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 中工网人物频道人物资讯-正文
德耀中华·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下)
//m.auribault.com 2017-07-25 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 更多

  541 陈春芳

  541 陈春芳

  陈春芳,女,汉族,1980年3月生,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五里墩街道五琴里社区专干。

  为给患脑瘫的儿子治病,陈春芳辞掉工作,带儿子去医院治疗,在家进行康复训练,使儿子能够进入小学读书。丈夫诊断出尿毒症晚期,她两头兼顾,找到匹配的肾源挽救丈夫生命。陈春芳付出挚爱真情,赢得家庭幸福。

  2009年,陈春芳儿子小磊一岁半了还只会爬,既站不起来也不会说话。带他去医院检查,结果却是晴天霹雳——小磊得了脑性瘫痪。“这类孩子大多活不过5岁,何况这孩子各项指标都很弱……”听到医生的话,陈春芳如五雷轰顶。但她和丈夫童江琳决定不放弃,尽全力给儿子治病。陈春芳辞掉工作,抱着儿子踏上漫长的求医之路。丈夫则每天下班后再打一份工,赚取儿子的治疗费和家里的日常开销。陈春芳带儿子求医南北、问诊东西,绝望之中,一位老中医给了她希望。他说小磊情况有些特别,如果有足够毅力坚持治疗可能会有希望。一点星星之火,给了陈春芳创造奇迹的决心和勇气。除了进行家庭康复,陈春芳不间断带儿子去医院治疗。2010年11月,儿子3岁时,第一次开口叫了一声“妈妈”,更坚定了她的信念。2012年5月,陈春芳开始了互助式社会活动,带领同病相怜的家长们互帮互助、相互鼓励。2012年9月11日,不幸又一次降临,丈夫诊断出尿毒症晚期,而不到5岁的儿子还没能完全独自站立。陈春芳开始在两家医院穿梭,兼顾儿子的康复和丈夫的透析。

  2013年3月和8月两次病危、3次抢救,熬到2014年1月,匹配的肾源终于找到了,肾移植成功地挽救了丈夫生命。2015年1月,陈春芳开办纯公益的脑瘫儿童家庭康复中心,免费给康复儿童提供家庭康复环境模拟和心理疏导。2015年9月,儿子小磊进入正常小学读书。

  2016年,陈春芳成立社会工作服务站,开展公益活动,开通微信平台发布公益信息,已推送110余篇,常年保持联系的患儿家庭70余家,并有242名志愿者帮助他们。

  陈春芳荣获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542 陈星银

  542 陈星银

  陈星银,男,汉族,1967年7月生,重庆市丰都县虎威镇同心村村民。

  陈星银是一位失去双臂的残疾人,面对卧床不起的老母亲,他用嘴衔起饭勺给母亲喂饭,悉心照顾母亲生活起居,演绎着别样的孝老情怀。

  陈星银7岁那年,不慎被高压电击伤失去双臂。两个姐姐出嫁,父亲和哥哥先后撒手人寰。面对几近被击垮的母亲,陈星银说:“别怕,有我在!我虽然没有双手,但还有双脚!”面对坎坷命运,陈星银选择自立自强,决心用双脚?出无臂男儿的一片坦途。为了学会做家务干农活,他历经万般艰辛,一次次跌倒、一次次爬起,以百倍努力学会了用嘴衔东西、用下颚和肩膀“端”碗、用脚趾夹菜刀切菜,让嘴、颈、肩、腿和双脚发挥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功能。这样,不但可以打理全部家务,还可以干大部分农活。为让母亲过上安康的晚年生活,陈星银早起晚归,忙前忙后,一刻也不停,除了耕种3亩庄稼地外,还发展起牛羊、生猪、鸡鸭等副业生产,每年纯收入两万多元。

  2012年,86岁高龄、患有气管炎的老母亲不慎摔倒,从此卧床不起。她的一日三餐成了儿子陈星银的头等大事。每一次给母亲喂饭,他就用嘴衔起饭勺从电饭锅里一勺一勺“舀”出米饭,蹲下身子歪起下巴将饭碗挪到肩膀上,“端”着进入母亲房间,俯下身子将饭碗放到母亲床边,然后俯身让母亲抓住他的肩膀慢慢坐起来,再衔起汤匙“舀”饭凑到母亲嘴边。一边是繁重的农活,一边是照料卧床的母亲,寒来暑往,母亲的一日三餐陈星银一顿也没落下。2016年端午前夕,母亲病情突然加重。临终前,她紧紧拉着陈星银无臂的袖口,不断地念叨:“幺毛,你要自己照顾好自己,这辈子,有你,我就够了……”这句话,成为母子间最后的告别。

  陈星银自立自强、“衔勺喂母”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众多爱心人士前往看望慰问。他知恩图报,积极参加公益活动,让爱心延续下去,温暖更多的人……陈星银的人生没有因为失去双臂而黯淡,他的光彩正闪烁在美德真情的画卷里。

  陈星银荣获“感动重庆”十大人物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543 陈淑芳

  543 陈淑芳

  陈淑芳,女,汉族,1967年12月生,民盟盟员,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畜牧兽医总站站长。

  她是患癌症婆婆最依赖的人,是“植物人”母亲最离不开的人,是收养孩子最敬佩的人……陈淑芳上有老下有小,在双重压力下,上行孝、下怀慈,用爱传递出涤荡人心的美丽力量,铸就出“孝女慈母”的美好形象。

  陈淑芳身为象山县畜牧兽医总站站长,平时工作繁忙,但在2005年,她还是坚持把癌症晚期的婆婆从老家接来,细心服侍。7年时间,面对全身疼痛、呻吟不止的老人,陈淑芳经常像对待幼儿一样抱着“哄”。婆婆在弥留之际,一直念叨:“我真是前世修来的好福气,有阿芳这样的好媳妇。”

  2014年,陈淑芳的母亲因脑梗塞成为“植物人”,医生给母亲下了最坏的“判决书”。生性执拗的陈淑芳不信邪,硬是带上呼吸机,买来多功能医用床,把母亲接回家亲自照顾。为便于照顾母亲,她在母亲的床边搭了张一米宽的小床。随后的1000多个日子里,她白天上班,晚上每隔两个小时就给母亲翻身、捶背、吸痰。当时,最大的痛苦不是母亲生病,而是母亲由于病情严重已毫无反应。令她无比高兴的是,在她和家人悉心照料下,母亲偶有流眼泪、动手指的惊喜举动,还摘掉了呼吸机。爱有时候是比药物更好的治疗手段,她相信母亲一定会醒过来,像往常一样,目送自己上班。

