重建赵李桥“世界茶业第一古镇”,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光。通过“横向拓展、纵向提升”,咸宁茶产业逐步成为生产、销售、旅游、休闲、文化为一体的农业支柱产业。

  襄阳市已建成的5万亩全省最大油用牡丹繁育基地,是“接二连三”的另一典型。据当地专家介绍,油用牡丹是一种“铁杆庄稼”,具有“三高一低”的特点:高产出,5年生亩产可达300公斤,亩综合效益可达万元;高含油率,籽含油率22%;高品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2%;低成本,耐旱耐贫瘠,适合荒山绿化造林、林下种植。种植6年进入丰产期,可持续丰产50年。一些企业已经敏锐地嗅到了油用牡丹的诱人“钱景”,引进系列深加工生产设备,准备开发牡丹化妆品、保健品等系列产品;当地的休闲观光园收集了全国所有观赏牡丹品种,建成牡丹观赏区、写生创作区、果蔬采摘区、垂钓娱乐区、品茶休闲区、美食品尝区等,发展农业综合业态。

  被誉为“湖北淘宝第一村”的十堰郧西县涧池乡下营村,去年电商成交额6000余万元,从事电商的139户、600多人,占全村人口的近一半,高楼、别墅、豪车比比皆是,年入百万的村民不在少数。借助电商平台推广农产品,已经颠覆了中国传统农业的观念。

  八、生态特色农业观光型:呼吸新鲜空气,品尝新鲜果蔬,在农家乐里感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式的惬意

  调研组一行在襄阳保康3000余亩的蓝莓种植园看到,漫山遍野的蓝莓树上,深紫色的果子挂满枝头,外表还覆盖着一层白色的果霜。来自武汉、西安的100余名游客在蓝天白云下自己动手采摘,孩子们嬉戏打闹,感受着自然之美。据当地经营者介绍,蓝莓被誉为“水果中的皇后”,营养丰富,其珍贵独特的花青素,可直接加速视网膜、视紫质的合成与再生,具有明目的功效。尤其是蓝莓挂果期长,利用山地海拔高差梯度种植、顺次成熟,采摘期长达4个月,避免成熟期集中带来的采摘难、销售难等问题。襄阳佰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看中这里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网络农户2000户,成立了4个专业合作社,还建起蓝莓果汁、果酒等系列产品深加工生产线,每年可创造直接产值4000多万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3500元以上。

  从生态特色农业观光中尝到“甜头”的,远不止保康的农民。十堰丹江口市习家店农博园占地3000亩,按照景观花卉苗木观赏区、特优水果采摘生活体验区、设施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区、湿地公园生态保护区、综合服务区等五大功能区建设,是一个集林果苗木种植、休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项目,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宜昌长阳县高家堰镇,被誉为“湖北盆景苗木第一镇”,是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观光点和国际扶贫参观点。该镇盆景生产起步于1981年,经过30多年的发展,核心园区拥有中华蚊母、兰天竹、十大功劳、金弹子、银杏等百余品种,苗木培植基地1500亩,盆景存量900万盆、总值超过10亿元,带动全镇1100余户3000多人从事盆景根艺生产,当地农民75%的收入来自盆景苗木产业。

  九、美丽乡村(特色小镇)旅游型:打造绿色旅游品牌,农民腰包鼓鼓,实现了“百姓富”和“生态美”有机统一

  十堰市郧阳区樱桃沟村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山顶郁郁葱葱,山腰果树飘香,山脚流水潺潺,一年四季游客络绎不绝。当地干部介绍,该村按照“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的理念,突出休闲主题,挖掘民俗文化,狠抓旅游软硬件升级,形成了“春赏花,夏品果,住农家小屋,吃健康饭菜”的乡村旅游特色。省委书记李鸿忠专门作出批示:“樱桃沟的经验很好,把青山绿水、留住乡愁、特色发展三位一体结合得很好,在全省很有推广价值。”调研组来到该村“五零山居”,这座外表古朴、内在现代的“四合院”,原是樱桃沟村的村部。改造之前,房屋倒塌了一半,有人用3000元买去当牛棚。经过专家巧妙设计改造,既保持了古民居的原生态特色,又具备现代化的生活设施,标间价格已达到500元/晚,还常常供不应求。房子的一面墙上装饰着很多瓦片,供来自世界各地游客的留言,独特而古朴。其中一位游客在墙上书面留言:“一个樱桃沟、半个中国梦”,道出了老百姓的心声!

