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周 磊:信任缺失,“怯”了多少“善意”?
//m.auribault.com 2015-11-06 来源: 荆楚网
分享到: 更多

  4年前,一名生活在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城的山西籍女子赵艳,无意中扶起一位摔倒老人。在得知老人独居无人照料后,她像孙女一样承担起义务照顾老人的任务,这一照顾就是4年。(11月5日贵阳网)

  据《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显示,中国社会的总体信任再度下降,已跌破60分的信任底线。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社会强烈反响的同时,陌生人之间的信任貌似也在流失的路上越走越远。见怪不怪,信任少了,防备多了,哪怕心存善意,恐怕也没几个人有勇气表现在实际行动上吧?

  女子赵艳扶起摔倒的老人,这一举动看似简单,却是值得肯定和赞赏的。回望当今社会,十个人看见了倒地的老人,有九个人只是停留在“想”扶的善意,既害怕惹麻烦,又担心被讹诈,宁愿良心受到谴责,也不敢靠近“和谐”一点点。更何况她还不顾街坊的闲言碎语,像亲孙女一般义务照顾老人4年,这需要何等的勇气与坚持?许多人对待自己年迈的父母尚且无法做到,试问,又有几个人完全不会在乎别人的质疑,勇敢践行自己的“善意”呢?

  “老人跌倒该不该扶”的话题近些年来一直都吵得火热,而对“热”话题,缺少的正是“冷”思考。现实状况也着实令人心寒,撇开个别欺诈“碰瓷”事件,更多可怜的老人还是跌倒在哪里,自己就从哪里爬起来。路人仅仅扮演着路人的角色。唯恐避之不及,更有甚者投以漠视的眼神。如此举动,伤害的不只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优良美德,更是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极大讽刺。这是悲哀的,也是可怕的。

  笔者认为,社会信任支点的松动,不只是防范心理造成的,与转型带来的观念冲刷不无关系,某些观念正在消解着传统信任模式的基底,“熟人信任”建立在血缘与地域基础上,对陌生人的信任则逐渐被动摇。而社会整合机制运行的失当,包括制度规范与践履,也对信任带来了危机。

  “信任洼地”需要价值共识来弥合。信任是一种稀有元素,特别是在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恪守某些基本的规则,譬如诚信、公平等,达成底线性的社会共识。只有建立信任机制,“路人”才会放心地践行自己的“善意”,而不只是袖手旁观。

  信任“跌倒”了,终究还是需要社会共同扶起。信任的暗地,需要制度阳光的照进,更需要消除人与人之间的篱笆。毕竟,信任氛围的构筑,需要我们大胆表现自己的善意。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