  陈淑芳也是6个孩子的母亲。走进陈淑芳家,第一印象就是到处都是床。除了自己的女儿,自1994年始,陈淑芳先后收养了5个家庭不幸的贫困孩子。为给他们更多的亲情,无论工作多忙,她都陪孩子们学二胡、古筝,练舞蹈,打乒乓球、羽毛球。她注重孩子心理教育,当“儿女”心理波动时,及时跟进辅导。为克服孩子们的自卑心理,她常带他们出去旅游,坚持参加他们的家长会。在她的影响下,5个孩子先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医学院,一人已成为白衣天使,继承了陈淑芳的孝善道德基因。

  陈淑芳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入选“最美浙江人”,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

  544 罗恒琼

  544 罗恒琼

  罗恒琼,女,彝族,1971年8月生,中共党员,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太忠镇三合村村民。

  多年来,罗恒琼不但照料高位瘫痪卧病在床的丈夫,而且悉心照顾着丈夫前妻的父亲,抚养丈夫和前妻的两个孩子,赡养聋哑及智力障碍的大伯。面对生活的艰辛,她用金子般的心坚强面对,用默默付出为家人遮风避雨,谱写了一曲美德之歌。

  20岁那年,罗恒琼嫁给忠厚老实的兰成顺。当时,兰成顺还照顾着与前妻的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和前妻的父亲。婚后,她挑起家庭重担,把照顾公公的事揽到自己身上,给老人做饭洗衣,让老人安享晚年。生前,老人走到哪儿都挂着笑脸,见人都说:“我的这个‘女儿’比亲女儿还亲哩。”罗恒琼的大伯是名聋哑及智力障碍者,生活不能自理。2002年,她向丈夫提出接大伯来家赡养的想法,丈夫欣然同意。自此,大伯成为他们家庭一员,受到罗恒琼的悉心照料。

  罗恒琼对丈夫与前妻的两个儿子视如己出,一家人和和睦睦,互敬互爱。但俗话说,后妈难当。大儿子自小到大没喊过罗恒琼一声“妈”。后来,为给大儿子操办一个像样的婚事,罗恒琼忙前忙后,操劳过度晕倒,经紧急抢救才慢慢苏醒。大儿子被深深感动,“妈妈”脱口而出。他对罗恒琼说:“妈,以前儿子不懂事,经常惹您生气,以后我一定好好孝顺您!”

  虽然日子过得辛苦,但一家人和和美美,罗恒琼脸上总是带着笑。只是天有不测风云,2011年3月,丈夫兰成顺因交通事故导致高位瘫痪,大小便完全失禁。面对瘫痪的丈夫,她不离不弃,每天帮丈夫换尿袋、按摩、擦洗……6年来,磨难并没有压垮她,笑容依然在她脸上绽放,她用自己的默默付出温暖一家人,给这个家庭以坚强走下去的信心。

  罗恒琼荣获云南省道德模范称号。

  545 金英淑

  545 金英淑

  金英淑,女,朝鲜族,1932年3月生,中共党员,吉林省梅河口市光明街道前途社区居民。

  工作中,金英淑是模范、是积极分子,生活中,她用同样的标准要求自己,对继子继女视如己出,并关心帮助社区孩子,用爱心书写出“社区妈妈”的篇章。

  嫁给丈夫李重焕时,金英淑已经30岁了。当时的金英淑由于工作突出屡获荣誉,一回到家,她还要扮演好普通母亲的角色。李重焕前妻去世时留下了3个年幼的孩子。考虑到孩子们正处于情绪敏感期,也为更好地照顾孩子,金英淑选择不再生育。

  于是,没当几天新娘子的金英淑承担起当妈的责任。大女儿12岁、大儿子9岁、小儿子6岁,处于十分淘气阶段。特别是大儿子十分倔强,一直不承认新妈妈,甚至开始逃学。虽然没有当妈的经验,但金英淑自有一套“心理战术”。她没有盲目迁就孩子,而是用倾听聊天的方式,去温柔地触摸孩子敏感的心灵,引导他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大儿子犯了咳嗽旧疾,金英淑四处求医诊治,日夜守护在床前,喂汤喂药。在其悉心照料下,大儿子的病痊愈了,再没犯过。同时痊愈的还有大儿子的“心病”,他接受了这位用爱煎药的“好妈妈”。几十年如一日,她把3个孩子当成亲生子女,生活上悉心照顾,学习上严格要求,工作上全力支持,使3个孩子能够自强自立,成长成才。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金英淑对别人家的孩子也极为关心,是孩子们最为信服的“社区妈妈”。社区里有个孩子学习成绩不好,逆反心理严重。一次受到家长批评后,孩子出门就跳进附近的深水里。金英淑毫不犹豫跳进去,把孩子救了上来。她和孩子交流谈心、讲道理,还同孩子父母沟通,嘱咐他们要注重教育方法。经过她的热心帮助,孩子的逆反心理明显改善,学习成绩也有了进步。不富裕的她还在社区成立了“爱心基金”帮助有困难的人,并积极捐资助学。

  金英淑荣获吉林省优秀志愿者标兵称号,入选“吉林好人”,其家庭荣获全国文明家庭。

  546 周艳梅

  546 周艳梅

  周艳梅,女,汉族,1995年3月生,共青团员,内蒙古通辽职业学院学生。

  9岁,周艳梅开始照顾高位截瘫的养母;14岁,当养父也架起双拐,她独立挑起家庭的重担。十几年来,周艳梅一边照顾养父母,一边上学、种地、打工,谱写一曲新时代的反哺乐章。

  周艳梅是弃婴,是养父周全将她捡回,给了她一个完整的家。2003年11月,养母李淑英遭遇严重车祸高位截瘫。为支付高额医疗费,周全每天走乡串村卖油条赚钱,照顾养母的重担就落在了小艳梅身上。9岁本应是无忧无虑的年龄,可她却不得不去理解“沉重”二字的内涵。

  母亲住院的一年里,小艳梅每天给母亲端屎接尿、擦洗身子、换洗被褥,经常因为力小翻不动母亲而摔倒在地上。为了省钱,小艳梅整整喝了一年的粥,吃了一年的咸菜。年底,医护人员看小艳梅可怜,给小艳梅买了件新上衣。可等去查房,却看到小艳梅正在往妈妈身上使劲套那件明显不合身的新衣服。“妈妈过年没新衣服,我要给妈妈穿。”医护人员被她的话语感动,又给小艳梅的妈妈买了件新衣服。母亲身体还没恢复,医药费就花完了。院方被小艳梅的孝心感动,帮她垫付了医药费。