  襄阳谷城堰河村是“打绿色牌、走生态路、赚环境钱”的一个“老典型”,多年来先后荣获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国家AAA级景区,享誉省内外。堰河村党委书记闵洪彦介绍,早在2008年村里就实施垃圾分类:废纸烂布头废塑料等“干垃圾”放在纸箱里;茶叶根、剩饭菜等“湿垃圾”放在塑料桶里;有害的农药瓶、废电池等单独放置。这些年来,堰河村坚持走生态型可持续发展之路,“把山水变风景,把资源变资本,把农民变股民,把产品变商品”,形成了道乡寻踪游、茶色生香游、田园风光游等特色旅游品牌,吸引八方游客。今年上半年,该村人均旅游收入超过2万元。

  宜昌依托美丽乡村的高颜值和生态保护的高养分,乡村旅游增长强劲。该市长阳沿头溪流域7个村,按照千亩生态古寨、生态农业观光走廊、生态绿道、农庄经济的目标,打造“生态田园、美好山村”,吸引大批游客慕名而来。远安县嫘祖镇,高起点、大手笔规划建设嫘祖文化园,让历史、文化、旅游、产业、新城融为一体,成为推动绿色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

  调研组一路所见,各地均立足青山绿水资源,挖掘乡土文化内涵,推出了一系列乡村旅游(特色小镇)精品线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保留了农村特色美景,带动了农民增收。

  十、生态搬迁集聚型:适应扶贫开发或项目建设需要,在尊重农民意愿、确保土地权属不变的前提下,为搬迁农民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新区,集中居住

  这种模式一般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等形式,让搬迁农民稳定获得“三金”:股金、薪金和租金。它既可美化村容村貌、增加农民收入,又可提高生态效益、提升地方形象,真可谓一石数鸟、一举多得!因此各地较为普遍。

  子胥湖生态新区地处十堰郧县城区西部,总体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辖原大堰乡12个行政村,按照“山水城互动、文旅农互融、政企民共兴”模式,以生态和民生为两翼,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实行土地流转入股,“公司+基地+农户”开放股权引资的开发模式,计划用八年时间使该区域转型成为集生态旅游、生态农业、滨江园林湿地景观的现代新型小城镇建设示范区。据介绍,该区域内的牧场沟等5个村是重点贫困区域,贫困人口比例高,生态环境恶劣,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通过生态搬迁扶贫,原有土地流转并入生态旅游开发;村民搬进现代化的公寓式小楼,小区配备了幼儿园、小学、超市、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3000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转为产业工人,在旅游区内打工就业;未来将新增农业嘉年华、青蛙乐园等项目,生态保护也越来越好……

  咸宁嘉鱼潘家湾镇在“建一个新村、构五大板块”的总体规划下,开展四邑新村建设。该项目按照“村企共建”模式,由联乐集团主持承建,将黄金岭等三个居民点的198户居民整体搬迁至中心村,流转节约的土地用来发展“五大板块”特色农业:2300亩苗木基地、万亩竹柳基地、500亩花卉基地、千亩蔬菜基地、三个新型农庄。调研组在村民集中安置的中心村看到,一幢幢徽式二层别墅排列整齐、错落有致,村内道路干净整洁;宽阔的中心休闲广场四周是苍翠的迎客松、绿茵的草地,绽开的鲜花点缀其间;村服务中心、农家书屋、农家超市、卫生室等配套设施都已落成。走进一家别墅参观,空调、冰箱、餐桌都已安装好,卧室铺了木地板,客厅、厨房全贴上了瓷砖,卫生间内洗漱台、淋浴水龙头、浴霸、抽水马桶等设备一应俱全。男主人说:“住着小洋楼,周围满眼是红花绿草,能住上这样的村庄,这在过去连做梦都不敢想”。(调研组组长:吕东升;成员:陆建义、冷和珍、宋歌、胡颖、段存华、高陈)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