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本网讯 (记者杨明清 通讯员匡润金 张琳艳)今年以来,山东青岛市总工会采取多种举措,着力在广大职工中培育工匠精神,取得了良好效果。
今年,青岛市总工会改进完善劳动竞赛体系,专门成立了市重点工程劳动竞赛活动组织委员会,制定了相关考评办法和考核标准,不断推进重大工程、重要项目、重点产业的劳动技能竞赛,重点开展以“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三五”为内容的“六赛一创”(赛工程质量、赛安全生产、赛工程进度、赛降本增效、赛科技创新、赛劳务管理,创一流业绩)重点工程劳动竞赛。近一年来,共有5789个单位开展了劳动竞赛,63万人次职工参加劳动竞赛和技能比武,提出合理化建议9万多件、发明创造5000多件。
同时,青岛市总着力打造劳模创新工作室这一平台,进一步发挥劳模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提升职工队伍素质,促进工匠型人才的培养。2013年市总首次在不同行业中确定了15个劳模创新工作室,截至目前,该市已创建各级劳模创新工作室846家,命名青岛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103家。8家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取得创新成果4000多项,获国家专利千余项。
青岛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邓云锋表示,市总通过改进劳动竞赛体系、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组织劳模开展活动等措施,提升广大工人的素质和技能。特别是培育了许振超、皮进军、夏晓宾、宁允展、管延安等一批爱岗敬业、善于攻关、做出突出贡献的“大国工匠”,又通过他们建立的劳模工作室的传、帮、带,使得青岛职工队伍素质得到了大幅提升。
用一台叉车把一枚鸡蛋放置在啤酒瓶口,青岛港集团大港公司流机队叉车司机班长、全国技术能手王金良近日向青岛商务学校千名师生展示了“瓶瓶安安”的操作绝活。这是青岛市总开展的“劳模·工匠进职校”活动的一个场景。青岛商务学校与青岛港集团大港公司装卸大队皮进军团队结成伙伴,把劳模团队请进校园,成立“劳模·工匠工作室”,建立“学生成长导师”制度。
青岛市总在全市遴选出8所职业学校作为首批试点学校,指导职校创建“劳模·工匠”工作室,在职校学生中着力培育工匠精神。他们结合试点学校的专业特色,从全市各企事业单位中选择已创立劳模创新工作室的17位一线劳模和4个劳模团队作为“劳模·工匠”工作室的团队组成人员,建立了一整套工作制度、活动制度和管理办法,力保“劳模·工匠进职校”活动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