  一年后,李淑英回家疗养。周全不想看周艳梅受苦,就把其身世告诉了她,劝她离开。周艳梅拒绝了,她说:“这里就是我家。”每天早晨4点半,10岁的周艳梅就起床,帮父亲炸油条、烧水、做饭,给妈妈擦脸、擦身子、按摩活动筋骨,喂妈妈吃饭。她每次做饭都把饭菜搅得很碎,再一口一口地喂。照料完母亲,她收拾屋子、做作业,然后步行5里路到学校上课。中午12点放学,艳梅又匆匆忙忙跑回家给妈妈做饭,再赶回学校。十几年来周而复始。2009年,父亲周全突发脑血栓,不得不拄起双拐。周艳梅的生活变得更加忙碌,除了照顾父母,她还要负责一家三口的生计。她学着种地,给人家看孩子,捡山杏,到超市、饭店打工……努力维持着这个风雨飘摇的家。

  周艳梅荣获内蒙古自治区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547 郝丽艳

  547 郝丽艳

  郝丽艳,女,汉族,1974年10月生,吉林省辽源市西安区灯塔镇新力村二组村民。

  郝丽艳二十一年如一日,赡养着丈夫远房的爷爷,7年里把叔叔家孩子视为己出,自己的儿子也被她培养成一名优秀的大学生,用特别的爱筑起这个特别的“家”。

  1996年,郝丽艳的三口之家迎来了第一位特殊的家庭成员。那年郝丽艳和丈夫苏永利到伊通县走亲戚,见到了丈夫远房的爷爷。当时老人年过七旬,过着四处流浪的生活。见老人没人照顾,郝丽艳便主动和丈夫把他接到家中,一照顾就是21年。郝丽艳把老人当作自己的亲爷爷,悉心照料、全力尽孝。如今老人虽是耄耋之年,依然精神矍铄。

  家里第二位特殊的成员,是郝丽艳叔叔家的孩子。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孩子的父母相继去世,和80多岁的外公相依为命,没有固定住所,当时年仅6岁的孩子,可能会被送到孤儿院。郝丽艳夫妇决定,把这个弟弟带回自己家抚养。

  如今,郝丽艳的弟弟已经13岁了。虽然辈分上是弟弟,但她像自己的儿子一样抚养,在吃穿上照顾得比自己亲儿子还要好,穿戴整洁、衣食无忧。对于弟弟的学习,郝丽艳更是不马虎,她还把辛苦攒下的钱拿出来,让他去补课。不管刮风下雨,郝丽艳都会骑着电动车来回接送。为了让弟弟受到好的教育,并且方便上学,他们转学、租房子,夫妇俩轮流在市区和农村两处跑,照顾他的学习起居。在一次题为《我的爸爸妈妈》的作文中,弟弟一字一句写下了对姐姐、姐夫满满的爱。他说,姐姐、姐夫就是自己的父母,给予自己家庭的温暖、无私的关爱。身教胜于言教。在郝丽艳与丈夫的熏陶下,他们的儿子心里也种下了爱的种子,不仅考上重点大学,还积极参加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把爱心传播得更远。

  郝丽艳荣获吉林省道德模范、“吉林好人”2015年度人物称号。

  548 段玉仙

  548 段玉仙

  段玉仙,女,汉族,1946年12月生,北京市通州区永顺镇富河园社区居民。

  当丈夫在执行任务头部撞伤成为“植物人”时,段玉仙年仅27岁,女儿只有几个月大。四十几年里,段玉仙婉拒部队照顾,对丈夫不离不弃,自学中医保健按摩,照顾着丈夫生活,让丈夫活得有快乐有尊严。

  1970年,段玉仙与孟大佐喜结连理,一个是温婉贤淑的幼教老师,一个是才华横溢的飞行教练,可谓珠联璧合。4年后,可爱的女儿降生,段玉仙沉浸在幸福之中。不料,孟大佐在执行任务时头部受伤成了“植物人”。段玉仙立刻赶往照料,4个月后丈夫虽然苏醒但智商相当于1岁孩子,终生不能自理。

  考虑到段玉仙还年轻,部队向段玉仙母亲委婉提示:“小段才27岁,孩子又小……如果她愿意,部队会把大佐送到军区疗养院去,绝不拖累她。”这个想法被段玉仙婉言拒绝。部队领导又亲自找她商谈此事,她还是坚持:“我不会放弃,也不怕他拖累。等大佐好一些,我们就回北京看病,他会好起来的。”从此,段玉仙成了丈夫的健康顾问:为了防止他肌肉萎缩,她每天要为他做康复训练和全身按摩;为了让他保持愉悦的心情,她经常用轮椅推他出门散心晒太阳;为了让他恢复语言表达能力,除了每天不停地说话,段玉仙还买来一只鹦鹉,让他跟着鹦鹉学数数……

  3年后,孟大佐在两个人搀扶下已经能走上几步路了。部队领导见孟大佐的病情日益稳定,便派人带他到北京做了脑部修补手术,同时帮助段玉仙留在北京工作。回到北京,段玉仙一直忙着四处寻访名医给爱人治病。同时,怎么让爱人在康复过程中少得病,成了段玉仙每天琢磨的头等大事。为了让爱人更快地恢复,段玉仙下足了功夫:跟着广播里学中医保健按摩、饮食搭配;给丈夫洗澡、理发、刮脸,技术越来越娴熟。为了让丈夫的每一天过得有滋有味,段玉仙在房间里摆上了花花草草。段玉仙照顾了丈夫大半生,从青丝到白发,她愿意和爱人这样一直走下去,不离不弃。

  段玉仙荣获“北京榜样”提名奖等称号。

  549 夏茜茜

  549 夏茜茜

  夏茜茜,女,汉族,1990年2月生,共青团员,甘肃省张掖市电力工程公司职工。

  夏茜茜自小家境贫困,养父母都是残疾人,她用稚嫩的肩膀背负起家庭全部重担。为了兼顾学习和家庭,她总是骑车或一路小跑地上课、回家、做饭,周而复始,被同学称为“奔跑女孩”。

  夏茜茜生活在一个“特殊”家庭,尚在襁褓时就被父母遗弃,而收养她的父母都身患残疾。命运给了这个女孩太多的坎坷,但赋予她强大的内心。刚上小学,夏茜茜就学着操持家务,放学回家扔下书包就忙活,生炉子、劈柴、烧水做饭。童年时光里,她几乎没有玩耍的记忆,印象中总是跟在养父母身后,用稚嫩小手帮他们推沉重的煤车。

  家庭条件艰苦、生活负担沉重,但夏茜茜没有放弃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高中毕业,青春当远行,夏茜茜也想去外面看看,但考虑到养父母无人照顾,毅然选择就读本地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2012年5月,养母因脑溢血导致瘫痪,养父也受到刺激致生活不能自理。读大二的夏茜茜一边忙学习,一边照顾大病双亲,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每天上完课,她便飞快地骑车赶回家做饭,喂完她的养父养母,又匆匆赶回学校上课,上课、回家、做饭构成她忙碌单调生活的全部。她独自照料养父母,每天接大小便,清洗因失禁而弄脏的床单、被褥。日子虽然辛苦,但她觉得只要父母活着,家就是完整的,心里就会踏实温暖。然而,在夏茜茜毕业前夕,养父永远闭上了眼睛。去世前一天,她给养父喂了一根香蕉,养父艰难地吞咽着,用微弱的声音最后一次对她说“谢谢”。养父去世后,养母病情愈发严重,而且变得暴躁易怒,除了夏茜茜,谁也无法照料。毕业后,夏茜茜收到外地电视台的录取通知,她去了一段时间,为了照顾养母,就再次选择回到家里,把理想埋在心底。

  “真正的强者,不是不流泪的人,而是能坚持含泪奔跑的人。”这是夏茜茜最喜欢的一句话。想到养父母对她的疼爱和养育,再苦再累她都觉得值,她要带着养母继续在生活之路上奋力前行下去。

  夏茜茜荣获甘肃省道德模范称号。

  550 柴方光

  550 柴方光

  柴方光,男,汉族,1960年5月生,中共党员,浙江华电乌溪江水力发电厂职工。

  柴方光悉心照顾高龄卧床的外婆和瘫痪的父亲,陪伴罹患肺癌的妻子。20多年,对他而言,就是一场始终守护自己亲人的亲情“马拉松”,传承了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浩浩长风。

  柴方光生于长于浙江衢州,古城儒风浩荡,“宁违荣而不违亲”的孝文化故事在当地广为传颂。柴方光家庭深受孝亲文化影响,虽然是个重组家庭,却十分温馨和谐,父母孝老,长辈爱亲。父母的言传身教,把孝老爱亲渗透到了柴方光的价值观里。

  1991年,95岁高龄的外婆卧床不起,柴方光与姐妹们轮流照顾外婆。他搭张小床睡在外婆床边,一陪就是5年,直到外婆离世。2001年至2008年,操劳一生的父亲瘫痪在床。柴方光又担负起照顾父亲的责任,每天为老人擦身、换衣服、换纸尿裤、翻身……每个周末,他都为父亲洗澡,让父亲即使瘫痪也保持干净清爽。他早早准备好洗澡水,调好室内温度,抱着父亲到浴室。洗完澡,又抱父亲回到床上,穿好衣服。几个小时下来,汗水、蒸汽、洗澡水让他全身湿透。

  2011年,柴方光的妻子被确诊为肺癌。他陪伴妻子四处求医问药、化疗手术,渐渐看到了希望。然而,一年后,癌细胞转移到大脑,妻子的病情迅速恶化,医生判断存活期可能只有3到6个月。26年相濡以沫,顷刻劳燕分飞?柴方光不愿相信,他要靠爱、靠医、靠信念,与妻子一起跟癌细胞拼搏。从此,每天清晨成了柴方光最忙碌的时候,煎药、洗衣、买菜、做饭;夜晚也不闲着,为妻子洗脸、泡脚、按摩;难得有空了,他就和妻子说说话,替她解闷排忧。他说:“只要她活着一天,就要让她快乐一天”。3个月过去了,6个月过去了,1年过去了……柴方光和妻子成功拖住了病魔的脚步,直到2016年。

  柴方光的言行为周边人起了示范作用,儿子觉得父亲令自己骄傲,同事则说:“在老柴身上,我学到了对亲人的态度、对工作的态度、对生活的态度、对人生的态度!”

  柴方光荣获浙江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551 倪红清

  551 倪红清

  倪红清,女,汉族,1964年10月生,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沙城镇榆林屯村村民。

  婆婆和丈夫相继去世,倪红清一人照顾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和年迈的公公。2009年,她带着公公改嫁。多年来,她像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悉心照顾已故前夫的继父,用奉献诠释着孝道真情。

  1985年,倪红清与白玉成结婚,和公婆一起生活,公公是丈夫的继父。两个儿子先后降生,小日子过得幸福满满。2000年,婆婆重病卧床不起,倪红清四处问药、贴心服侍,花光家里所有积蓄。与病魔抗争5年,婆婆撒手人寰。2007年9月,丈夫在上班作业中意外身亡。倪红清悲痛万分,几乎晕过去。想到家里还有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和年迈的公公,倪红清明白自己不能垮下,必须振作起来,撑起这个家。为照顾老人和孩子,倪红清找到一份工作,但只干了一天就辞掉了,因为上班就没有时间给公公做饭。她开起小卖铺,同时加工毛衣,尽量让这个家庭生活得好一些。

  亲人和朋友都劝倪红清改嫁,倪红清勉强同意,但她有个条件:不管嫁谁,都要带着自己的公公。倪红清认识了现在的丈夫刘荣。刘荣对倪红清承诺,把倪红清的孩子当成自己亲生的儿子来对待,把老人当成自己的父母来赡养。两人互敬互爱,日子过得很幸福。

  2013年4月,公公突发脑梗塞。刘荣辞掉外地工作,和倪红清一起照料老人。老人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心情极度低落。夫妻俩便帮着老人一起做康复训练。虽然辛苦,但终于看到老人慢慢能够拄着拐杖走路。为了让老人生活舒心,每顿饭倪红清都变着花样做,及时给老人换洗衣物。老人爱听戏,倪红清就买个录音机给他。倪红清和刘荣这对平凡的半路夫妻,用自己的行动演绎着敬老孝老的家庭美德。

  倪红清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河北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552 徐小芬

  552 徐小芬

  徐小芬,女,汉族,1952年11月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六运湖农场2连家属。

  为了让丈夫工作无后顾之忧,徐小芬将家里照顾得无微不至,精心照料瘫痪在床的公公28年,贴心孝敬多病的婆婆40多年。丈夫去世以后,更是一人承担全家生活。她常年如一日朴实无华的行动,弘扬夫妻恩爱、孝敬老人、关怀子女的家风家教,营造了一个温暖和睦的家。

  1975年,徐小芬和丈夫成家,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六运湖农场2连安家落户,不久一双儿女相继出世。随后,公公婆婆也从老家来到农场。徐小芬是家属,没有工作,全家6口人的生活重担压在丈夫身上,徐小芬尽力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让丈夫安心工作。尽管生活清苦,但一家人相亲相爱、彼此体谅,小日子和和美美。

  1987年,徐小芬的公公因脑梗偏瘫,从此,徐小芬既要帮助丈夫忙地里的农活,又要照顾卧床不起的公公,喂水喂饭喂药、翻身按摩、处理排泄物等,都是徐小芬亲力亲为。一开始,公公有点难为情,一定要等儿子回来再大小便和洗澡。徐小芬耐心劝公公:您是长辈,又是病人,我是晚辈,是您的女儿,女儿为父亲做这些事儿是应该的。公公慢慢打消了顾虑。瘫痪病人容易便秘,徐小芬就用手为老人抠便。担心公公胃口不好,徐小芬就变着花样为老人做可口食物。

  2004年,丈夫因肝癌去世。顶梁柱的逝去,给这个家庭带来巨大打击。悲痛之余,徐小芬要安抚照顾公婆,还得想办法谋生计。她每天白天出门打工,晚上回来为公公按摩、换洗衣物被褥,夜里起来数次给公公翻身。这样日夜操劳,她默默担负了28年。28年里,徐小芬从未睡过一个安稳觉。2015年,90岁高龄的公公安然离世。公公去世后不久,87岁的婆婆也因病无法行走,60多岁的徐小芬像当年照顾公公一样,耐心细致地照顾着婆婆。

  受益于徐小芬言传身教,孩子们都夫妻和睦、孝顺老人。儿媳每天都去徐小芬家里帮助婆婆料理家务,照顾奶奶。儿子女儿在外工作,每次打电话第一个问候的就是奶奶。

  徐小芬荣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道德模范称号。

  553 高妹香

  553 高妹香

  高妹香,女,苗族,1968年10月生,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三道镇三弓村委会新建村村民。

  高妹香孝敬老人、勤劳持家、帮助乡邻、育儿成才,以一个农民的朴素情怀建成一个家风良好的和谐家庭。她细心照顾3位老人,把3个孩子培养成为大学生,为当地的苗族家庭做出了文明的典范。

  高妹香与丈夫结婚20多年,家里有3个老人需要照顾,3个孩子需要抚养,负担很重。丈夫工作待遇低,无暇顾及家中事务,高妹香十分理解支持,叮嘱他工作马虎不得。家务重担主要压在高妹香一人身上,她从未抱怨,养猪种菜、种田开荒、孝敬老人、关注孩子,尽心尽力付出。高妹香婚后一直照顾公公婆婆,后又把自己姥姥接来一并照顾。2010年,婆婆生了一场大病,高妹香每天忙完农活回来,就赶紧煮热水给婆婆擦身洗脚,照顾婆婆打针吃药。对待孩子,高妹香和丈夫一直坚持身教胜于言教,注重培养孩子良好习惯,鼓励孩子多向社会献爱心、帮助他人,注重精神方面的成长。孩子们学业有成,大儿子从警校毕业后参军,二儿子和小女儿也都考上大学,在校成绩优秀。

  高妹香除了是家里的“主心骨”“多面手”,还是村妇代会委员和村小组妇女组长。她常常入户调查走访,对全村的五保户、贫困户、孤儿户、困难党员等进行详细分类、登记造册,遇到那些家庭困难的妇女,就给予热心帮助。

  2005年,高妹香开荒种植了400株龙眼、300株槟榔和20亩橡胶,家庭经济状况渐渐好转。她总结出一套瓜菜种植技术,毫无保留地把技术分享给村民。在乡邻们眼里,高妹香是一个性情开朗、简单快乐的人,很能干,也很热心。

  高妹香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海南省“桃李书香最美家庭”等。

  554 斯朗卓玛

  554 斯朗卓玛

  斯朗卓玛,女,藏族,1981年10月生,中共党员,青藏铁路公司拉萨火车站客运运转车间党支部书记。

  孝敬老人、关爱亲人、无私奉献,斯朗卓玛用自己的爱心、孝心、责任心构筑了一个和谐的家庭,她用细水长流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孝老爱亲的高尚品格。

  斯朗卓玛在国家资助下成为唯一走出家乡的大学生,她放弃留在内地的机会,成为“天路驿站”的一名普通职工。她深知父母养育儿女付出的千辛万苦,所以经常关心父母和兄弟姐妹衣食住行,在兄弟姐妹中起带头作用,主动担起养家糊口的重担。母亲患有严重心脏病、白内障和风湿病,腿脚行动不便;父亲患有肝病和白内障,需要长期吃药。2007年,斯朗卓玛在拉萨租了一套房子,把父母接到拉萨,工作之余陪父母谈心,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为了治病,斯朗卓玛带着父母跑遍了西藏大小医院,曾远赴北京求医问诊,带着父母专门去天安门转了转,圆了母亲看一看毛主席像的心愿。斯朗卓玛承担着弟弟妹妹的上学费用,鼓励已经辍学的妹妹重新上学。在她的影响下,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爱人以及侄儿侄女都十分孝顺。他们大部分在外地,经常到拉萨看望老人,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

  斯朗卓玛的家就像一所“家庭学校”,兄弟姐妹的6个小孩和丈夫的侄女都住在家里,她视如己出,坚持严格家教和良好教育,努力挖掘孩子们的优点。斯朗卓玛每周到市场,为老人买爱吃的糌粑、酥油、牦牛肉,为孩子们买喜欢吃的蔬菜水果。哥哥和两个姐姐都是地道的农民,斯朗卓玛每年定期寄钱给他们贴补生活。她的生活很简朴,但是很快乐。

  斯朗卓玛经常说:“只要看着亲人健康、快乐生活,我就很开心,再辛苦也值得。”看着兄弟姐妹一个个成人成才、走上工作岗位,斯朗卓玛倍感欣慰。

  斯朗卓玛荣获巾帼建功标兵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555 韩英

  555 韩英

  韩英,女,汉族,1977年4月生,青海省玉树州红旗小学教师。

  韩英的丈夫肖玉平在抗震救灾中发生车祸,导致严重烧伤,在重症监护室整整昏迷了4个多月,康复期长达7年。在漫长的手术期和康复期里,韩英日日夜夜悉心照料,与丈夫共渡难关。她和丈夫先后抚养了7名藏族孤儿,撑起了一个有情有爱的大家。

  1998年,韩英从青海师专毕业,了解到当地乡村学校缺少教师,便自告奋勇到玉树县结古镇东风村小学任教。2001年,又被选调到玉树州红旗小学任教。韩英参加工作后,与丈夫一直资助贫困学生,先后抚养了7名藏族孤儿,就像对待亲生孩子一样关心他们。

  2010年4月,玉树发生7.1级强烈地震。韩英的丈夫肖玉平是教育局负责人,在转移最后一批学生时,不幸发生严重车祸,在重症监护室整整昏迷了4个多月,病危通知书下了4次。韩英坚信丈夫一定能够醒来,每天在他耳边不停讲生活中的往事,鼓励他树立信心,战胜病痛。120多天过后,丈夫终于睁开眼睛,医生感叹这是“爱的奇迹”。对于重度烧伤病人,苏醒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需要治疗的项目还有很多,医生建议转院。转院以后,肖玉平做了38次全麻手术,最长的手术13个小时,每一次对丈夫和韩英来说都是巨大的身心折磨。烧伤后,丈夫丧失行走能力,失去了双手和双眼,生活不能自理。韩英每天为丈夫做康复运动,7年里,一天也没有离开过肖玉平。肖玉平感动地说,娶了韩英是他最大的福气。由于身体严重残疾,肖玉平难免心里失落,有时会跟妻子发脾气,但韩英总是嫣然一笑,用更多的关怀去温暖他。她每天读报给丈夫听,让丈夫督促孩子完成作业,使丈夫从病痛中解脱出来,用爱扬起最美家庭风帆。

  韩英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556 鲁德权

  556 鲁德权

  鲁德权,男,土家族,1956年7月生,湖南省古丈县罗依溪镇九年制学校教师。

  鲁德权的妻子患有尿毒症,他花光家中所有积蓄并借钱为妻子换肾。妻子第一次移植的肾脏坏死后,他没有放弃,选择“割肾救妻”,重新点亮妻子的生命烛火。

  虽然病魔使他们生活贫寒,但全家人始终相互扶持、同舟共济,谱写了一段同甘共苦的连理佳话。

  1982年,26岁的鲁德权在高峰乡岩板溪村小学担任民办教师,认识了谢根英。谢根英十几岁时便被查出患有慢性肾炎,怕连累善良厚道的鲁德权,刻意与他保持距离。鲁德权对她承诺说:“你有病,我给你治,我会用生命陪你走完这一生。”1985年,鲁德权与谢根英喜结连理。婚后,鲁德权教书之余,上山采茶、下河捞鱼,努力赚钱给妻子抓药看病。

  2002年,妻子谢根英被确诊尿毒症,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先做血液透析,然后换肾。换肾需要一大笔钱,鲁德权家并不富裕。他写了求助书,开始四处找人借钱。凑够手术费后,妻子成功地做了换肾手术。

  手术后,妻子有排异反应,心慌呕吐,吃不下饭,情绪很不稳定。鲁德权除了上课,其他时间都陪在妻子身边,午休时也要渡河回家一趟看妻子。晚上回家后,鲁德权把米磨成米粉,做成糊糊,哄着妻子一口一口吃下去。怕妻子久卧发闷,就背着妻子在房前屋后欣赏夜景,听蛐蛐的叫声。从丈夫真爱中重获新生的谢根英决心自力更生,向邻居借了50斤黄豆,做起了豆芽生意。夫妻二人共同努力,维持着艰难却又甜蜜的生活。

  妻子第一次换肾,只维持了8年。2011年,妻子的移植肾出现排斥反应,只能再次接受透析治疗。

  家里已是负债累累,为了再次挽救妻子,鲁德权决定将自己的一个肾脏移植给妻子。经过血型化验,鲁德权与妻子的血型完全一致。妻子坚决反对,鲁德权却拉着妻子的手说:“家,是我们共同的家;命,也是我们共同的命。”第二次换肾手术非常成功,妻子的生命再一次得到挽救。虽然他们仍背负着20多万元的债务,妻子身体也大不如前,但鲁德权觉得只要妻子活着,付出再多都值得。

  鲁德权荣获湖南省道德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其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

  557 温金娥

  557 温金娥

  温金娥,女,汉族,1978年6月生,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实验小学教师。

  丈夫不幸去世,温金娥既照顾年迈的公婆和5岁的儿子,还承担一大笔债务。公公膀胱癌屡次复发,婆婆又出车祸。温金娥带着儿子、公婆一起改嫁,重新组合成一个和美的大家庭,用爱心、孝心奏响和谐家庭的新乐章。

  温金娥嫁入丘家的十几年里,和丈夫琴瑟和鸣,对公婆孝敬有加。2007年,丈夫不幸因公牺牲,温金娥一个人撑起这个老幼贫弱的家。公公手术3次、住院14次,每次都离不开温金娥的忙碌。2012年,婆婆被摩托车撞伤,牙齿摔得一个不剩,温金娥每天用榨汁机把饭菜、水果搅成汁,用吸管喂婆婆喝。那段日子,温金娥白天上班,晚上哄孩子睡觉后,再到医院照顾公婆,困了累了就伏在病床边休息片刻。

  2009年,温金娥与现任丈夫汤云辉相识,带着公婆、儿子与他结了婚。汤云辉像对待自己亲生父母一样,与温金娥一起分担责任。

  温金娥对现在丈夫家的老人也同样孝顺,双方的老人孩子在他们的感染下互敬互爱,其乐融融。

  温金娥还帮助照顾大小姑子家庭。汤云辉姐姐常年在龙岩打工,儿子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一直寄养在温金娥家。温金娥视如己出,照顾生活起居,接送上下学,指导学习。如今,大外甥已经工作,每次回到上杭,第一件事就是去温金娥家看望外公外婆和舅妈。

  2009年,小姑子带着两个女儿来投奔温金娥。不到100平方米的家里住着9个人,孩子没地方写作业,温金娥就在自己卧室里摆上沙发床,每天晚上都得先把床收起来,摆上课桌陪孩子们做功课。

  如今,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公公的膀胱癌没有复发,婆婆也日渐心情开朗。在这个由多个不同血脉组成的大家庭里,温金娥秉承民族优良传统,用真情、真心温暖着每一个人。

  温金娥家庭被评为福建省“最美家庭”。

  558 游艳

  558 游艳

  游艳,女,汉族,1980年10月生,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高中语文教师。

  男友曾两度患癌,游艳帮助他熬过每个生死难关,创造了肿瘤完全好起来的“奇迹”。女儿出生,患先天性疾病,游艳没有放弃,选择无怨无悔面对,坚强乐观的心态最终帮助她逆转苦难。

  游艳对爱情的执着,对家庭责任的担当,在当地传为佳话。

  上大学时,游艳的男友宋建君不幸患上鼻咽癌,她不顾亲友劝阻,一边上课一边照顾男友。毕业后,游艳拒绝了亲戚安排的工作,陪宋建君来到宜宾偏远山区任教。两个人每月不到1000元的工资难以支撑宋建君每周到成都治疗的费用。学校、社会人士的捐助也是杯水车薪,游艳只好到处借钱。宋建君多次提出分手,游艳始终没有同意。因为身体不好,宋建君心情也烦躁,经常莫名发火。游艳安慰他说:“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谁也无法把握明天,但是我们可以珍惜现在。”2005年,宋建君病情突然恶化,癌症转移到肺部,经过数月治疗效果欠佳,医院只得让他们“回家休息”。游艳依然不放弃,四处寻中医、找偏方,为男友争取所有的希望。一年过去了,被判“死刑”的宋建君依然活得好好的。

  游艳对爱的执着与感情的担当最终创造了生命奇迹,宋建君双肺肿瘤奇迹般消失了,他身体健康,对生活充满信心。

  2007年,在游艳坚持下,历经磨难的二人结婚了。2012年,灾难又降临了,7个月大的女儿被诊断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女儿双脚需要被吊上两三斤的秤砣牵引,手术后穿上几斤重的石膏裤子,双脚无法动弹,只能躺着。游艳绝不放弃对女儿的治疗,经过近一年的精心照料和护理,女儿也幸运地恢复了健康。

  丈夫和女儿生病的背后,隐藏着游艳无数日夜不为人知的艰辛和泪水。但游艳从不向命运低头。游艳的婆家地处条件艰苦的山区,因家境贫困欠下不少外债,她省吃俭用,从微薄的工资中挤出一部分替公婆偿还债务。

  游艳荣获四川省道德模范、四川省五一巾帼标兵等称号,入选“四川好人”。

  559 谢海华

  559 谢海华

  谢海华,男,汉族,1964年10月生,中共党员,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坪塘街道敬老院保安员。

  谢海华与谢芳结婚,撑起妻子病痛的人生,以爱之名诠释了“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谢海华与谢芳的结发之情,源于29年前的一次见义勇为。1988年2月7日,23岁的谢芳与入室盗窃歹徒搏斗,身中9刀,留下了多种后遗症。那年,谢海华刚从部队复员回乡,得知谢芳的故事后,既感动又心怀崇敬,暗下决心照顾这个勇敢善良的姑娘。

  1988年10月,谢海华与谢芳完婚。没多久,他们的儿子出生了。不幸的是,谢芳的身体每况愈下,手脚韧带和肌肉开始不断萎缩,不久便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妻子卧病在床,儿子嗷嗷待哺,家庭重担都落在谢海华一个人身上。谢海华认真学做家务活,洗衣、打扫、炒菜、熬药,帮妻子梳洗按摩、端屎把尿,抚养教育儿子……这些事,谢海华一做就是29年。

  为了照顾妻子、孩子,谢海华不敢远行,只能守着家里的田地勉强维持生活。为给妻子凑钱治病,谢海华变卖粮食,拉下脸面向亲朋好友挨家借钱,平时只吃辣椒和青菜,若没有客人来,一年都吃不上几块肉。为了治好谢芳的病,谢海华找来一辆独轮土车,推着妻子四处求医,中西医看了个遍,病情却丝毫未见好转。谢芳有时会灰心泄气,不忍拖累谢海华,谢海华总是给予妻子最灿烂的笑容,鼓励她、开导她。

  2013年,谢芳面临子宫和卵巢切除手术,她要求放弃治疗。谢海华抱着妻子,一句一句地安慰道:“一切都会好的,我会一直陪着你,我们都要坚持下去,坚持才有希望。”在丈夫的鼓励下,谢芳继续治疗。

  谢海华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替妻子优先考虑。为了让妻子住得舒服,他把家里的茅草土砖屋改建成简单的毛坯房,后又建起了厨房和杂屋。

  苦的时候,谢海华也躲在被子里哭过,但他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谢芳感激地对丈夫说:“我勇敢了一次,你却勇敢了一生!”

  谢海华荣登“中国好人榜”。

  560 赖燕珍

  560 赖燕珍

  赖燕珍,女,汉族,1995年12月生,广东省信宜市贵子镇函关村村民。

  赖燕珍与年迈的父亲和脑瘫的弟弟相依为命,从5岁起就开始分担照顾弟弟的重任,家中的大小事务都揽在身上。为减轻家庭债务,她17岁外出打工。

  父亲去世后,她毅然担起所有的责任,回到老家悉心照顾弟弟生活起居,为此放弃了升学就业机会。

  1997年下半年,赖燕珍患有脑膜炎的母亲离家失踪,留下了50多岁的父亲、未满两岁的她和几个月大患脑瘫的弟弟。5岁起,赖燕珍便替父亲分担照顾弟弟的重任。家里只有父亲一个劳力,并且随着年纪渐大,只能靠种几亩田和领取低保补贴养活一家人。

  小小年纪的赖燕珍比其他孩子更早懂事,她每天早早起来做饭,给弟弟洗好脸、喂饭,做好各种家务才去上学,每天一放学就又跑回家做饭。

  由于重建崩塌的房屋,家中欠下了3万多元债务。2013年,为了减轻家庭负担,17岁的赖燕珍初中刚毕业便选择外出打工。她说:“我也很想读书,但是我的家更需要我。”打工期间,她省吃俭用,不乱花一分钱,不为自己买一件衣服、一包零食,把钱存起来,留给父亲、弟弟看病和生活开支。

  2015年1月,79岁的父亲突然去世,赖燕珍毅然辞工回家照顾弟弟。她亲手给弟弟喂食,带着弟弟一起到田里干农活。他们靠政府每月700多元补贴和乡亲们的帮助,以及做微商赚点收入生活。有人劝她,“你还年轻,还要嫁人,带着弟弟会拖累你一辈子的。”但赖燕珍非常坚决:“他是我的亲弟弟,我舍不得、不忍心,不可能抛弃他。”

  赖燕珍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不少社会组织、热心人士对她十分关注。东莞一所职业院校邀请她到校就读,免除学费生活费,还有企业愿意为她提供毕业后的就业机会。但一想到弟弟的状况,赖燕珍还是坚定选择了留在家里。

  赖燕珍荣登“中国好人榜”。

  561 群宗吉巴

  561 群宗吉巴

  群宗吉巴,女,藏族,1954年9月生,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康马县萨马达村二组村民。

  群宗吉巴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和韧劲,十几年如一日,用爱心呵护着家庭中每一个成员,用自己善良的心照亮了家里的每一个角落。

  群宗吉巴小时候,父母经常外出务工挣钱贴补家用。她很懂事,为父母分担家务,很早学会了洗衣做饭,照看弟弟妹妹,从不抱怨。

  她18岁时嫁给了丈夫曲尼。曲尼是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因为工作需要,常年在外奔波,夫妻二人聚少离多,一年中加在一起的时间不超过一个月,她一个人承担起了奉养公公婆婆和照顾儿女的重任。过节期间,她总惦记着先给公公婆婆添新衣服。冬天夜里,她起来几次,为公公婆婆盖好被子。

  2000年,曲尼因高血压中风瘫痪在床,这个家庭的生活陷入困境。为了让在外工作的子女安心,她打起精神,承担起照顾全家的重任,十几年如一日从未放弃,带着丈夫四处寻医治疗。

  每天早晨,群宗吉巴帮着丈夫把衣服穿好,为他认真洗漱。丈夫不能自己行走,为了让他多些锻炼不致使血管和肌肉萎缩,她以单薄弱小的身躯搀扶着体重160多斤的丈夫来回散步,每走一趟都会累得半天喘不过气来。晚上,她也无法睡一个安稳觉,要起来好几次为丈夫翻身端尿。一次,群宗吉巴扶着丈夫散步,一时没能撑住,一起跌倒在地,丈夫右腿骨折。

  住院的那些天,她整夜悉心守候在丈夫病床前。出院时,医生感叹说:曲尼的气色红润、精神矍铄,不像一个病人,更不像病了十几年的高瘫病人。

  群宗吉巴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她勤劳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受到邻居的夸赞,他们家里的故事在当地传为佳话。

  群宗吉巴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西藏自治区“最美家庭”。

  562 蔡斯迪

  562 蔡斯迪

  蔡斯迪,女,汉族,1982年2月生,广东省公安消防总队广州支队政府专职消防员。

  “丈夫倒下了,我就要撑起这个家。”2006年蔡斯迪丈夫因公身负重伤,她毅然辞去工作,包下家里大小事,夜以继日精心照料丈夫,仅熬的中药就有1400多包。

  在她的不懈努力下,丈夫重返工作岗位,孩子健康成长,老人安享晚年。

  2006年8月,蔡斯迪丈夫——广东省公安消防总队广州支队特勤大队副大队长李盛元舍生忘死、四进重大危化品泄漏事故处置现场,身负重伤,当时蔡斯迪正在待产。

  9月,月子刚过,蔡斯迪就带着刚出生不久的儿子来到广州,陪伴照顾术后的丈夫。“丈夫倒下了,我就要撑起这个家。”蔡斯迪放弃汕头的高薪工作,在医院整整陪了两年零四个月。

  从2006年到2011年,丈夫前后经历了4次手术,每次术后都有一个月生活不能自理。为丈夫送餐喂食、敷药、服侍大小便,蔡斯迪样样不落,熬药更成了每天必修课。为防止丈夫长褥疮,蔡斯迪每天几次为他按摩擦拭全身。

  孩子上幼儿园后,蔡斯迪更是将时间安排得像钟表一样精确:准备早餐、送小孩上幼儿园,再送丈夫去医院做理疗、针灸来缓解疼痛……有段时间,李盛元烦闷自己无法担起家庭责任,情绪不稳定,蔡斯迪始终耐心开导。

  科学的康复训练再加上蔡斯迪的精心陪护,2011年,丈夫拄着拐杖返回部队,走上了训练场,将自己宝贵的经验传授给一批又一批特勤战友。

  除了贤妻,蔡斯迪还是婆婆眼中的好媳妇、儿子眼中的好妈妈。她不仅在经济上赡养老人,而且注重给老人精神心理上的慰藉;不仅尽心照顾着儿子的学习生活,还注重做孩子道德养成的引路人。

  蔡斯迪荣获全国好警嫂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563 穆兴富

  563 穆兴富

  穆兴富,女,汉族,1969年1月生,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县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长。

  穆兴富结婚28年来,把双方多病的父母接到家中一起赡养、悉心照料,为老人寻医治病,久病床前有孝心,用自己的辛劳让老人安度晚年。

  穆兴富夫妻相互理解信任、鼓励支持,遇到困惑相互开导和帮助。他们都把对方的父母当成自己的亲生父母来孝敬,一家人有商有量、和和睦睦。每当4位老人过生日、周末两家兄弟姐妹来看望父母时,都是家庭最热闹的时候。4位老人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生儿女来关爱,婆婆生病了穆兴富给她喂药、喂饭和洗澡。

  孝敬老人,穆兴富忙得像陀螺,从不叫一声苦和累。4位老人体弱多病,多次住院治疗或手术。婆婆患有胸腺瘤,公公心脏不好又有脑梗塞,穆兴富的父母已经80多岁。4位老人生病住院就像家常便饭,穆兴富和丈夫悉心照料,从不埋怨,还经常劝慰老人,让他们宽心。

  穆兴富和丈夫的辛勤付出,让这个大家庭彼此关爱、和和美美。穆兴富是护士,经常加班,不分昼夜。丈夫几十年如一日接送她上下班,风雨无阻。婆婆主动承担做家务,操持得井井有条。有人问,为什么你们的感情像母女一样融洽?婆婆说,我把儿媳妇看成女儿,儿媳妇把我当成妈,我吃的、穿的、用的全是儿媳妇买的!

  孝心孝行也影响带动着下一代。2008年8月,穆兴富的公公被诊断为食道癌。穆兴富很着急,下班后就去给公公办理住院手续。当天晚上,她感到腹部疼痛,医院确诊为急性阑尾炎,需要住院手术。住院5天,儿子给她打水洗脚,侄女给她送饭,展现了孝老爱亲的良好家风。

  穆兴富荣获云南省道德模范称号。

  564 魏耀华

  564 魏耀华

  魏耀华,女,汉族,1945年8月生,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金贵镇雄英村村民。

  魏耀华自20岁和丈夫结婚后,与婆婆同住一房,同锅吃饭,几十年从未分开。魏耀华始终如一、精心照料着年迈多病的婆婆,如今她已经70多岁,96岁的婆婆依然硬朗。

  上世纪60年代,祖籍江苏的魏耀华作为知识青年下乡到宁夏贺兰县插队,与同来的石延民在农村成了家。她任小学代课老师,有了孩子,婆婆来到此地与他们生活在一起。

  1987年的一个雨天,婆婆不小心摔断了胳膊,情急之下,魏耀华一个人用架子车拉着婆婆,急急忙忙往县医院赶。经检查是粉碎性骨折,老人康复了也不能做家务了。为了石延民能在外面安心工作,魏耀华放弃了学校任教工作,一个人操持11亩责任地,带孩子,照顾病中的婆婆。1998年,婆婆再次摔倒,左腿股骨头需要手术,魏耀华和丈夫四处筹钱,为婆婆换上了人造股骨头。

  为了偿还借款,她在责任地里种菜,去渠边沟边挖野菜,每逢集市骑着自行车去卖。为减轻丈夫的经济负担,魏耀华还包揽了附近厂子里的卫生,干起了掏厕所工作。2009年,已年迈的婆婆右腿又摔骨折,生活不能自理,魏耀华每餐都细心给婆婆喂饭,有时需要给她抠大便。为了能及时听见婆婆的声音,魏耀华给婆婆买了一个哨子挂在脖子上,夜里婆婆不舒服或者渴了,一吹哨子,她就立即起床照看。

  1992年,魏耀华在江苏老家陪伴病危的父亲,一纸电报又传到了魏耀华手中:婆婆脑血管堵塞,几度昏迷。魏耀华含着眼泪,满怀着对父亲的愧疚踏上了回宁夏的火车,日日夜夜陪伴着婆婆直到康复出院。2014年,已过90岁的婆婆想回江苏老家走走看看。魏耀华买来坐便器、检修椅等,和丈夫用轮椅推着老人,从银川登上火车,开始了一个多月的探亲之旅。

  现已70多岁的魏耀华,在精心照顾96岁婆婆的同时,还做起了社区志愿者,每天行走在社区,帮助更多的人。

  魏耀华荣获“最美银川人”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附:德耀中华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上)

第1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11 共11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